APP下载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初探

2020-11-30江海涛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统编教材

江海涛

摘要:统编教材的全面推行,拉开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大幕。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既面临新的困境与挑战,也迎来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本文梳理统编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尝试探索和初建统编教材背景下以“知、能、情”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在教材改革的背景下,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意图和特色,明确统编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审视和重构适应教材改革背景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统编教材总体特点

(一)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

统编教材的编写,以“国家行为”体现“国家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到润物无声,就要把这个根本目标、核心价值与语文学科特点进行紧密而又巧妙地结合。

(二)贴近实际,体现时代性

教育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教材也不应一成不变。统编教材充分融合了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和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有革新也有坚守,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打开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在具体编排和选材上,部编教材顺应了时代特点,寻找与当下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在选文、语言、习题、插图等方面都力求创新,特别是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新课文占比达40%左右。

二、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统编教材是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的最重要载体和途径。在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又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新教材体现出来的“创新”与“不同”,小学语文学科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阅读教学的“1+X”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所反映出来最大的弊病,正是学生读书太少,或不愿意读书。教材只能给学生提供极少量的课文,而且大多是单篇或节选,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因此,统编教材倡导阅读教学的“1+X”,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材体例。比如,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从小学初始便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在读整本书、不同文体和读书方式上也有方法引导;还在多数课后设置思考、拓展题,兼以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等。这样,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如果能以这样的模式,指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真正让他们做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就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正道。

但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厘清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阅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还需要教师将三者有机深度融合,根据单元要求、教学目标、课文主题、文体特点等来做出有效设计和引导。

(二)教材板块的智慧融合

统编教材的版块设置比以往更加清晰,单元结构体例也更加灵活,综合性有所加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各版块和各环节的彼此融合方面多花心思。另外,教师还需注重在教学中,把各单元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做到落实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兼顾知识与能力。

(三)语文知识体系的重建

新课标的出台和新课改的推进,让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强调,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基本能力训练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统编教材重新确定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其实就是落实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但这种语文“素养体系”、“知识体系”,表现在教材中,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渗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全局意识,要深入研读教材,梳理其“隐在”的体系,最后能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四)讲究科学性的教学

在两度使用统编教材开展一年级教学后,笔者深切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还特别需要讲究科学性,以拼音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为例。

2016年首度接觸统编教材,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汉语拼音的编排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往是先学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中是第一单元先识字,第二单元才开始学习拼音。教材编者强调,拼音只是识字的工具,因此,教师对拼音学习的要求不应过高;拼音教学还要与教材中的韵文、儿歌诵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充分认识并重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统编教材基本字表的编排,依据了大量对小学生阅读的调查,并从字频的角度来确定哪些字必须先学,并在课文和习题的设计中,严格落实基本字表。此外,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各种书写笔顺规则的归类提示等,都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这又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学会梳理;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顺势而为。

以上均为新的统编教材推行后带给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挑战和要求,在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基于以上统编教材的总体特色和新的理念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笔者尝试初步构建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1.素养

“素养”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经常修习涵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又被解释为“平日的修养”。由此可见,素养是人在后天通过长期积累修习而获得的。

2.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就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所具备的各种素质的综合水平。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指为了完成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教师专业素养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而由于研究者视角和方法的差异,所得出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也各不相同。笔者根据相关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现状,基于统编教材使用背景,初建以“知、能、情”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二)以“知、能、情”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1.专业知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界有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放在语文教师身上,尤为贴切。

(1)语文学科知识

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在自身学科专业方面的基础性知识,也是在教育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核心知识。例如:汉语拼音、语法、修辞等。统编教材重建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就是对这此类学科知识的强调。

(2)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可以让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真正达成“育人”的目的。

(3)科学文化知识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与其他学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教师不应囿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当丰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发展,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1)解读与设计

语文教学的载体多为文本(课文),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表现为对文本内容、语言、结构、情志方面的解读,并能基于儿童本位、教学立场,与作者、编者等展开多元对话。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要做到目标精准明确、流程简洁明了、方法多样创新,真正实现走进文本,走进学生。

(2)组织与实施

精妙的设计还需要精彩的演绎,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才能保证教师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得以完整有效呈现,同时也展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要求教师应“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当好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高智慧的教学艺术,把握、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以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3)激励与评价

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决定,教师的激励与评价对其学习效果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应灵活地使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正面激励为主),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一般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及时性评价更为重要,同时,小学教师还应当智慧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以上多元的评价方式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4)反思与发展

教育教学活动从规划设计到组织实施,只是完成了基础层面的工作。教师要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反思。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对象分为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客观层面指语文教学活动,而主观层面指教师本身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和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态度、情感等多方面主观因素的集合。

(1)态度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核心理念强调,“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而“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态度主要分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态度。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尽职尽责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

(2)观念

观念指导行为,观念形成方式。作为小学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要把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融合,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小学教师还应树立生本观念,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需求,争取为每一个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恰当的引导。

(3)智慧

教师专业智慧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既有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的巧思,也有课堂教学中的随機应变,还有与学生交流之中的启发与唤醒等。教师专业智慧无法像知识一样习得,或像能力一般加以锤炼,它是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经由不断实践、反思、沉淀等,而获得的开启、丰富和发展。学科专业素养层面的教育智慧,对语文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它可以让教师在专业素养的发展上,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达到广博、独到和深刻的境界。

四、结语

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材改革的新背景下,势必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但同时这也是促进其飞跃发展的难得机遇。教师们需要借此时机,开始自我审视和反思,不断完善、丰富和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5-13.

[2]温儒敏.如何用好_统编本_小学语文教材_温儒敏[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 号)[EB/OL].(2012-09-13)[2012-1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徐彩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究_徐彩玉[D].扬州大学,2017.

[6]刘玉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_刘玉洁[D].沈阳师范大学,2016.

[7]林嵘春,刘仁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10.

[8]于海洪,查建华.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提高途径探析_于海洪[J].当代教师教育,2009,2(3):77-8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模式初探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
让语文课堂绽放语言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