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记者如何融入“智能化生产”

2020-11-30王雨妍陈丹

传媒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王雨妍 陈丹

摘要:人工智能推动新闻业变革,传统记者的新闻生产必然转向“智能化”的深度发展。但无论人主导的机器人新闻生产,还是机器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都将带来一系列的伦理冲突与价值重构。传统记者融入“智能化生产”,需要处理好生产与运营、技术与内容、专业范式与传媒生态这三对关系。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人新闻 传统记者 智能化生产

近年来,腾讯财经、今日头条等国内媒体都在尝试机器人生产新闻,从依托信息抓取和数据处理技术生产简单的财经新闻,到国家地震台网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6秒完成一篇地震新闻,再到如今根据受众需求“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机器人新闻生产已经从理论研究的幕后走到广泛应用的台前。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的融合,从被大众诟病到基本得到认可,从内容浅表化到“人机”作者难辨,无疑将对传统记者的专业价值观和新闻生产带来颠覆式影响。一边是智能化的大势所趋,一边是新闻人的价值坚守,在传统记者融入“智能化生产”的探索中,人机共生的机器人新闻生产将成为一种必然且可靠的选择。

一、未来已来:变革语境中的角色冲突

机器人新闻生产与传统新闻生产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对记者的专业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1.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优势。一是时效性优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传播迅疾的今天,如何将新闻热点以最短时间呈现给受众,成为媒体新闻竞争的关键所在。换言之,时效性是当下记者新闻生产追逐的方向。机器人新闻生产依托计算机程序,在预先设定好的模板中,只需录入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即可生成新闻稿件,并基于受众阅读习惯来加工与呈现。例如,美联社的Wordsmith在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后,仅需0.3秒就可以发布一篇财经报道,相关信息甚至无需人工导入,而是由计算机实时监控、直接抓取,新闻发布几乎与直播同步。这种自动化的能力,离不开对新闻线索的快速分类和标签化处理,体现在财经新闻生产上,就是能更快发现新闻角度,优先处理突发事件等具备高时效性的新闻线索,甚至对长视频片段中的财经内容进行定位及快速审阅编辑。

二是高效率优势。机器人“记者”采集与发布环节高效,新闻生产效率极高,如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于2015年9月第一次亮相,目前其年均新闻写作实际发稿量已超过50万篇、8000万字。以2018年11月15日为例,机器人共写作天气新闻1298篇、财经773篇、汽车546篇、房产126篇、体育76篇。数据是支撑新闻生产的重要基础,新闻基于客观事实,而客观事实基于数据。机器人“记者”具有超强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处理能力,可将数据“颗粒”重新组织并整合成信息量大、可视效果好的短视频新闻,比图文形式具备更强的数据维度和表现力。当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大规模普及,通过对用户工作生活的实时监测与记录,生成细致化的海量数据“颗粒”,为新闻的自动量化生成创造了便利条件;机器人“记者”抓取数据、关联数据、“理解”数据的能力不断提升,新闻熱点的选取日益精准、新闻内容的表达日益丰富,而且这种高效率生产的演化,目前来看是没有终点的。

三是生产成本优势。当下的传媒业态竞争激烈,媒体生存空间锐减,不得不从降低成本出发维系自身竞争力,随着机器人新闻生产的广泛应用与技术创新,新闻生产质量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与人工新闻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重复投入相比,其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机器人“记者”的本质是计算机程序,理论上可以实现无休止的高强度工作,且不会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这意味着机器人新闻生产将解放大量人力资源,让更多传统记者投身到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等具有创新要求和需要发挥想象力的工作,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而新闻生产的“量变”将引发新闻服务的“质变”,机器人“记者”通过分析、识别与归纳浏览量等数据,能够创建24小时流量模型,并用智能对话系统与受众交互,精准绘制受众喜好与需求,从而更新报道角度、调整新闻题材,实现受众细分管理和内容精准推送。

2.机器人新闻生产对传统记者的影响。一是传统记者信心减缩。机器人“记者”不仅是传统新闻生产的有益补充,也将取代理解新闻场景、分析受众稿件偏好等技术难度较低的新闻生产工作。面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竞争对手,及其可能带来媒体所需记者岗位减少的局面,许多传统记者担心机器人“记者”将全面取代自己,由此产生较强的压力感和抵触情绪,工作信心和工作激情逐渐丧失,甚至对传统记者职业产生了强烈危机感,不少人已经在思考转业和转行。二是新闻记者岗位调整。传统记者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但机器人“记者”来势汹汹,并将完全入主新闻生产这一工作。如今的新闻业更需要能够从事多元化工作、具备丰富经验的精英记者,而不是失去行业立足根本的普通记者。这就要求传统记者摆正心态,进行自我“迭代”,处理好机器人新闻生产中的人机关系,将新闻生产工作转向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纠错能力,争取成为新闻事件的阐述者和新闻意义的挖掘者。

二、再塑关系:从机器主宰到人机共生

面对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很多人认为机器人生产新闻将成为趋势,但更多的人认为,人是机器人生产新闻的主宰,人机共生的机器人新闻生产才是未来趋势。

1.机器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在新闻生产系统重构中,很多人认为机器为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将大行其道。面对人工智能在新闻行业的整体扩张,刘易斯·芒福德指出,机器人新闻生产可能朝着一种“巨机器”方向发展,最终吞噬人的主体性。机器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在内容表现上存在同质化硬伤,终将冲击新闻信息表达的多样性。

对传统新闻生产而言,突出的语言组织是不可或缺的,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有利于提升新闻可读性,扩大新闻传播力;机器人“记者”即便可被赋予强大的语言学习能力,但“智慧”在短期内仍将停留在低维阶段,其新闻报道缺乏形式上的曲折性和内容上的逻辑性,成为影响受众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同时,媒体竞争力也会因此而下降——机器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缺乏灵活性和关键内容的延伸性、细节性、人文性,新闻情感与价值力表达不足,受众对简单知晓新闻事件并不“买账”,他们还试图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深层次原因,并进行深层次交互。这一切都需要有经验的记者来实现,并非一朝一夕的技术进步所能克服。

2.人主导的机器人新闻生产。在当下的传媒生态中,借助人工智能AI赋能增力,对新闻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因此,有学者提出,机器人新闻生产中人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机器作为工具被人所役使,因为机器人“记者”只能取代机械式、重复式的新闻生产,无法实现有创造性的工作。但人主导的机器人新闻生产,以机器缺乏“智慧”或功能受限为前提,人机关系相互紧张,不仅传统记者没有因“智能化生产”得到解放,机器人“记者”新闻撰写的优势也被人的想象力所制约。例如,腾讯的Dreamwriter只要提供新闻素材,就能自动拟标题、写摘要、配链接,几十秒的短视频只需数分钟就能做出特效并实现分词算法,视频说什么文字就能跟上,并用机器人的“声音”作为配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机器人新闻生产未来将变得更加“灵敏”和“智能”,并以超高“精度”与效率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甚至孕育出创造独具深度与温情的报道的能力。如果传统记者只是将机器作为联系互联网的“内容池”、用于数据挖掘或凸显热点事件的辅助工具,那么机器探索不同内容潜在关联并呈现纯人工处理难以想象的创造性的能力就无从发挥。

3.人机共生的机器人新闻生产。无论是机器主宰的机器人新闻生产,还是人主导的机器人新闻生产,都将带来一系列伦理冲突与价值重构;传统记者融入“智能化生产”的探索,应以人机共生的机器人新闻生产观为遵循。人机共生关系的形成,要求传统记者和机器处于互补的需求生态位,即由机器负责基础性的信息收集、采编,将把关、协调等任务交给传统记者;如此既能实现记者的解放,也实现了机器价值释放的最大化。

三、路径探索:传统记者如何融入“智能化生产”

确保人机从博弈走向合作共赢,相互间不会形成根本性矛盾,传统记者必须处理好生产与运营、技术理性与新闻价值、专业范式与传媒生态这三对关系。

1.处理好生产与运营之间的关系。机器人新闻生产在应用中撤下了生产与运营之间的界限,新闻采编与热点元素、商业元素的融合尝试正变得越来越多,如何重塑新闻生产、避免无原则的追求流行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机器人新闻生产可实现自动化采编,其间无需记者参与,这反而更加强调记者的把关人地位。核实新闻来源、剔除过时数据、确保新闻真实性,调整表达形式、纠正内容错误、保证新闻质量,这一切都需要记者的全方位把关。

传统记者应强化自身主体意识,在以专业经验判断机器人新闻质量之前,应该先判断新闻真实性和有效性,注明机器人新闻数据来源及生成方式,从源头上避免虚假信息传播;应坚持以正能量内容获取流量,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論导向,在内容审核上重视同质化新闻泛滥问题,加强个性化内容推送,在逻辑把控上从结构逻辑转向写作语言,确保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在情感传达上重视人文情怀和道德规范,防范媒体暴力和侵犯隐私。

2.处理好技术理性与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机器人新闻生产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让传统记者望尘莫及,但过度追求技术理性必然导致新闻价值的缺失。

一方面,人工智能存在天然缺陷,机器人新闻生产不可能避免人的影响,如算法的选择、判断标准的确定、数据结果的解读等,都需要人工预先设置,这使得机器人新闻生产具有贴着客观标签的更为隐蔽的主观性。因此,传统记者必须理性看待机器人新闻的客观性,要考虑如何将客观、公正、公共服务的理念融入机器人新闻。

另一方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记者也是知识生产者,有生产“有温度”新闻内容的职责与使命。而机器人新闻生产将满足个体需求放在至高地位,在追求商业效益的同时渐失社会价值。传统记者应回归内容本质,俯下身、沉下心,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必须深入实际和生活,挖掘最具价值的新闻线索,讲述平凡人的真实故事,再与机器人新闻生产的数据抓取、热点追踪、新闻解读等功能相结合。一篇新闻经过机器和记者的双重润色,可读性和感召力将大幅提高,这对优化新闻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处理好专业范式与传媒生态之间的关系。机器人新闻生产有时会令记者心生困惑,例如,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信息的短视频内容会俘获大量受众。坚持传统专业范式还是迎合当下传媒生态,正在成为机器人新闻时代传统记者必须直面的问题。记者应立足于新闻的公共服务性,不去强求专业范式的归属,而要强调专业范式的应用;尽管在机器人新闻生产领域,专业范式贯彻和执行起来较为复杂,也应本着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的精神,确保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的统一性。

机器人新闻写作无法具备人的情感和创造力,没有记者带来的个性化、接地气、生动鲜活的新闻“富矿”,机器人新闻只会充斥着模块化的陈词滥调,失去受众的支持。记者要意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提高写作能力,充分利用爆料平台、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向受众和网友敞开怀抱,只有不断颠覆传统媒体旧思维、不断增强新闻深度和广度,才能真正引导舆论,服务受众;另一方面,要将自身的创造力、专业素养,与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多契合受众心理的新闻作品。

作者王雨妍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丹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汪萱.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人工”与“智能”[J].传媒,2019(08).

[2]许加彪,韦文娟,高艳阳.技术哲学视角下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伦理审视[J].当代传播,2019(01).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何去何从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