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领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
2020-11-30任孟山王琳
任孟山 王琳
摘要: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对此显示出浓厚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对2013年至2019年期间15种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的文献考察,分析其主要研究问题、提炼主要观点、探讨研究趋势与方向。研究发现,文献中的大多属于经验研究,多数文章围绕“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出版发行、影视译制等领域的问题、困境和创新点展开。但关于“一带一路”传播效果研究明显不足,相关理论建构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新闻传播 CSSCI期刊 研究趋势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以“一带一路”为主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稳步推进,在实践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术领域亦是如此。在中国知网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检索《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15种新闻传播学领域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结果显示:2013-2014年尚未有相关论文发表,2015年22篇,2016年35篇,2017年54篇,2018年61篇,2019年33篇,共计205篇。笔者将以这205篇学术论文为基础,展现、总结和探讨新闻传播学领域相关议题研究的主题、方法、重点和趋势。
一、主要研究主题与方法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视域多元,覆盖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全球治理、对外传播策略与话语体系建构等方面;研究对象丰富,包括国内媒体、海外媒体、纪录片、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互联网技术、译介出版、国家形象、中国价值观、中国智库等;少量文章跨学科分布,主要涉及语言学、教育学和政治学等。
从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个案经验总结以及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内容分析,落脚点多在借此机会提升对外传播力上。
从媒体性质来看,研究重心显然在中国大陆媒体上,除了对中央媒体、主流媒体的研究之外,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相关于广西、河南、内蒙古、新疆、香港等地方媒体、以及边境媒体。在对海外媒体的研究中,对发达国家、英语国家的媒体研究占据优势,其他媒体的研究空缺颇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虽有涉及但没有具体案例研究,这是目前“一带一路”研究的薄弱环节。
从研究方法来看,囊括了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和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法,其中定量方法涉及到模型应用、数据统计和语料库分析的研究手段,定性研究包括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观察发现,目前关于“一带一路”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明显不足,未来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来考察真实的传播效果。
二、主要研究问题与观点
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在“一带一路”研究中的观点丰富,如若进行分类,可归纳成以下五个方面。
1.提升国际话语权,注重“人性共通”的传播策略。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从国际话语权视角所进行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如何增强“一带一路”概念的国际性,以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同;二是如何提升“一带一路”价值观的普适性和感召力。
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内容所体现的理念、价值和逻辑性是否为国际所认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中国通过借用既有的“丝绸之路”符号为其注入新的内涵,表述了自己的主张,也由此营建了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范畴框架,为复杂的国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以“中国威胁论”污名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倡议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消解这种形象的契机。这一倡议着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相关议题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可以体现人类共同情感与价值的传播内容,巧妙嵌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理念、价值和逻辑,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以构建具有亲和力的中国国家形象。
在媒介工具的选择上也应体现人性共通原则,比如漫画、纪录片、电影等视听语言形式,对它们的运用更容易赢得共识,最终达成理解。网红李子柒在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表现是近年论文中最广泛引用和研究的非官方对外传播案例,她的视频没有字幕翻译,但这种去政治、讲述生活的视频是国际传播真正可以打动人心的内容,必然受到外国用户的欢迎。
2.“硬”主题需要“软”传播,提升传播力。关于“一带一路”的传播,既有传统媒体也有视听新媒体的助力。国内主流媒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对此进行了多业态,立体化的报道。但从报道的形式来看,这些报道多数是政治领域的信息通报或经济领域的数据报告,难以深入人心。发掘“软”新闻,即以贴近生活的故事为报道素材,或“硬”主题“软”传播,即以更生动的方式传播政治经济信息,使内容去政治化,淡化政治宣传色彩。
近年来我国涌现的“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短视频、电视节目、电视剧等作品,在故事讲述、影像呈现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努力尝试软性传播政治话语和国家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纪录片《一带一路》,以84个故事为支撑,以包括平民、政府人员、企业、学者等在内的“普通人”為基本构成要素,采取全景式讲述策略,是同类纪录片中的经典之作。
新闻报道从“自说自话”转变为“对话式”报道,“人”在新闻中具有核心作用,人的心理、行为、人的情感,都成了新闻叙事中重要元素。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战略紧密相连,个体故事的背后蕴含着国家民族的大背景,用情感元素超越语言与文化隔阂。北京电视台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新闻行动就采用了“硬”主题“软”传播的策略,在“一带一路”主题新闻中发掘了很多人物故事,让新闻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3.依托文化共同点,发挥边疆媒体作用。边疆地方媒体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边疆媒体的跨境传播又叫周边传播,它既有利于增强跨境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又能够树立开放的国家形象,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边境媒体应重视我国与邻国之间的文化共同点,坚持区域特色,突出民族地方特色文化,将区情、民情与对外传播相结合。我们要认识到,虽然不少边境省份和周边国家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都比较接近,但其政治环境仍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我们在利用边境媒体进行对外传播中,“不仅要有特殊的编码、译码的翻译能力,还要适合各国受众的思维习惯、语言方式,包括他们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审美心理。”
4.翻译和出版发行,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影视方面,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理论层面有很多成果和突破,但实践显示,语言转换水准对新闻报道、影视剧创作、纪录片创作等方式的传播效果上有直接影响。2015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显示,有70%的外国观众表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很难懂。“目前我国只有少数译制作品在译入语观众中引起轰动效应,大量的译制产品难以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出版发行方面,有关一带一路出版发行研究逐渐增加。2019年以来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新闻出版领域,有些出版社将中国成就和中国经验等重大问题的理论阐释内容作为版权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试图为中国图书国际出版经济类图书独大,科技图书出版力度不足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5.非英语国家的媒体研究,亟需多样化。在“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下,海外英文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不是完全的批评,而是分别对待,如政治报道呈现负面报道,经济报道呈现积极正面报道;抵抗式报道和调合式报道并存。但是,“一个可沟通的、多元对话的、良性互动的公共话语空间似乎尚且遥远。”
关于非英语国家媒体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日本、西班牙五个国家。从日本、西班牙和俄罗斯情况来看,其主流媒体仍对中国存在很多误解,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中国,善用隐喻批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情况略有不同,虽然存在少量质疑和负面评价,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推进,积极和肯定的报道数量在逐渐增加。总体来说,对非英语国家情况的研究仍然很薄弱,需要扩展研究视野,勾勒一个完整的世界话语网络结构与传播生态。
三、研究趋势与可能方向
经过对205篇论文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趋势和可能方向如下。
1.从提升国家影响力到树立国家品牌形象的策略研究。“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在商贸往来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一个组织主体,运用营销手段传播国家品牌信息,能够有效实现国家品牌形象构建。”有学者通过模型计算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驱动国家品牌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通过国家顶层战略实现政治营销成功塑造了开放包容、肩负责任、推动世界和平的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同时,“一带一路”中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强弱关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掌控,也关乎我国在国际社会信息传播中的内容与流向。
“一带一路”的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全局观,学者们认为,研究者应该弱化学术话语的战略意图,淡化学术话语的战略色彩。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学术研究的气派,更易于被世界学术精英群体所认同。我国已经意识到对外传统传播方式需要调整,逐步开始了从自说自话的单向传播、回应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回应式传播逐步走到有策略的营销式传播新阶段。
2.从宏观研究到中观、微观研究的可能转向。“一带一路”沿线涉及东亚、西亚、北非、南亚、中亚、东盟、中东欧等国家,文化形态千差万别,应针对每一个国家进行具体研究,考察不同国家的传播效果,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具体的传播策略,做到一国一策。
此外,关于地方媒体的研究日益丰富,特别是新疆、西藏等边疆区域媒体的研究,在梳理了地方对外传播历史外,未来还应在特色性传播上加大研究力度。像河南省的豫剧传播研究就体现了河南的地方特色,总结了适合当地对外传播的策略。这种研究趋向反映出“一带一路”研究从粗线条的宏观研究进入到精耕细作的中观和微观研究阶段。
总而言之,从对于205篇论文的分析来看,大多属于经验研究,多数文章围绕“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出版发行、影视译制等领域的问题、困境和创新点进行分析。但是,关于“一带一路”的传播效果研究明显数量不足,相关理论建构的可能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任孟山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研究生院副院长
王琳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一带一路对外宣传及国际舆论引导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VDL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小三,陈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创新[J].当代传播,2017(05).
[2]金苗.基于新世界主义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8(11).
[3]王小英.“丝绸之路”的语言学命名及其传播中的话语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1).
[4]王蔚蔚,周根红.“一带一路”与新疆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J].中国出版,2018(06).
[5]夏德元,寧传林.“一带一路”新闻传播问题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共词分析与SNA方法[J].当代传播,2018(01).
[6]左健,卢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走出去”的经验与思考——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J].现代出版,2019(01).
[7]段淳林,吕笑.“一带一路”国家品牌形象传播与主题模型计算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