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世界解读陶渊明形象的基调和路径

2020-11-30刘丽丽

中州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陶渊明

刘丽丽

摘 要:美国汉学家海陶玮的《陶潜的饮酒诗》是英语世界解读陶渊明形象的根源,奠定了英语世界陶学的基調。该文细致分析了陶渊明在辞官归田这一重大人生选择期间面临窘迫生活时的复杂内心世界,认为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其真实形象,“以文立传、流芳百世”才是其创作诗文的真正意图。海陶玮把诗人放入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审视,呈现出西方从“他者”视角研究中国文学的路径,与国内学者因推崇诗人伟大品格进而倾向正面解读诗人作品具有明显的区别,深刻地影响着西方陶学的基调。海陶玮主要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作品文本解读人物、从互文关照来全面理解诗意两条路径来解读建构陶渊明形象。在其研究基础之上,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陶渊明形象提出了更加丰富而复杂的解读方式,建构了“另类陶渊明”形象。

关键词:陶渊明;海陶玮;饮酒诗;美国汉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0-0157-06

陶学“是关于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学问,是历代陶学家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总汇”①。如果从六朝时期颜延之的《陶徵士诔》算起,陶学在国内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隋唐时期陶渊明作品流传日韩算起,陶学在国外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西方陶学从一开始就具有与中国传统陶学完全不同的面貌,与传统陶学形成一种质疑、挑战和碰撞之势。美国汉学家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 1915—2006)生前是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最早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专业学者,也是西方早期研究陶渊明的权威,代表作《陶潜诗集》(The Poetry of Tao Chien)是英语世界第一部陶集注译本,他在注译陶集前后相继发表的系列陶学论文如《陶潜的赋》(The Fu of Tao Chien)、《陶潜的饮酒诗》(Tao Chiens“Drinking Wine” Poems)和《陶潜诗歌中的典故》(Allusion in the Poetry of Tao Chien)是英语世界对陶渊明诗文从翻译研究转向专题研究的重要论文。其中《陶潜的饮酒诗》一文可以看作是英语世界解读陶渊明形象的根源,奠定了英语世界陶学的基调,使得陶渊明形象发生了“他乡的流变”,在浩如烟海的世界陶学中,形成了不可忽视的西方陶学支流力量。

一、英语世界对陶渊明的认知形象和解读基调

英语世界对陶渊明的诗文翻译始于1883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 1845—1935)的《古文选珍》(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 prose)。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开始逐步进入研究阶段。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汉学家海陶玮和澳大利亚汉学家戴维斯(Davis Albert Richard)。海陶玮在翻译《陶潜诗集》过程中,对《饮酒》诗二十首进行了逐首翻译和专题研究,形成论文《陶潜的饮酒诗》,在1967年1月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文明研究委员会举办的以“中国文类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提交,随后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国文学体裁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②中。1968年该论文收录在华裔学者周策纵主编的《文林》中, 1998年又被收录到海陶玮与叶嘉莹合著的《中国诗词研究》③中。通过以上的发表、收录等,这篇论文在西方受到广泛关注。

论文细致分析了陶渊明在辞官归田这一重大人生选择期间面临窘迫生活时的复杂内心世界,认为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并不是陶渊明的真实形象,“以文立传、流芳百世”才是其创作诗文的真正意图,这种观点建构了“另类陶渊明”形象,对中国传统意义上品行高洁、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陶渊明形象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所体现的解陶思路对西方学者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奠定了英语世界陶学的基调。正如汉学家勃雷尔(Anne Birrell)所说,“海陶玮、戴维斯对陶集的翻译、注释和研究,为其他学者进一步探讨陶学中的各种专题奠定了基础”④。

戴维斯也是西方著名的陶学专家,著有《陶渊明:他的作品和意义》(Tao Yuan-ming (AD365-427): 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戴维斯对中国传统“知人论世”“文如其人”的治陶思路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他认为,陶渊明人格受到后世中国文人赞誉,是因为他的形象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文学形象,其他人很容易将诗人自己和这个形象等同起来。事实上,“陶渊明成功地实现了他归隐的愿望,同时也为世人创造出一个易被人接受的个人形象”⑤,这是一位在世时就成功塑造自身传奇的诗人。陶渊明诗文中塑造的易被人接受的形象是一个经过美化的完美艺术形象,虽然这个经过“戏剧表现”的完美形象与陶渊明本人并不一样,但还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或折射出他的人格与精神的特质。

海陶玮退休之后,他在哈佛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席位的继任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解陶道路上比他更为彻底。宇文所安用西方文学理论如解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中国文学,对陶诗及陶渊明本人进行了全面的解构。1986年发表的《自我的完美之境:作为自传的诗》(The Selfs Perfect Mirror: Poetry as Autobiography)把陶渊明称为“第一位伟大的自传诗人”⑥,认为诗文体现了陶渊明双重分裂的人格特征: 陶潜并不是他所声称的那样一位天真直率的诗人。陶潜是唐、宋以及后代中国古代众多古典诗人的鼻祖——自我意识极重,常为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辩护,竭尽全力要从内心价值冲突中赢得一分纯真。⑦

同年,耶鲁大学孙康宜《六朝诗》(Six Dynasties Poetry)专章讨论了陶渊明,认为“他在诗歌中对本人的自我进行了迫切寻求;通过其真实的历史意识和自然净化,(这一寻求)结晶成为更为宽广的个人表现,为完全成熟的抒情方式铺平了道路”⑧。二十年后,该书中文版《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出版之际,孙康宜在该书加了一篇附录《为陶潜卸下面具与阐释的不确定性》(The Unmasking of Tao Qian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Interpretation)⑨,似乎是对之前发表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她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不同认识和解读,也就是她在文章中所指的陶渊明被戴上和卸下的不同面具,从而说明同一文本被主观解读和阐释的不确定性。孙康宜的分析是想证明,偶像化、理想化的陶渊明形象其实是由读者发明创造出来的。

张隆溪1992年《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学阐释学》(The Tao and Logos:Literac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從中西诗歌阐释学的比较视野对陶诗的言意关系作了专章论述,认为言简意赅的语言和文体风格是诗人深思熟虑后主动采取的“沉默诗学”。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一书中把陶渊明研究置于中古时期手抄本文化的参照框架中,采用异文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式,“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被逐渐构筑与塑造的轨迹”⑩。田晓菲在这部著作中传达出的对陶渊明形象的认知基调,与前辈海陶玮、戴维斯一脉相承。因此,有学者评价,田晓菲通过该著作其实“证明了自己是海陶玮和戴维斯的接班人”B11。

之后的著作如2008年拉特格斯大学田菱(Wendy Swartz)的《阅读陶渊明——陶渊明接受史之范式转变(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B12和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秉恕(Robert Ashmore)的《阅读的迁移:陶潜世界中的文本与理解》[The Transport of Reading: Text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World of Tao Qian(365—427]),也分别从历史和读者角度,对中国传统陶渊明形象提出了更加复杂丰富的解读方式。

二、中西学者还原“寄酒为迹”之“迹”的心理视角

南朝梁代萧统文集中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为迹焉。”B13此评价颇得陶诗深旨和酒诗深心,是后世学者讨论陶与酒关系的滥觞,也是《陶潜的饮酒诗》的立论前提。

所谓“篇篇有酒”,是对陶诗高频涉酒的评价。陶渊明是中国文人中与酒有着密切关联并首次把饮酒、咏酒确立为一个重要文学题材的诗人B14,对后世文人的饮酒生活和咏酒诗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所谓“寄酒为迹”,是对陶氏酒诗咏怀主旨的概括。明代钟惺曾说:“观其寄兴托旨,觉一部陶诗皆可用饮酒作题,其妙在此。”B15陶渊明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的象征意义,从而构成一种典型的诗酒文化形态,缔结了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的不解之缘。酒在陶渊明生命历程和诗文创作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使得海陶玮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等传统方法,通过陶氏酒诗这个连接诗人精神灵魂和悲欢哀乐的秘密通道,来透视和把握陶渊明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这是海陶玮以酒诗解析陶渊明的合理性。饮酒组诗是“寄酒为迹”的咏怀诗,海陶玮和国内学者关于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寄酒为迹”究竟反映了诗人“何迹”?海陶玮在解读还原的过程中,采取了与中国传统学者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路径。

中国传统学者对饮酒组诗的总体评论多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诗歌写作缘由的论述,如宋代叶梦得的“惧祸说”,元代刘履的“自娱说”,明代谭元春、钟伯敬的“感遇说”,清代王士祯、吴菘则认为这组诗“属不经意之笔”,“偶得辄题耳,不可太执着也”。二是对饮酒诗内容的解析,如清代邱嘉穗认为,“其着题者固自言其饮酒之适,其不着题者亦可想见其当筵高论、停杯浩叹之趣,无一非自道其本色语也”B16。三是对酒诗章法布置的赏析,如明代黄文焕认为组诗“诠次之功,莫工于此”B17。四是对艺术风格的赏析,如清代薛雪评价组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有‘绛云在霄,舒卷自如之致”B18。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这组饮酒诗基本持欣赏的态度。

现代学者对饮酒组诗的研究承袭了传统的品评思路,对饮酒诗的寄托含义做了各式各样的赏析、解读和阐发,研究蔚为壮观。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研究,始终呈现出正面积极的取向。研究者在赏陶、慕陶、敬陶的阅读心理基础上,以诗人已经“索解大悟”而超脱升华达到“澄明之境”的陶渊明定性形象为基本认知,认为组诗总体反映了陶氏固穷立节的高尚人格和天然任真的自然本性,所以就源源不断地从宽度、细度和深度上不断探寻和强化陶渊明本人及其作品的价值。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海陶玮明显与国内学者具有不同的心理前提。由于自身的文化背景,他对陶渊明并不具有天然的崇敬与亲近的心理基因,所以不会以“著作以人品为先,文章次之”B19的观念先入为主。他没有完全接受中国传统主流观点和结论,而是保持一定的学术距离,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审视和研究这位中国诗人。他从诗歌文本出发,结合诗人具体生活状态,探讨了陶渊明在这组饮酒诗中反映出的经历人生重大选择时的复杂心理。

海陶玮认为,陶渊明诗歌主题的选择是有意为之,而非直抒胸臆,“陶潜总是小心翼翼地选择他的形象,并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B20。陶渊明作品反复出现的主题是他对世俗名利的唾弃、辞官归田的选择以及自己艰难贫困的生活窘状等。在他看来,陶渊明“并不仅仅是一个天真的乡村诗人,因为他生活的时代需要艰难的抉择和坚忍的意志。在一个腐败的世界里挣扎求生的经历贯穿了陶渊明的诗歌,构成了诗人内心对话的基础”B21。于是,“人们能够在陶潜诗歌中发现两种不同层次的情感:一方面是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静默主义理想的信奉”B22。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心理共同存在于诗人心中并不断交织、交战,“世俗和精神的情感交织在陶潜诗文中,比例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他复杂性情的欣赏”B23。海陶玮从人性角度阐释出的是一个内心世界异常丰富复杂的陶渊明,这种崭新的切入角度和解读方式,是把诗人放入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中审视的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读陶、研陶过程中,在中国传统陶学人格解读主流观点的基础上,关注到了陶渊明诗文中所反映出的诗人内心,不再把陶渊明视为近乎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形象,而是注意到他自身存在的复杂矛盾心理,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清代陈祚明似为最先,他说:“题云《饮酒》也,而反复言出处,公宁未能忘情者耶?忘情者必不言,何缕缕也。‘千载不相逢‘聊复得此生‘吾驾不可回‘志意多所耻,此饮酒之原也。”B24朱光潜认为,“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B25。顾农认为,陶渊明在彻底归隐之前人格是分裂的,即“双重人格”,陶渊明性格特点除了“真”与“拙”之外,“同时还有不真不拙的一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B26。还有李华《陶渊明人格论》、范子烨《无依的孤云:陶渊明与晋宋政局》等文,都试图揭示陶渊明内在矛盾的心理和人格。但这些学者论述的前提,都承袭了清代方东树的观点,认为陶渊明诗文是“直书即目,直书胸臆”B27的作品;海陶玮则把陶渊明诗文完全看作是“树碑立传、以文传世”而有意为之的作品,这是中西学者的不同。在《陶潜诗集》序言中,海陶玮这样介绍陶渊明:“陶潜是他本人最好的传记作家。他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断地把年龄写进他的诗文中,并为他的名声和生死而担忧。”B28

三、海陶玮解读建构陶渊明形象的路径

作为英语世界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海陶玮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解读建构陶渊明形象。

第一,深入挖掘分析作品文本解读人物。海陶玮从文本细节出发,深刻剖析了陶渊明在创作组诗时的心理状态,揭示出一个与中国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陶渊明形象。因为陶渊明在饮酒组诗以及其他诗文中经常提及伯夷、叔齐两位古代人物并把他们塑造为道德楷模,海陶玮就追根溯源,找到这两位人物事迹的出处——《史记·伯夷列传》,并不吝笔墨,翻译了“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到传记结尾部分。他认为,陶渊明在引用这篇传记人物典故时,肯定会留意并吸纳司马迁在此文中所传达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换句话说,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传达的观点是陶渊明创作饮酒组诗的心理向导,这可以作为我们解读饮酒组诗的关键。和司马迁一样,陶渊明也非常关心他身后给世人留下的名望,这组诗歌是陶渊明为了美化自身而有意为之的作品。

海陶玮从文本细节和微观剖析出发的研究有理有据,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史记·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位于《史记》列传之首,细读该传可以发现,这篇传记名为传纪,实则传论,全篇满是司马迁的赞论咏叹,他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对《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说法进行了驳斥和抨击,列举了一组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典型事例,伯夷、叔齐品高而饿死与颜回好学而夭亡、盗蹠残暴而高龄的事例共同构成司马迁立论的正反事例,伯夷、叔齐的事迹叙述只是一顿即过,无任何细描扩展。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司马迁提出的解决之道是要树立孔子“身后立名”的观念,以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再读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会发现组诗中此类主题诗句,如“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其二)、“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其十一)等,其论述方式与《史记·伯夷列传》非常类似。如何解决这种天无人道的冲突和矛盾,海陶玮认为,陶渊明肯定不只是停留在参透人生的自我选择,而是从司马迁思想中吸取了处世智慧并自觉践行,在官场“立功”无望之后,更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立言树德而“身后立名”。只不过他无法像司马迁文中所讲的那样,采取“附青云之士”或者“以史为传”的方式,而是通过笔下的诗文为自己树碑立传。“他(陶渊明)一直在准备着留下一部关于自己生活的书面记录,这种书面记录更多的是他的诗歌,而不是历史作品。”B29在揭示出陶渊明立言扬名、以文传世的写作目的后,海陶玮认为“这组饮酒诗的主题,就成了一个坚守原则的知识分子自愿从丧失原则的社会中退隐并且放弃体面工作和美好前途的描述”B30。

第二,从互文关照来全面理解诗意。海陶玮发现,《饮酒》诗二十首尽管关涉诗人对社会、命运和自身进行思考和感慨等各种主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陶渊明)几乎在这二十首诗歌的每首诗中,总会对在这组诗歌序言已经表达过的内容有所暗示,那就是他的隐居状态”B31。“在隐居矛盾心理之中隐含着一个不变的观点——他(陶渊明)离开的世界是一个本质上很糟糕的地方。”B32为了印证自己的发现,海陶玮用饮酒组诗中具体的诗句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认为这些都是诗人精心设置饮酒组诗内容的结果,由此认为饮酒组诗是陶渊明为塑造自我形象而有意为之的作品,而不是诗人直抒胸臆的真实写照。

海陶玮认为,饮酒组诗并没有反映出诗人一成不变的处世态度,只是某几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某种相似的心境,这就体现出陶渊明由于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难以适应而引起的复杂的内心变化。他注意到,在陶渊明辞官隐居之后创作的作品中,即便是以颂扬隐居生活为主题的诗歌也夹杂着对这种隐居生活的抱怨和不满。这反映了诗人在辞官归田的人生选择过程中充满着迷茫、犹豫、懊悔、不满和失望等多种情绪,饮酒组诗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创作的作品。这组诗歌题为“饮酒”而所涉广泛,序言似为一个“免责声明”,组诗结句“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作为借口的意味也非常明显,“他(陶渊明)似乎意识到自己这组诗歌有些颠覆性,害怕惹上麻烦”B33。

接着,海陶玮详细分析了饮酒组诗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认为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有意营造了劝他为官的诱惑和自己拒绝的坚定,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冲突性和艺术性,“使诗中遮遮掩掩、刻意模糊之处充满了意义,也使我们得以窥视其传记和诗歌作品中看似平淡的内容背后隐藏着的内心冲突与大起大落”B34。

海陶玮这种互文关照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有见地的。他关注到了诗人面临社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而具有的微妙动态的心理过程,剥离了诗句表面呈现的诗人有意创造的艺术形象,挖掘了诗人在和谐安宁下隐藏的内心挣扎和矛盾。他倾向于把饮酒组诗表面呈现的形象作为诗人有意塑造的艺术形象,而非诗人本身的真实形象,挖掘了诗人在创作组诗时所具有的常人情感和负面情绪,更多的是从理性角度来审视这位中国古代诗人,从而得出了与国内主流陶学不同的结论。

这种结论放在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遭遇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支撑依据。陶渊明生活在“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B35,一生都没有彻底摆脱壮志未酬、功业无成的痛苦遗憾和苦闷煎熬。他辞官归隐时期创作的饮酒组诗以饱含忧愤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出仕选择与归隐生活之间艰难复杂的心路轨迹:仕途的险恶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时局多变的惶惑与岁月虚掷的感慨,怡然陶醉的田园生活与贫瘠痛苦的煎熬,生死的幻灭与荣枯的悲涼,是非的叩问与仕隐的矛盾,“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心中纠结着一种未能免俗的情结”B36,种种这些都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并反映在这组饮酒诗句中。从一般意义上讲,陶渊明这个历史人物也一定是在苦苦探寻和深度思考之后才找到生命的根基。这种复杂性、矛盾性和丰富性,应该更符合诗人真实的处境和心理。

海陶玮在《陶潜的饮酒诗》中的解陶思路以及在此思路下对陶渊明具体诗文的解读分析,也在他的集大成之作——《陶潜诗集》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读者对陶渊明的认知,使西方读者看到了更为复杂立体的陶渊明形象。洛克斯福德东亚文学图书馆在现代语言协会刊物上对《陶潜诗集》这样推介:“这本书对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五世纪诗人陶渊明的诗歌进行了完整的翻译和评论。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困境中的贤人所面临的窘境,他在社会诉求和自身正直品性之间左右为难。”B39

海陶玮从文本出发窥视发掘的诗人有意隐藏的写作动机,以及阐释建构出的陶渊明形象,也许令国内学者难以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陶渊明自身人格的怀疑或否定。相反,在海陶玮看来,虽然陶渊明作品带有典型的自传性质,但他在动荡飘摇时代主动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作品中反映的彷徨、焦虑、挣扎、矛盾、渴望等复杂心理也是人之常情。从更深层次解读陶渊明之后,海陶玮对陶渊明产生了更深层的仰慕之情和心灵感应。他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情感真挚,始终热爱,晚年甚至模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20世纪60年代海陶玮《陶潜的饮酒诗》发现了诗人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主动创作的艺术痕迹,揭示出陶渊明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呈现出西方从“他者”视角研究中国文学的路径,与国内学者因推崇诗人伟大品格进而倾向正面解读诗人作品具有明显的区别,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陶学的基调。之后西方陶学运用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的传统方法与阐释学、解构主义等崭新视角,解读出一个内心更加复杂丰富、双重甚至分裂的陶渊明形象,形成了陶渊明在西方世界的“他者形象”,对国内陶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中西陶学需要在交融互鉴中不断发展,共同推动世界陶学研究的深入。

注释

①出自李华:《钟优民〈陶学史话〉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另外,钟优民1985年在全国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建构“陶学”的设想,把陶学定义为“关于陶渊明及其诗文的阅读、鉴赏与评估的研究之学”,见钟优民:《世纪回眸,陶坛百年》,《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②王晓路:《北美汉学界的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第30页。

③叶嘉莹也是陶学专家,出版有《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等陶学专著。

④Anne Birrell, “Review on Tao Yuan-ming (AD365-427):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 Bullet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49, No.2 (1986), pp.413-414.

⑤A. R. Davis, Tao Yuan-ming (AD365-427): 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2-3.

⑥Stephen Owen, The Selfs Perfect Mirror: Poetry as Autobiography, in Shuen-fu Lin 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Vitality of Lyric Voice: Shi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78.

⑦⑧吴伏生:《英语世界的陶渊明研究》,学苑出版社,2013年,第91页。

⑨Kang-I Sun Chang, The Unmasking of Tao Qian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Interpretation, in Zong-qi Cai, ed., Chinese Aesthetics: The Ordering of Literature, Arts, And the Universe in the Six Dynas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pp.169-190.

⑩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引言。

B11T. H. Barrett, Review on 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69, No.2 (2006), p.333.

B12Wendy Swartz, 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B13〔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昭明太子集》卷第四,《四部备要·集部》线装铅印本,河南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

B14参见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93页,原文:“以酒大量地写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的,确以渊明为第一人”;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3页,原文:“以致形成一種文学的主题,应当说还是自陶渊明始。”

B15〔明〕钟伯敬、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卷九,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陶渊明诗文汇评》(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197页。

B16〔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157页。

B17〔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清光绪丙子孟夏线装重刊本,第二十五页,河南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诠次之功,莫工与此。而题序乃曰无诠次,盖藏诠次与若无诠次之中,使人茫然难寻,合汉、魏与三唐,未见如此大章法。”

B18B19〔清〕薛雪:《一瓢诗话》,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158页。

B20Hans H. Frankel, Review on The Poetry of Tao Chie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1 (1971), p.316.

B21Lois M. Fusek, Review on The Poetry of Tao Chi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3, No.1 (Jan.-Mar.,1971), p.82.

B22B23Ronald C. Miao, Review on The Poetry of Tao Chi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0, No.3 (May 1971), p.627.

B24〔清〕陳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清康熙年间线装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

B25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14年,第304—305页。

B26顾农:《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B27〔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第1页,1918年线装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

B28James Robert Hightower, The Poetry of Tao Chien. Clarendon Press, 1970, Introduction.

B29B30B31B32B33B34James Robert Hightower, Tao Chiens ‘Drinking Wine poems, in James Robert Hightower and Florence Chia-ying Yeh, 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5.

B3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页。

B36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8页。

B37“Back Matter”, PMLA, Vol.86, No.1, Jane 1971, p.154.

责任编辑:采 薇

猜你喜欢

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赵孟《陶渊明五言诗页》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传论》:苦痛的现实感叹——对李长之陶渊明批评的研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