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30包建军
包建军
[摘 要]在改革创新的潮流下,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理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师生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关注,但生本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也出现了很多无法忽视的问题。一味强调生本教育而忽视了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将生本教育融入传统的教育当中。
[关键词]应试教育;生本教育;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3-0037-02
“素质教育”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全面启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以来,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直被认为是弥补应试教育不足的一剂良药。应试教育被认为是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则与之相反。
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纲要列出了六个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在教育学方面,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激發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探索等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改革纲要还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作业、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材料等,把教学中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与个性中。
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个大的班级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活动难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生本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教师则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实践是指教师使用的行动和操作。有许多方法可以定义和描述这些实践。关于教学内容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直接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直接教学把重点放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它以教师的直接教授为教学方法,以阶段性的测试结果为教学成果,学生自主学习则主要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如今的教学实践活动仍然以直接教学的模式为主,它的主要形式是教师通过讲课或讲解的方式把知识简单地由传授给学生或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区别于传统的教学实践方式,在新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角色是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一起思考和讨论,从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再只是固定的知识信息,而是改变学生思维、行为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号。这种教学实践的理论使学生自主找到获取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关于生本教育问题的探讨
过度强调生本教育而摒弃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是不可取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两三个学生或更多学生回答出错,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尴尬。此时教师环顾四周,期望寻找机会与有潜力和渴望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然而,学生都低下了头,以避免和教师有任何目光接触。教师不得不做出决定,继续问学生还是提供正确的答案节省时间。僵局必须有人来打破,通常解决的办法是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解脱。这类僵局是常见的,它会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如果教师坚持不直接给出答案,教学计划将被打乱,学生会有“什么都没学到”的感受。
Alexander对教育学的研究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更耗时,任务完成的程度也更加不可预测。英国和美国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节奏上享有更大的灵活性,他们比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教师更加关心时间的问题。在中国,课程和时间是由学校、地区或中央政府决定的,教师被要求遵循学校设定的课程时间表,不允许讲太多离题的内容,因此任务的完成是可以预见的,也是有保障的。在保持学生注意力和对概念的理解方面,教师直接授课的效果可能并不优于同学生的互动交流。然而,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效果也不能保证。
传统教育所积累的经验依然是宝贵的,例如,定期考试需要对教科书及时覆盖,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一直鼓励学校取消或减少考试的次数,但考试仍然在进行着,事实上,考试起到了监控教学的作用,也是评价和比较教师表现的一种严格而有效的手段。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非常重视效率,所以,讲课和让学生死记硬背是控制课堂节奏最有效的方法,也成为保证教授效果的最佳方法。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生本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生本理念与教学实际的结合
新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高教师实践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有时需要利用自身的权威明确地为学生提供知识,有时又需要为学生提供进行知识构建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有时也必须进行认真倾听。所以在这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扮演着相较于从前来说更加重要的角色而非简单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必须决定最合适的练习时间以及难度,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不同环境下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进行果断实施。
下面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将生本教育融入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整个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学习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基础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发挥的权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可以管理和调节课堂的进程并决定接下来做什么。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需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教师则需要利用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互动交流。重要的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课堂上唯一的知识提供者,对于学生提供的信息,教师需要依据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进行判断,这无疑提升了对于教师本身地理知识准确度和深度的要求。
2.多媒体教学
在这个即将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多媒体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对于学生来说,地理作为初一开设的课程,刚刚接触地理知识会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更容易获得较深的印象,在没有过多文字的干扰下,学生会通过对多媒体资源的提炼和判断形成个性化的认知。但实行多媒体教学并不只是意味着视频和图片的放映,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提炼出的知识浅薄且不准确,丰富的网上资源往往很容易将一整节课的时间填满。这种直观感受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还有低下的教学效率。所以,如何权衡矛盾也是判断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3.结合实际生活构建教学情境
地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贴近生活的地理现象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国的地域差异时,可将当地的气温、降雨量、主要粮食作物等相关知识与学生进行探究,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再将其他地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做对比,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
情景教学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所处的时间空间等条件来进行情景设置,拒绝“拿来主义”。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坚持以“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为原则,在保证课堂进程顺利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是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论
时间是教师教学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将生本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看到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认识到其对于提升教学活动效率的负面作用。近十年来,我国正在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实现进步的理想,改革鼓励基层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但仍需保持集中的课程标准和时间表。所以,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为参考,传统应试教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不意味着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而是需要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和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读与写杂志,2014(11):138.
[2] 赖自奋.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課堂[J].亚太教育,2019(4):51-52.
[3] 周云.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134.
[4] Dello-Iacovo.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an Over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9(29):241-249.
[5] 杨再香.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6):127-128.
(责任编辑 谭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