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中外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
2020-11-30白利军
白利军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道远,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兼收并蓄,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经验、锐意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内容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见地、能够引发读者的认同和共鸣。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时代主要问题的破解者。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读者的生活。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文风要轻松活泼。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要多种多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外经验;创新;文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03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之所以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此重视,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强基固本的工作;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的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从每个人的日常道德践履出发最终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相反,马克思主义从“平天下”开始,“敢叫日月换新天”,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然后要求每个人“修身”,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不断兼收并蓄,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经验、锐意创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种种方式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本文将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著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等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著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日本学者内田树和石川康宏著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韩国人柳东民著的《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法国人丹尼尔·本赛德著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等普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经验分析出发,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内容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见地、能够引发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韩毓海教授在《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中阐述了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重要前提条件不是殖民战争、不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而是国际性的信用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的构建。正是由于殖民宗主国率先在世界各地建立信用体系和金融网络,他们才能够向本国资产阶级借贷资金作为殖民行动的军费;他们才能够带着金融票据,而不是带着真金白银行走于母国与殖民地之间,到达殖民地后在当地用金融票据取出现金在当地购买部分军需物资打该国。所以韩教授认为信用体系和金融网络的建立对资本主义强国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殖民年代,就是在当今世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优势的国家才能够在当今世界真正崛起。所以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國亟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金融影响力,这样才能够大国崛起。韩教授对马克思理论的解读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并且使我们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韩毓海教授在《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中讲到共产主义既是一种运动,又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韩教授认为,现实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和共产主义相关。比如家庭中所有成员之间无私的付出和关爱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东西。恋人之间的真爱无私地为对方付出也是共产主义。大学生宿舍里的舍友之间不分彼此其实也是一种共产主义的体现形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无私援助都是共产主义。所以共产主义并不是遥不可及,共产主义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只要你我努力,共产主义就会离我们近一些。韩教授的分析非常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使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并非实现不了,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共产主义和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社会的美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当中针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十种质疑而进行批驳。面对世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伊格尔顿认为“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稳定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多数批判时至今日仍有其道理”[1]15。面对“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往往会导致恐怖、独裁和暴政”,伊格尔顿认为“苏联创立之初面临的内外反动派的扼杀使一个独裁的政府是不可避免的”“实际情况是,马克思本人反对死板的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1]25面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长期历史变化的理论和实践。”[1]41面对“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的批判,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相信未来将远远好于现实,他认为未来人类以及人类的精神财富将获得大规模解放。马克思是乌托邦的敌人,但他最终的目的恰恰是乌托邦的实现。”面对“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的批判,伊格尔顿认为“那种认为马克思将所有事物都归因于经济的说法是一种可笑的过度简化。”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阶级斗争塑造了历史进程,而阶级并非单纯的经济因素所能概括的。面对“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认为意识仅仅是对物质的反映”,伊格尔顿教授认为马克思并不是不重视精神层面,而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伊格尔顿教授用犀利的笔锋批判质疑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有了新的认知。
无论是《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还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都以思想取胜。以上两部著作和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就开始阐述大家非常熟悉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老调重弹的文本使读者失去了阅读了解的兴趣。以当前大学本科生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为例,该教材以权威性、严肃性为特色,内容平实,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貌,但是该教材的可读性较差,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弱。所以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除了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以马克思主义新的解读为基础,以理服人,使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能心悦诚服地赞成。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时代主要问题的破解者
艾思奇先生著的《大众哲学》写于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密切联系中国的生活实际,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使无数中国民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先生在《大众哲学》的绪论中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开始讲起,讲到“我们的生活,就是广大人民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2]6,反映了当时年代最重要的任务。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人民群众的斗争是复杂的,斗争的内容既包括军事斗争,也有政治斗争,还有经济、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斗争。“文化、思想的斗争是要反对思想上的麻醉、使广大人民觉醒起来”[2]7“我们的日常思想、经常受到全国文化、思想斗争的影响”[2]7“在两种敌对的哲学思想影响下,我们的日常思想就常常混乱”“研究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抓紧正确的哲学思想,免除思想上的混乱”[2]9。在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理论的阐述中都结合抗日战争的背景,使读者在时代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学明教授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针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遭受的十种质疑进行驳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进行了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3]1在著作当中陈学明教授回答道:资本主义的确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的预言而发展,原因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自我改良,另一方面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过时是因为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资本主义下的“死亡通知书”是延期执行而不是失效。“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经过时?”[3]83陈教授回答: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我们要进行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对其他什么“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元素”,是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原先批判的资本主义接近,这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马克思主义无缘,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3]249这个问题是很多青年都很关心的。陈教授回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更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唯一指导思想地位不容放弃。
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和陈学明教授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性。紧密结合特定时代的时代背景,在时代的要务中着笔,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墨,把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紧密地结合,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往往就理论说理论,理论没有和时代紧密地结合,没有很好地解答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创新的时候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世界现实、当代中国国情的结合,阐释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部分对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读者的生活
韩国学者柳东民著的《马克思问我哪里痛》一改正襟危坐的严肃形式,而是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展现出了富有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柳东民的这本著作深度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实际,使青年读者读起来特别的亲切。在谈到商品的交换环节时,柳东民用“爱情”来解释商品“惊险的跳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写道:“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转到金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一跳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柳东民讲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和爱情有着相似性。“马克思说商品交换发生于两个不同的共同体之间。爱情也是一样,‘你和‘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共同体,即你我的世界。各个共同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的规则体系。因此,‘我诱惑‘你,并使‘你爱上我的过程,就是使用‘我拥有的沟通机制接近并说服‘你的沟通机制。可是沟通体系不同的时候,就不可能轻易地诱惑别人。”[4]79柳东民用沟通机制来代替金体,来解释商品的交换,非常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实际。柳东民在分析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的时候讲到,普通商品被“卖的瞬间”是其实现价值的关键,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实现关键是“卖出之后”。柳东民认为,劳动者是消费者,他们消费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但同时他们更是生产者,是“劳动力商品”,需要出卖自我的劳动力。“那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向各大公司寄出数百份简历,不断地网投,参加面试以求一份工作;那些农民工,凌晨便排队在劳动力市场或者工地之外,激烈地争夺一个可以糊口的营生……”[4]90普通的商品在销售时刻相互竞争,而劳动力商品在出售前后都存在竞争,而且被出售后竞争越来越激烈。柳东民的说理随时都联系大学生、年轻人的生活实际,使他的说理的对象性非常明确。
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所写的内容非常贴近读者的生活实际。在谈到“各种不同的集团,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时,艾思奇先生讲道,当时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思想常常是被狭小的生产范围所限制,不会团结、组织,不容易集合成一个很大的力量,因此常常也就不认识自己的力量,在困难和压迫的前面,就沒有反抗的信心。……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麻醉影响,使得他们认为世界上事情是命定的,无法改变的,对于压迫和痛苦,除了拼命忍受之外是没有方法可以想的。”[2]24这就导致了农民拥有宿命论的观点。“农民受到了共产党的思想、政策影响和领导,他们就更加觉悟起来,就能够勇敢地起来反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就能够组织、团结成为大的力量,能够把敌人最后打败。”[2]24农民就形成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讲事物都有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时,艾思奇先生论述到,凡在较大城市居住的人,大多看过变戏法,而变戏法时棍杖变成蛇、一粒米变成一杯米、干水草放进鱼缸变出许多金鱼,这些戏法的本质是戏法中不同物的位置发生了移动与转换,这才是变戏法的规律。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立足普通民众的生活经验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阐释,使得读者非常容易接受他的说理。
按照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所有的读者都是带着“前见”来理解文本,“前见”中包含他们的生活背景与经历,所以在写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的时候能够和特定读者群体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必将使文本的传播效果大大增强。艾思奇先生和柳东民的著作都能很好地结合目标读者群体的生活实际,使得他们的理论著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盛赞,很好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往往强调权威性和严肃性,文本高度抽象凝练,和目标读者的实际基本没有什么联系,这怎么能让读者很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呢?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文风要轻松活泼
艾思奇先生《大众哲学》文风非常地轻松活泼,使读者阅读起来兴味盎然。一看该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端倪:“果树林里找桃树——哲学是什么;两军对战——哲学的两大派别”“用照相做比喻——反应论;无风不起浪——事务的普遍的有机联系的规律;七十二变——现象和本质……”在讲到“质量互变规律”的时候,艾思奇先生用了雷峰塔倒塌的原因进行解说,“自然,年代久远,遭受了长时间风雨的剥蚀,这是它倒塌的原因之一,但据一般的传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被人偷拆。因为它是古塔,迷信的愚民都以为里面一定有什么神灵,把它的砖块偷回家里,希望可以借它来消灾降福……雷峰塔的砖便一块一块地被人搬走,而它的基础也就一天一天不稳固了。最后到了不能支持的一天,以致倒塌下来。”[2]153这一个典型事例很好地说明了量变的结果必然是质变。在讲到现象和本质的时候,艾思奇先生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有七十二变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来说明。“他忽然变作水中的鱼,忽然变作天上的鸟,忽然又成为一块石头,忽然又变成一座庙宇……”[2]189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是孙悟空。
丹尼尔·本赛德著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文笔非常生动。在《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的目录中丹尼尔写道:“马克思是怎样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上帝是怎么死的?为什么阶级之间会有斗争?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绝非组织的盲目崇拜者?谁偷走了剩余价值?为什么资本先生容易心脏病发作?……”在全文中,作者尽可能采用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艰深理论,使读者如沐春风。丹尼尔讲道“二十多年前,美国《新闻周刊》在头版头条上得意扬扬地宣布了马克思的‘死亡。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位杂志主编会想到去拿亚里士多德的死、笛卡儿的死或者斯宾诺莎的死做这样一篇轰动文章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好像这种引人注目的宣言很有驱邪的作用,当然,是指驱逐幽灵的作用。可是幽灵已经回来了。”[5]50丹尼尔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在讲到资本论的时候,丹尼尔如此论述,一打开资本论“一系列成双成对的范畴(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就会跳出来,如同丝绸和兔子从魔术师的帽子里跳出来一样。”[5]116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文风轻松活泼,使读者愿意阅读、乐于阅读,使读者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有准确的把握。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目的就是向大众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他的著作文风非常清新活泼,运用大量的事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进行解说,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丹尼尔·本赛德著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以非常生动的文笔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全面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貌。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绝大多数阅读的趣味性不强,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以,我们需要汲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要多种多样
日本学者内田树和石川康宏著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向青年读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内田树和石川康宏你来我往,共写了8封信,畅谈了他们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独到的理解。在前言中,作者写道:“我和石川老师都非常喜欢这种‘把复杂的东西分解之后给初学者进行说明”。的确,两位日本学者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别开生面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了青年。他们的著作在日本畅销1 000 000册就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注脚。
法国人丹尼尔·本赛德著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从封面到正文都穿插了大量的漫画。那些漫画和正文相应和,而且漫画配的话语大多非常幽默风趣,大大增加了文本的生动性、可读性。
陈学明教授等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和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著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都采取了问答式。两本著作都由十个疑问的回答构成,对当代中国、世界各国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进行了有力回应。
韩毓海教授著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一改论说的形式,以中文系出身的杰出散文笔风来写对马克思主义的洞见,妙笔生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
日本学者内田树和石川康宏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特意撰写了《倾听马克思》一书,该书运用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两位学者到德国、英国马克思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访问的全过程。游记记述了两位学者应出版社之邀从日本乘机开启追寻马克思之旅。在参观马克思故居时,两位学者进入历史,在书中详细描写了看见的景致,随后两位学者又回到现实,阐发了自己参观的感受。在记录与马克思旧居的一些研究性工作人员交谈的过程中,内田树和石川康宏教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影响。两位学者特别记录了他们旅途中关于《资本论》的谈话,以非常浅近、平易的文风表述了两人对该著作的洞见。用游记形式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倾听马克思》别具一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文本的著述者应当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在文本形式的创新中服务于内容传播效果的不断提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内容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见地、能够引发读者的认同和共鸣;我们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时代主要问题的破解者;我们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读者的生活;我们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文风要轻松活泼;我们要马克思主義大众化的文本形式要多种多样。文本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继续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我们要在《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后锐意创新不断拿出精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类文本;我们要创造出新时代与艾思奇先生《大众哲学》相媲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艾思奇.大众哲学(修订本)(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陈学明.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4][韩]柳东民.马克思问我哪里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丹尼尔·本赛德.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