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词“是”形成过程的再探究
2020-11-30骆纤雨
骆纤雨
内容摘要:关于系词“是”的产生时间、形成与发展过程,学术界纷争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出土文献,研究方法,促使学者们对系词“是”的研究不断加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汇总,并通过判断认为:系词“是”产生于西汉,成熟于东汉,形成于指示代词“是”和形容词"是"的结合。
关键词:系词 形成过程 探究
学术界现在普遍认同的系词的定义是:在判断句中能够将主语和谓语紧密联系起来的词。王力先生认为:依据这个准则,从古至今,汉语中只存在"是"这一个真正的系词。这样的评价,把"是"推到了一个很独特的地位。学术界对"是"产生时代,来源和形成的过程已经讨论了许多年,但迄今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是”的产生时代
学界对系词"是"的形成时间学界存在很多说法。以王力先生的观点为主流: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但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天文气象杂占》等先秦古文献的出土,一部分学者认为可将系词"是"产生时间推前至先秦。
笔者在这里还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系词"是"产生于西汉,在东汉趋于成熟。"是"在古文献中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形容词;指示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纯粹系词;通“寔”用作副词表强调。。后两种经常容易混淆,要想区别"是"与"寔",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标志:"是"在句中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的前面没有"也""者"表停顿的语气词或符号;句末没有"也"表判断。
“是是”句的产生,成为了“是”在先秦就是系词的观点形式材料上的有力支撑。但如果将在先秦六种出土文献中“是是”句语料全部列举出来,我们发现此类句式只出现在《天文气象杂占》、睡虎帝《日书甲种》、《放马滩乙种》这三篇文献之中。为什么"是是"句总是集中出现在特定的篇章呢?这很有可能是写字人本身习惯造成的,不具有普遍性。其次,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是"做指示代词,第二个"是"在句中可有可无,我更偏向于它通"寔"用作副词,表强调。例如:
人毋(无)故而鬼取为膠,是是哀鬼,毋(无)家,与人为徒。(《睡甲诘》)
人毋(无)故而鬼惑之,是肇鬼,善戏人。(《睡甲诘》)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都是举例描述鬼的特性,是有一定可比性的。只是第一句采用了"是是"句,第二句没有,则说明第二个"是"是可以省略的。且第二句话的"是"前面有逗号表示停顿,不符合判定标准。
林序达先生将"是"为系词推至战国时期用的例句为: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句话单独来看确实符合条件,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它的前文有一句同样的话,只是将其中的"是"字去掉了。这说明这里的"是"也是可有可无的,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第二次问起,表强调和确认。洪诚先生举的早期的例子有:
吾以尔是元子。(刘邦《手敕太子文》)
这句话中,"是"前面的尔是人称代词,所以是不可能是指示代词,句子连贯,没有停顿,也没有帮助判断的结构助词。因此,我认为这句话中的"是"是系词。我也赞同洪诚先生的说法,系词"是"出现在西汉前期,中间有一段时间系词"是"与有"也"的判断句式结构共存,到了东汉完全成熟。
二.系词“是”的来源与其形成过程
在"是"作为系词出现以前,古文献里的判断句多采用停顿加语气词"也"的方式构成判断句式。那么系词"是"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是"作为判断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指示代词"是"来源说。王力先生最早提出"是"是由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演变而来的。洪诚先生基本赞同这个观点,但他在此基础上更加细化,认为纯粹系词"是"由语气系词演变而来。
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先天下之权称也。(《荀子正论》)
这里的"是"代指"圣人"。由于"圣人"后面接了一句解释说明的话语,导致其与"县先天下之权称也"距离较远。"是"在这里的复指重新提醒读者主语,指示性非常强。
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这句话中主语非常长,"是"的复指避免了句子的头重脚轻,后面的副词"皆"再一次肯定了"是"的指示性。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人》)
"是"指代的主语变短,由于"也"承担判断作用,所以这里的"是"仍有指代作用,但指示性开始减弱。
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
"者"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表提顿的语气词,它还残留着复指的意味,"是"的复指就显得多余了。但"是"前面的停顿,以及后面表判断的"也",表明"是"在这里还是承担非常弱的指示作用,更多地表强调。
以上四个例句从上至下,"是"的指示性依次减弱,甚至最后在前有"者"后有"也"的情况下变得可有可无。郭锡良先生认为:当主语短到一定程度时,就没有必要再用"是"复指。复指意味的减弱标志着系联的功能加强。继续往前一步,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发挥效应,句末表判断语气的"也"等语气助词逐渐消失时,"是"就变成了在主谓之间起联系作用并表判断,功能专一的纯粹系词了。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有些粗浅,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现代汉语最后选了"是"作为系词,而没有选择末尾的"也"作为判断标志?在上古汉语中与"是"用法相似的"此"为什么没有被选择成为系词?肖婭曼认为:"此"是一个只处于主语位置的单纯指代词,"是"却同时具有指代性和判断性的双重内在特性,致使"是"在成为纯粹系词的途中打败"此"。冯胜利提出:上古汉语如果想要构成判断句,那么必定有一个空缺停顿的形式存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这个停顿经常配合"也"构成判断句。"是"指示意味的弱化导致语音的空缺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后来,更多的副词出现在了“是”之前的位置上,系词"是"终于抢夺了空缺的位置,与语音停顿相呼应的"也"等语气助词也就随之消失。
形容词"是"来源说。许慎《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如果按照“是”的甲骨文形状推断其本义为“正确”,“对的(表肯定)”我个人认为许慎的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例如: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论语阳货》)
这里的"是"用作形容词谓语,表示"正确""对的"。
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韩非子显学》)
这里的"是""非"对举,都是意动用法,是认为正确,认为不正确的意思。
从形式上看,形容词"是"比指示代词"是"所在的句子更接近于现在的句子形态,"是"与主语,宾语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例句中主语通过"是"字认可了"墨子之俭"。董希谦先生认为:正"是"这种表示肯定、赞同的用法,引申为强调推断、确认的意义,最后用法逐渐专一化,成为表判断的系词"是"。但我认为这种判断也有缺陷。虽然形容词"是"虽然承担起了联系主语和宾语的作用,但宾语却是处在被动评价的状态中。系词"是"所联系的主语宾语应是等同或从属的关系。例如例句中,尔与元子就是对等的关系,都是人称。
综上所述,我认为系词"是"的产生是指示代词"是"与形容词"是"共同演化融合的结果。指示代词"是"强调主语,与谓语联系紧密。形容词"是"由意动用法演化而来表确认的意义构成了"是"内在的判断性,也从形式上使主语、宾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动词性增强。当"是"在句中完全承担判断功能时,它就已经完全演变为了系词。
参考文献
[1]王力著.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林序达.判断词“是”的形成和发展——兼与洪心衡等先生商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94-105.
[3]钟如雄.秦简《曰书》中的判断词“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204-207.(本文用“系词”这一名词,与钟如雄等先生所说的“判断词”是同义词。)
[4]毛玉玲.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是”的再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82-87.
[5]梁冬青.出土文献“是是”句新解[J].中国语文,2002(02):130-136+191.
[6]魏宜辉.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句[J].东南文化,2008(04):56-57.
[7]郭锡良著.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董希谦.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和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105-109.
[9]肖婭曼.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3.
[10]冯胜利,汪维辉.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J].古汉语研究,2003(1):30-36.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