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研究

2020-11-30陶云姚国荣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绩效贡献

陶云 姚国荣

摘 要: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在借鉴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评价企业绩效的五个综合因子,然后通过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无形资产存量和增量与安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发现,无形资产存量与经营绩效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而无形资产增量对经营绩效的贡献有一定的滞后性,最后提出了安徽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投入和管理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无形资产 企业绩效 贡献 安徽上市公司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迈进,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已得到普遍认可。安徽上市公司不仅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对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安徽上市公司必须要加强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并引领高质量发展。2019年发布的《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中建议安徽上市公司要以创新赋能价值创造,增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1]无形资产是企业创新成果转为战略资源的集中体现,因此,研究无形资产与安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范畴,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汤湘希教授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体,顾客、员工技能,与供应商的关系等也属于无形资产[2]。王维平从不同的视角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分类,其中认为商誉属于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属于观念型无形资产[3]。本文从财务会计视角来研究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无形资产对安徽上市公司绩效的贡献,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界定,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做了研究。刘彬(2009)在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后发现,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的贡献作用[4]。徐力(2011)对2008-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無论是存量还是增量均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无形资产增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期[5]。张小有(2016)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由不显著的负向影响逐步向显著的正向影响转变,并且这种正向影响越来越明显[6]。崔也光(2017)研究了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无形资产的关系,发现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公司绩效对无形资产的依赖性越来越强[7]。刘承枫(2018)基于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了企业资产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8]。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专门研究安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此外,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大都都肯定了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性,但无形资产投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以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安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无形资产存量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

H2:无形资产增量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

H3:无形资产增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从财务的角度研究安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不区分行业性质,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安徽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至2018年为研究期间,剔除期间数据不全和ST、*ST的企业,最终得到82个样本观测值,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在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时主要采用的是SPSS22.0软件。

(二)变量选取与界定

考虑到单一指标衡量的缺陷,在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选取上,本文从盈利、成长、营运、偿债能力这四个角度出发,每个角度选取多个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代表性财务指标,其中盈利能力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6个指标,成长能力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这4个指标,营运能力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3个指标,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3个指标,共计16项,后文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6个指标进行降维,得出企业总体绩效评价指标,其他主要研究变量设计并汇总如下(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为验证假设1,本文建立以下研究模型:

在研究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对2017和2018年企业绩效的贡献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又新增了2017年无形资产增量和2018年无形资产增量这两个控制变量。因此,为验证假设2和假设3,本文建立以下研究模型:

其中:t+n代表i公司的第t+n期,an为变量系数,n=0,1,2,3,4,5,6,7,8,εi是随机变量。模型(3-1)用来检验假设1,模型(3-2)用来检验假设2,在假设2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模型(3-3)和(3-4)来对假设3进行检验。

三、总体绩效指标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中所用的公司绩效这一变量是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的总体绩效评价指标,这一方法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绩效评价中,如张维今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9]。首先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16项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提炼,得到五个综合因子,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仅给出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因子1主要代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因子2主要代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因子3主要代表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能力;因子4主要代表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因子5主要代表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

从表3给出了五个因子分别与16个原指标之间的得分系数,根据该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建立相应的关系表达式,如果用F(i)代表第i个因子,i=1,2,3,4,5,则取值的计算如下:

F(1)=0.332*营业利润+0.34*利润总额+0.338*净利润-0.043*销售净利率+0.006*总资产报酬率-0.008*净资产收益率+0.01*总资产增长率-0.063*净利润增长率-0.039*营业利润增长率+0.054*营业收入增长率+0.015*应收账款周转率+0.004*流动资产周转率-0.056*总资产周转率-0.024*流动比率-0.023*速动比率-0.017*资产负债

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企业的总体绩效评价指标,其中各胜任力因子所占权重根据各自对原指标总方差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即分别用各公因子方差除以74.207%(即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见表2),最终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记W(i),为第i个因子所占权重,i=1,2,3,4,5,则2016年总体绩效指标计算如下:

四、实证检验

(一)无形资产存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1.描述性统计。表5反映了样本企业在2016-2018年间每期的绩效指标、无形资产存量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情况。首先,从三年的绩效情况来看,虽然企业间绩效差别较大,总体绩效水平呈现波动,但总体上是稳定的。其次,从无形资产存量来看,样本企业间差异很大,2016-2018年的极差值分别为91.6亿、95.6亿、100.1亿,除此之外,三年中无形资产存量的标准差以及无形资产最大值与均值之间的差距均较大。因此,样本企业间无形资产存量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上保持逐年增长趋势。最后,从无形资产占总资產比值来看,2016-2018年间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企业的无形资产基本保持了与总资产同步增长的趋势。

2.相关性分析。为验证假设1,在利用模型(3-1)的基础上,分别对样本企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经营绩效与其无形资产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列示如下(如表6所示):

表6反映了样本企业分别在2016-2018这三年中无形资产存量与公司绩效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影响之后,样本企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经营绩效与其无形资产存量之间均在9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15和0.249,其中2016年在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09。因此,样本企业2016-2018年的无形资产存量对当期的经营绩效均有积极地贡献作用,说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对其经营绩效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3.回归分析。为验证假设1,再分别对企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无形资产存量与当期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归纳如下(如表7所示):

表7显示,将模型(3-1)运用到2016-2018年后,显著性水平均为0.00,表明模型整体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再根据DW检验和共线性检验的结果,可以判断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和自相关问题,模型是有效的。

表8展示了样本企业在2016-2018间每期企业经营绩效与无形资产存量之间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28,0.123和0.214,p值分别为的0.009,0.04和0.029,说明无形资产存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

(二)无形资产增量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表9显示在2016-2018这三年中,样本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有很大差异,其中2018年差异最为明显。从无形资产增量的均值来看,2016年和2017年变化不大,2018年大幅提升。从标准差来看,企业间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波动很大。此外,虽然无形资产增量占总资产增量的比值在逐年下降,但是无形资产的增长率却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上升幅度最大,达到38%以上,说明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在迅速扩张,但无形资产的增速跟不上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总之,2016-2018年间样本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大幅度提升,说明企业认识到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只不过不同企业之间的投资差异较大。

2.相关性分析。为验证假设2和假设3,首先对无形资产增量与经营绩效进行相关分析,既包括无形资产增量与当期经营绩效相关分析,也包括无形资产增量与后期经营绩效的相关分析。

表10反映了在考虑控制变量后,样本企业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分别与2016-2018年每期企业绩效的相关性,2017年无形资产增量分别与2017年、2018年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以及2018年无形资产增量与其当年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其中2016-2018年间每期经营绩效分别与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两者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但相关性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2017年经营绩效与当期无形资产增量之间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2018年企业绩效与2017年无形资产增量间的相关性已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26,2018年的无形资产增量对当期经营绩效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显著性水平为0.002。因此,虽然无形资产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滞后期在逐渐缩短,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与2018年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滞后期在三年以上,但是2017年无形资产投资对2018年经营绩效的贡献作用已十分明显,说明滞后期縮短为一年,2018年经营绩效与当年无形资产增量之间显著相关,说明已没有滞后期。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增量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贡献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且滞后期越来越短,说明无形资产投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3.回归分析。最后对样本企业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分别对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整理如下(如表11所示),模型(3-2)、(3-3)、(3-4)均显著,并且通过VIF检验发现均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表12显示了样本企业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分别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经营绩效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0.195和0.196,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458,0.320和0.000,其中在研究后两期经营绩效的影响中,新增了2016年的无形资产增量、2017年与2018年无形资产增量作为控制变量,保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2016年无形资产投资对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性水平越来越小,相关系数也越来越大,表明无形资产增量对经营绩效能够发挥积极的贡献作用,但有一定的滞后性,且滞后期超过三年。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出發,以安徽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样本企业无形资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现将有关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1.从无形资产存量及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来看,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形资产存量在安徽上市公司间差别很大,且每年都在上升,此外,无形资产与总资产比变化不大,说明企业无形资产与总资产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存量与当期的经营绩效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lkjv无形资产存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因此,安徽上市公司应认识到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重要性,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2.从无形资产增量及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来看,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波动很大,虽然无形资产增量占总资产增量的比值在逐年下降,但无形资产的增长率却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上升幅度最大,达到38%以上,说明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在迅速扩张,但无形资产的增速跟不上总资产的增长速度。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上市公司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与2016-2018这三年经营绩效的相关系数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越来越强。2017年无形资产增量对当年经营绩效也表现为不显著,但对2018年经营绩效的影响已十分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26。2018年的无形资产增量对当期经营绩效的影响已十分明显,显著性水平为0.002,说明安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入对经营绩效有积极的贡献作用,但这种贡献作用并不一定体现在当期的经营绩效中。因此,安徽上市公司在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资产投入的同时,应保持无形资产与总资产的同步增长,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作用。

3.从无形资产增量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滞后性来看,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上市公司2016年无形资产增量与2016-2018这三年经营绩效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滞后期在三年以上。2017年无形资产增量对当年经营绩效也表现为不显著,但对2018年经营绩效的影响已十分显著,说明滞后期仅为一年。2018年无形资产增量对当期经营绩效的影响就已十分明显,不存在滞后期。由此可知,无形资产增量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滞后期却越来越短。因此,安徽上市公司应客观认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不以追求眼前利益为目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确保企业更加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发布[EB/OL].https://new.qq.com/omn/20191018/20191018A0K7BG00.html,2019-10-18.

[2]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4(13).

[3]王维平,史悦.试论对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的四重分类[J].财会研究,2007(12).

[4]刘彬,韩传模.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2).

[5]徐力.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6]张小有,黄冰冰,周晓盼.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J].会计之友,2016(10).

[7]崔也光,尤聚州.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基于沪深两市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7(20).

[8]刘承枫.宏观经济波动下企业资产结构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来自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8.

[9]张维今,王安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本文系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基于安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项目编号:SK2018A0900)阶段性成果〕

〔陶云(通讯作者),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姚国荣,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无形资产企业绩效贡献
捐书之争
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
5月CPI上涨,烟民有“贡献”
幽默“三十六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