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空间分布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
2020-11-30刘会桑晓明宋文雅
刘会 桑晓明 宋文雅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大湾区产业空间布局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整理分析了2000年至2018年间的相关数据,发现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呈现走廊式带状分布状态;其工业生产由相互促进的空间正向溢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过度竞争。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客货分离的快速交通走廊;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机制,促进地区工业生产的合理分工。
关键词:大湾区 工业 空间分布
一、引言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湾区建设将成为推动华南地区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重要引擎。根据各地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总量约为7112.83万人,GDP总量达到108660.35亿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历史及其趋势,对推进大湾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例如,张日新、谷卓桐(2017)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研究文献,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渊源。陈昭、林涛(2018)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程度呈现不断增强趋势。穆向民(2020)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的历史演进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商贸协同、产业协同与创新协同三个阶段。部分学者则从具体问题出发,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瓶颈与不足。例如,陈朝萌(2016)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存在功能重复、过度竞争、缺乏协调性问题。黄亚兰(2019)研究认为,利益博弈、立法差异及组织建设与协议缺失是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府际合作困难的三个主要原因。也有学者关注并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合作机制问题。例如,易露霞、尤彧聪(2019)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合作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战略实现,尽管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空间分布及形态变化的研究较为缺乏。湾区城市群的合作须建立在已有产业基础之上,研究城市群产业形态的时空变化及其趋势,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实现世界一流城市群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工业部门为例,具体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在空间上的产业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
二、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在经历长期快速经济增长后,经济社会形态已经显著领先于周边地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工业生产的空间视角观察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分布及变化趋势,本文11个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香港和澳门。
(一)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的空间分布及趋势
据《广东统计年鉴》、《香港统计年刊》及《澳门统计年鉴》,本文整理了2000—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工业增加值。为确保数据具有可比性,香港和澳门工业增加值通过当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人民币。经整理,大湾区11个城市2000年工业增加值情况如图1所示:
如图1,2000年香港工业生产总体规模居于大湾区11个城市的首位,广州与深圳分别居第二与第三位。肇庆、澳门与惠州工业增加值规模居于最后三位。总体上,香港地区成为大湾区11个城市中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城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出现了巨大变化。2018年,大湾区11个城市中,工业增加值规模最大的城市为深圳,佛山和广州紧随其后,具体如图2所示:
如图2显示,2018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居于大湾区11个城市的首位,佛山与广州分别居于第二与第三位。同时,澳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居于11个城市的末位。从空间分布情況看,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工业生产呈现明显的带状走向,即“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走廊带状。相较之下,肇庆、江门与珠海工业生产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如上文所述,2000年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工业空间布局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深圳工业生产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其次为佛山,广州再次之,东莞与惠州也在快速增长。相较之下,香港与澳门地区工业生产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局莫兰指数,我们又进一步分析了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交互影响状况,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2000—2018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经历了由相互促进到过度竞争的转折:2000—2005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即各地工业生产存在空间上的相互正向促进现象,尤其在2000—2002年期间颇为显著;2006—2018年期间,11个城市之间的工业生产则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过度竞争。在过度竞争下,重复性生产建设导致各地区工业生产彼此消耗,进而导致地区之间呈现负面的空间溢出。同时,由表1,从全局莫兰指数变化可以看出,2006—2010年期间,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失调程度不断加剧,过度竞争现象日趋显著;2011—2018年期间,尽管11个城市工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失调现象,但总体失调程度在逐步减弱。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经历了无序的快速增长后逐渐进入有序协调的发展阶段。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主要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空间走廊式带状分布特征显著。2000年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生产总体呈现“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走廊式带状空间分布。期间,尽管各地区工业生产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基本的带状分布特征依然明显;二是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缺乏协同性。如前文所述,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性生产和工业结构雷同问题,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发展与合理分工机制。鉴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
(一)基于带状工业走廊,建设客货分流的快速通道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带状工业走廊分布现状,合理建设与优化湾区交通走廊。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地区,道路交通的重要性就越显著。大量货物与原料的进出运输亟须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予以支撑。从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发展演变规律可以看出,工业生产的地理重心不断向内陆转移,需要重新调整道路交通的重心布局,以适应工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人口大量集聚的中心地区,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为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有序性,应科学规划与建设客货分离的新道路交通网络。
(二)优化合作与协同机制,促进地区工业生产的合理分工
由上文可知,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生产合作分工不完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区域工业生产协同性需进一步提升。香港地区金融业较为发达,深圳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佛山则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东莞工业正快速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其他城市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体量需要进一步扩大。结合上述情况,地市之间应该形成特色化专业和产业分工。作为省会城市,廣州应大力推进科技研发与创新、金融、教育及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成长。深圳应在已有工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包括信息装备、精密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业、生物制药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精尖成品制造业。因地理及历史积累优势,香港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科学研究及应用、港口物流等产业。周边城市可围绕广州、深圳及香港中心地区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基础支持工业,如重化工业、基础原料工业、仓储及物流业等。简言之,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应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各自工业生产结构,精准定位自身在大湾区一盘棋中的地位和角色。
参考文献:
[1]张日新,谷卓桐.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J].改革,2017(05).
[2]陈昭,林涛.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粤港澳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8(12).
[3]穆向民.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万亿经济城市的协同趋向[J].广东经济,2020(07).
[4]陈朝萌.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定位格局实证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04).
[5]黄亚兰.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合作困难的原因探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9(05).
[6]易露霞,尤彧聪.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16(04).
〔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实训)室EHS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j201913714004)阶段性成果〕
〔刘会(通讯作者)、桑晓明、宋文雅,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