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2020-11-30郭佳君李茜
郭佳君 李茜
摘 要:为突破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多重困境,基于自然资源禀赋,以浙江省安吉县、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咸宁市、江苏省新沂市、福建省红壤及豫南六大丘陵山区为分析对象,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地区特有的农业产业布局条件,对“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特色农业效益为核心”“景观生态农业为动力”“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进行研究,提出立体空间型、绿色生态型、规模经营型和创新科技型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策略,对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丘陵山区 农业产业 空间布局
丘陵山区作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典型地貌拥有较多待利用自然资源,也是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程度低、土地资源利用受限多、粮经饲结构有偏差、种养加产业联系少、规模化与机械化发展难度大、物质循环利用程度低、农业产业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需要,应力求取得突破与解决。张红等(2012)[15]认为丘陵山区农业发展要在突出区域特色的同时着重考虑客观环境,遵循自然规律;李元华等(2014)[11]提出在治理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物种多样、层次丰富的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布局;刘明(2016)[6]对丘陵山区如何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做出探讨;黄祖辉等(2017)[5]认为可通过构建“绿水青山”型内生性与外生性产业空间,带领丘陵贫困区人民“共创、共享、共富”;李霞姣等(2019)[1]指出根据物质循环利用在丘陵山区的运用,全方位地开发种植业、养殖业、林草业等农业产业,打造资源共享的融合型业态。目前学者们对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研究多集中于特色农业、生态循环、产业融合等方面,对于丘陵山区资源禀赋下农业产业布局的研究很少,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不可小觑。丘陵山区资源利用及农业产业布局的选择和优化,关乎乡村振兴大局,利于我國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需要深入探讨与统筹协调。本文从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的角度,结合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及产业状况,探究适宜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发展的具体模式及对策,推动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与山区脱贫扶贫紧密结合。
一、自然资源禀赋与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
在动植物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气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是错综复杂的,农业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遵循一定的规律[20],自然资源禀赋在不同的区域中显示出差异化的空间特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互补性[7]。植物功能群的丰富程度以及各个动植物分布功能区都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将丘陵山区土地资源重新开发整治,形成资源有效分配、合理利用的科学格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根据地理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区别,我国丘陵山区走上不同的农业产业布局道路,例如按照各地区优势,挖掘果园经济、强化生态养殖、开拓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观光业等等。由于大量丘陵山区的产业结构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其自发性仍相对较高[3],导致农业产业布局出现诸多不合理的局面,尚需准确明晰自身优势资源所在,精准施策,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将各类作物在空间上与土地条件达到最大程度吻合[11],使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获取最优经济效益。
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应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优势,根据自然地域分类规律,对土地资源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划分,挑选出适宜气候、土壤条件且拥有良好经济、生态发展前景的作物,搭配出最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模式,调整农业布局战略,把劣势的资源禀赋转变成优势条件、将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变成产业优势[8],以形成各具优势的农业块状经济。
(一)“特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
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红壤丘陵山区自然资源禀赋,表现为“特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构建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
浙江省安吉县丘陵山区部分地区土壤贫瘠,不利于大规模耕作,大规模灌溉也难以施展,水土流失严重,但由于具备以农林产业为基底的特色农林产业精深加工业发展的独特资源,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契机,开拓农业多样化功能,壮大农林产品加工业,凭借“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以期达成维护生态环境并提高经济效益的双赢目的。
福建省丘陵山区分布于亚热带气候区,资源较为丰富,田立体模式多,尤其是“稻-萍-鱼、莲-萍-鱼”模式产生了良好效应。福建省红壤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稀缺,土层很薄、农业发展受限,由于大量的人为活动导致土地处于过度开垦状态,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大幅下降,又因当地气候总是处于暴雨天气,降水量过度导致水土流失情况极端恶化,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生态环境变得不堪一击。通过构建发展“稻-萍-鱼、莲-萍-鱼”的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以期待实现新的生态良性循环从而改善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状况。
(二)“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重庆市涪陵区、豫南丘陵山区自然资源禀赋,表现为“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构建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
重庆市涪陵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榨菜以及中药材是最具地域特色农业效益的两个支柱产物,交叉分布在江边、坪上及后山各个乡镇,并不断向最佳生长区域聚集,形成城郊都市型农业区、江边主导产业聚集区、坪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后山绿色生态农业区[2]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以期实现四大农业区特色效益农业分业集聚、分区打造的空间模式。
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豫南丘陵山区,地貌地形多种多样,降水量适中,光照条件较好,适宜栽种培育多类型作物,良好的资源条件成为该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创建发展豫南地区丘陵山区差异竞争优势农业产业基本布局条件,以期高效使用荒山荒坡资源,推动生态保护发展。
(三)“土地资源利用多样化,景观生态化”
湖北东南部的咸宁市丘陵岗地自然资源禀赋,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多样化,景观生态化”,构建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咸宁市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极具多样性,兼具农林牧渔几大产业发展条件,农业景观类型丰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受海拔与地形地貌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自低而高,致力于在用地最少的形势下创造出最佳产业发展格局,并注重对景观生态健康安全的维护,构建发展湖北东南部的咸宁市丘陵岗地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依据对应的植被土壤谱带以及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分异[18]进行布局划分。
(四)“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江苏省新沂市自然资源禀赋,表现为“休闲农业资源丰富”,构建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新沂市丘陵山区拥有非常好的观光农业发展条件,由于其交通区位在附近市县中优势明显,且植被覆盖率高,田园景观资源丰富,观赏性良好,故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布局是明智的抉择。马陵山作为新沂市的观光农业重点建设区,基本形成了四季常青的集休闲、旅游、观赏一体式的多元化景区,马陵山林场在风景秀丽的基本前提下,依据现有优势着重拓展采摘农业林业,使本地林果业逐渐获得了较好的口碑,通过发展产业化、专业化采摘项目,扩大多功能、多景观型园区,构建发展规模化利用耕地资源,呈片区布局态势。
二、丘陵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浙江省安吉县、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咸宁市、江苏省新沂市、福建省红壤及豫南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六大丘陵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一)以“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特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依据丘陵山区地域的地势坡度、土壤肥沃度、阴阳偏好、根茎长度等因素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在空间与时间双重维度下达到土地资源利用最优化。充分考虑每种作物的不同特性,并根据各物种在种植培育進程中的时间差与空间差[19],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分层次、分时段布局,打造立体式、配套式的种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途径。
浙江省安吉县针对当地丘陵山区的土壤及资源实际情况,开发梯式农业结构布局,形成多能互补、相互作用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将原先水土流失严重的板栗地转变成水土保持型的空间化新型农业布局。在山坡脚部将杨梅与茶叶等植物进行套种[9],成为纯天然植被屏障,达到蓄水截流的效果;在土质较差的部位套种小径竹,或选择灌木类植物来发挥其护坡作用;在土质较好的区域套种毛竹,并通过修建竹坎及竹梯梯田,将丰厚的毛竹资源物尽其用,发挥调控坡面水系作用。
福建省丘陵山区将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扩大小黑麦、燕麦、小麦等种植规模,深入研究适于红壤丘陵山区种植条件的新品种饲草,创建极具当地特色的山地“果-茶-草、茶-草-禽、茶-草-菌”等高效生态农业型[4]联合栽种方案,筑建丘陵山区多物种有效搭配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草地布局,形成吸收及转化一体式良性循环,从而提升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园区生态及经济效应耦合度。
(二)以“特色农业效益为核心”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过程中,依据增长极理论,挑选出产业核心聚集地,着力打造优势资源密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产品生产效益优的区域,进而带领周围区域农业产业加速发展。
重庆涪陵丘陵山区大力宣传推广极具特色效益的农业产品,推进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综合型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城郊都市型农业区主体发展要求满足城市整体生态建设需求,重点发展机械化农业,瓜果蔬菜、苗木花卉为主要产物;坪上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主体发展要求最大化满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在扩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将大宗粮油及蔬菜作为主要作物并扩大供给;后山绿色生态农业区、沿江主导产业密集区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首要位置,重点种植竹笋、油茶、中药材等作物[13]。通过对优势产业的条块布局,加强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布局,创立具有示范效应的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豫南丘陵山区对丰厚的山水资源进行优势利用,应用于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布局当中。利用特有的地势,沿山丘坡面,在不同的海拔垂直高度,依据物种生态适应性,形成农、林、牧、渔有机化、多层次、分带式、空间型种养布局,有效达到质能的循环利用。在梯田、低洼地水田等坡度较低的地块种植水稻及小麦,在缺少灌溉水源的林间地块栽种小麦、红薯、油菜等旱作物;建立无污染排放的养殖场,在适中型水库重点建设生态渔业,将信阳市华英鸭、淮南土香猪、固始鸡及南阳黄牛[17]的特色品牌打造出新高度;在山地林区、水库水利区、红色文化宣传区和农家乐聚集区等特色生态化观景游览区创造可观收益。
(三)以“景观生态农业为动力”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土地资源利用多样化,景观生态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建设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逐渐把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融合贯通,既符合丘陵山区资源禀赋实际,又是实现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稳步建设及农民增收双赢的关键一步。
湖北东南部的咸宁市丘陵岗地根据土地资源多样化优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中山地天然林区进行森林建设和林特产基地建设布局、低山地用材林区进行林木建设布局、丘陵岗地林牧农区整治坡耕地及建设林粮间作的布局、山间盆地农林牧区形成条田渠网化的布局、岗台地农林渔区形成错落有致的种养殖布局。
(四)以“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条件,可最大程度在空间布局上将人文景观、农村传统文化、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美丽田园景观有机耦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布局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休闲需求,以推动第二、第三产业与传统农业的紧密融合,缓解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困境,实现城乡交流与互动。
江苏省新沂市丘陵山区借助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积极引导规划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在结合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天然景观、园林绿化的同时,优化以农业生产生活、农林景观及乡下风土人情为主题特色的田园、植物园、生态保护区等布局。以踢球山林场作为中心,简称观光娱乐一体式的综合休闲旅游区[10];聚力打造盛产精品瓜果蔬菜的优质观光农业区;以马陵山开发项目响应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号召;开拓丘陵山区新型农业发展方向,把马陵山打造成农业及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多功能农业产业试验区。
三、丘陵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一)立体空间型策略
依据以“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和以”景观生态农业为动力”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探究丘陵山区地理地质特点,从山上到山下,由山里至山外,走多元化开发路径。进行“多功能农业、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14]的空间分区,加强山水田林路的整治修筑,实现林牧农渔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山区“种养加、农工商、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策略。
浙江省安吉县丘陵山区应运用与土地资源相匹配的立体空间种植、养殖、复合种养、综合发展等多种方式,全力配合当地特色资源环境,创建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经营运作模式。在不同地势区位、不同土质环境、不同经营模式的条件下,于农林、林草、林果、林药、林菌等多方面进行跨领域、多品种的综合布局,使各品种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在自然风景、农村生活、水库建设、田园观光等种种方面进行大融合式的有机结合,成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农民富裕化加速进行的重要保障。
湖北省咸宁市丘陵山区在国土整理上,可通过“开山辟地、削坡减陡”来开辟运输道路和适合机械化耕作的平地,从而进行人工再造形,实现丘陵地区用地分区布局方圆有序。
(二)绿色生态型策略
依据以“特色农业效益为核心”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尊重自然本身格局,严格把守生态底线,合理划定产业扩展边界,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高度,在空间上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设定保护区域,以确保敏感度高的生态区域发展趋于稳定;严格把控生态环境给农业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关注人为污染与地灾影响、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客观条件引起的不利损耗;遵循自然法则与和谐共处原则,将生态维护及改善民生、扶贫攻坚、壮大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布局紧密联合考虑,进而提升山区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状态。
豫南丘陵山区根据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脆弱的特征,遵循“生态协调、立体发展、循环再生、高效持续、生活改善、整体脱贫”[16]的基本要求,创新新型农业运作模式,逐步带领农民进行合理的生态搬迁,开发山区系统化的循环利用型农业,开拓治理恶劣生态环境的技术工程,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机制,推进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导向的山区农业产业布局策略。
(三)规模经营型策略
依据以“休闲农业资源丰富为特色”和“特色农业效益为核心”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目标,实施机械化、标准化、园区化的规模经营[4],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现代农业布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江苏省新沂市丘陵山区下发农村经济组织与城镇工商企业、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及利益分配规则、吸引龙头企业入驻的相关政策,创建流动转换平台,完善流动转换制度;在资金和政策上对其给予大量扶持,其中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园区将获得明显的倾斜扶持及资源分配;使用农业专业协会推助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入股合作经营型、集体开发推进型[12]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推进丘陵山区扶贫与开发。
重庆涪陵丘陵山区需要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当调动资金与物资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业产业布局与规划的升级优化。本着坚持农业发展规模集约化、拓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原则,尽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联合型途径,实施“生产高效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规模化、组织协作化、管理统一化”[12]战略,形成农业各产业在空间和时间上多维度的良性竞争、互助发展的全新格局。
(四)创新科技型策略
依据以“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依据丘陵山区的资源环境、地貌地质、建設需求等条件,建立健全适宜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激励政策,将科学技术贯穿到丘陵山区任一农业产业建设中,将效果显著的产业作为模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扩大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引领效应。全面宣传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培训出知识技能型乡村新农民;规划创建科技布局体系,建立产学研同步推进的新型研究所,有条理地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布局进程发展;创建不同产业之间、不同类型的土地空间布局数据之间的联动系统,逐渐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布局数据信息共享,同时保证布局信息的完整性及公开性。
福建丘陵山区应继续推进有机稻米栽培,推广“莲籽-茭白-鱼”技术,注重改进“稻-萍-鱼”等复合种养形式;在既满足生态需要、符合风土人情,又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水利、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应用新型红萍生态环境技术理论,继续开发新品种,力求为农户与当地企业谋求最大利益;在山地园区坡面水流的防控技术体系的支持下,规划蓄水工程建设,从而达到合理农业布局的效果。
四、结语
丘陵山区因地形条件限制,生态环境敏感,农业产业发展受影响较大。六大丘陵山区所表现的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为“特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利用多样化,景观生态化”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县级层面应当统筹规划,积极建设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利用资源禀赋为核心、增收致富为目标扩大特色农产品规模,将农业资源要素充分与当地山水格局相融合,科学谋划并建立丘陵山区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从丘陵山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视角出发,构建形成以“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特色农业效益为核心”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景观生态农业为动力”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和以“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丘陵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策略为立体空间型策略、绿色生态型策略、规模经营型策略和创新科技型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丘陵山区“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姣等.丘岗山地产业融合复合型循环农业模式设计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17).
[2]陈玲,陈兰,信桂新.丘陵山区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增效发展问题与对策——以重庆涪陵区为例[J].绿色科技,2019(05).
[3]孙全凤.低山丘陵区农业景观场地分析[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4]刘朋虎等.福建省丘陵区乡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01).
[5]黄祖辉,姜霞.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丘陵山区减贫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7(08).
[6]刘明.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7]张颖.北京市休闲农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8]信桂新.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9]黄颖等.南方丘陵山地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5(08).
[10]周桂萍,高腾.新沂市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
[11]李元华,屈大富.镇安县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10).
[12]李志鹏.黔中民族地区重点城镇的“两化互动”特色发展道路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
[13]赵琳.涪陵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及其预测模拟[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4]伍应德.基于生态环境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3(08).
[15]張红,李卫兵.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初探——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20).
[16]封毅.发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以六盘水为例[J].理论与当代,2012(10).
[17]李世书.豫南丘陵山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2).
[18]詹玲.发展休闲农业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9]赵斌.河流故道区立体多元农业种植技术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7.
[20]李应中.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郭佳君、李茜(通讯作者),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