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美好企业”,推动一场企业“革命”
2020-11-30朱小斌
朱小斌
眨眼间,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就要过去了。疫情“黑天鹅”的突然降临改变了许多。小到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大到职业选择、处世之道,方方面面都起了变化。
这一年,我们没有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疫情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改变太显著了。有的企业没能撑过那段艰难的日子,轰然倒塌,成为这段历史的注脚;还有些企业则愈挫愈勇,从困境中寻得生机,完成了华丽转身。
回望202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有太多值得反思、复盘和总结的东西,其中最值得剖析与分享的,是追寻“社会价值”对企业的巨大帮助。
走出“至暗时刻”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给中国民营企业家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大危机之后往往产生大企业,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正在加速变化的发生。每到关键时刻,中国民营企业就会出现分化,有些跃升到新的境界,有些被锁定在路径依赖上无法自拔,那么疫情究竟改变了什么?
领教工坊有一家学员企业叫林清轩,这是一家以山茶花润肤油为主打的化妆品企业。2019年,林清轩业绩增长达到历史新高,这是企业创立以来最辉煌的一年。新年伊始,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乐观预估,2020年将是林清轩品牌优势显现的关键之年。果然,1月如期开了红盘,虽然客单价高,但山茶花系列产品显然已经获得消费者认可。
疫情的突然降临却打破了孙来春的预期。公司的业绩却越来越不对劲,往常最热闹的春节黄金周,今年却有一半的店铺关闭,而开着的另一半也几近空无一人,销售几乎挂零。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林清轩整体业绩下滑了90%。与之相对应的是,仅300多家店铺租金和2000多名员工工资这两项支出,一个月就超过3000万元,按这样的节奏,公司账上的资金最多撑2个月。
绝境当前,孙来春有两个选择:或者关闭所有线下门店,开除所有员工,成为一名亿万富翁;或者咬牙坚持,不关店,不裁员,但前途未卜。
面对大考,孙来春选择了相信员工,相信为社会创造价值必有回报的道路。他写下一封公开信,表示维持生存、不裁员就是最大的爱国,号召全体员工一起想办法让企业活着。
这封信让整个团队重拾信心,今年2月,林清轩的业绩超出预期,整个一季度大获全胜。随后的第二季度更为惊人,7月的线下销售额翻了近一倍,天猫销售额增长了6倍。
疫情的催化,反倒助力林清轩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员工到消费者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品牌倒下,与之相关的所有人都在帮助这家企业生存、向上。孙来春很感慨:为员工、为社会作的贡献一点都没有浪费,甚至能得到十倍、二十倍的回报。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领教工坊的另一家学员企业木屋烧烤身上。疫情对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影响特别大,木屋烧烤也遭受到剧烈冲击。但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这家烧烤连锁品牌却迅速恢复了往日的业绩。
这是木屋烧烤5000多名员工自发努力的结果。木屋烧烤董事长隋政军回忆,几千名员工战斗在一线,顾客不多的时候,他们主动想办法坚守,想办法把顾客一个一个拉来,想办法让顾客满意。这些事情,如果员工自己不愿意干,老板不可能逼他们做到。
林清轩和木屋烧烤都顺利走出了“至暗時刻”,那么,是什么帮助了他们?这就要说到领教工坊一直推崇的信念:打造“美好企业”,做一名“价值创造型企业家”。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木屋的员工会主动站出来拯救公司?其实,他们表面上是在救公司,实际上是在救自己,因为木屋烧烤给了他们梦想,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可以改变自己,变得不平凡。
木屋烧烤的使命是“带领一群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业,过不平凡的生活”,这句话不是钉在墙上,而是落地有声。店长李猛就是个例子,因为木屋的工作条件好,李猛村里很多人都因为他想进木屋工作,结果一家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改变了一个村子的生活条件,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
林清轩和木屋烧烤都顺利走出了“至暗时刻”,那么,是什么帮助了他们?这就要说到领教工坊一直推崇的信念:打造“美好企业”,做一名“价值创造型企业家”。
企业革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
弗里德曼痛斥那些关心员工、社区和环境的企业家,反对企业家将提供就业机会、消除不公平待遇、避免环境污染当成自己的责任。在他看来,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几十年来,这个观点对全球企业家影响巨大。
当我们向企业家推广“美好企业”的理念、鼓励他们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收到的最多的质疑就是:兼顾社会利益、进行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这些跟企业的盈利没什么关系,有时候甚至有冲突、有矛盾,凭什么要求企业家这样做?
在我看来,呼唤美好企业其实是在推动一场企业革命,一场权利从资本拥有者向更多利益相关者转移的革命,许多人并不理解,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没有人能逆转。
很多企业家认为,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优秀企业所追求的一直是“利润最大化”,或者叫“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些企业经营得很好,这证明企业不需要考虑社会价值。的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追求社会价值”和追求企业利润是有所冲突的,但今天再审视这个问题时我们发现,时代已经变了。
具体说来,当前的变化可以叫作知识工作者的崛起。
最初,这个世界的利益被集中在非常少数的人手上,也就是国王和皇帝;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皇权,经商的企业家们站在了舞台中央,利益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过,资本主义又使得资本拥有者成为特权,固化了他们的利益,比如许多国家的《公司法》都是为保护资本利益而制定的。
如今,知识工作者正在崛起,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两大要素赋予了新一代消费者和员工更强的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他们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加。知识工作者们虽然没有资本,但在他们眼中资本只是要素之一,所以知识工作者,甚至是最普通的消费者都有资格和资本家平起平坐,共享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演进过程,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真理,现在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经营者的视角就必须转变,否则就会像当年的保皇党一样,被时代所淘汰。
曾经有企业家说我太夸张了,他们不承认企业外部环境的本质变化,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个例子是企业的员工。领教工坊有许多组员企业的老板告诉我,他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管,越来越在乎自己的独立自主,许多年轻员工随时可以辞职,连上个月工资都不要了,这在60、70年代出生的打工者身上是看不到的。他们深刻感觉到痛了,如果还用传统的方式来对待员工,员工干活儿不会有激情,流动率非常高,甚至连人都招不到。
消费者更是这样了。现在信息非常透明,过去那种个别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很少看到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自由选择,新生代消费者再也不愿为那些只顾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缺乏社会价值观的企业工作、投资或购买产品,一旦品牌的价值观与他们的理念不符,这个企业马上就会被消费者放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想真正拥有竞争力,就必须要让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客户、消费者拥有权利、拥有利益,拥有价值观认同,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呼唤“美好企业”,倡导“价值创造型企业家”,希望企业家们在商业价值和组织价值之外,更加看重企业的社会价值。
这些理念已经得到了西方企业界的认同。2020年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发布了新版的《达沃斯宣言》,再次拥抱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企业不只服务股东,也要服务客户、员工、小区和整个社会。2019年8月,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团体“企业圆桌会议”也已公开拥抱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念。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真理,现在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经营者的视角就必须转变,否则就会像当年的保皇党一样,被时代所淘汰。
在中国,民营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涉猎还不多,不过我们也发现,疫情的到来强化了企業家“追求社会价值”的想法,像木屋烧烤和林清轩这样平常就重视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更有能力渡过难关。所以疫情加速了企业向“美好企业”的转型,这告诉其他企业家,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时候,企业才具备走出“至暗时刻”的能力。
迎接“天启时刻”
设想一下,如果每一家企业都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国民经济,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这千千万万个“美好企业”就能缔造出一种共利社会的“新经济”。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与许多企业家交流过后我们发现,这是眼下中国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领教工坊有一家组员企业叫正邦集团,它今年的营业额预计可以到1000亿元,是江西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这家公司总部大门内挂着一行大字:把小公司变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变成大家的公司。非常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却很打动人,就是这个使命让它实现了从0到1000亿的巨大飞跃。
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从创业之初就拥有远大的梦想和伟大的使命感。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他在村里养过猪,在烈日下插过秧。那时,他就是不服气,为什么农村这么落后,为什么农民必须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所以,他的梦想是改变落后的农业面貌,让农业大国诞生世界级的农业企业。
有人会说,像正邦集团这样千亿规模的大企业,当然有能力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而那些体量只有几亿、几千万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生存和发展,不应该强调社会价值。
这是狭义地理解了“社会价值”,仅把“追求社会价值”等同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社会责任是外部强加的,好像企业赚了钱,就得发善心、做善事来赎罪;而社会价值是由内而外的,是企业自发的理解和关注利益相关者。这样说来,体量很小的企业一样可以摆脱“唯利润论”的迷思,通过关怀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方式追求社会价值并带来竞争力。
举例来说,领教工坊的组员企业像西贝莜面村、快鱼服饰等都非常关怀基层员工,让“社会底层人”在一个民营企业组织里,体验到从未感受过的尊重、参与、平等与尊严,这能唤醒并激发人的潜能,同样是追求社会价值的表现。
员工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如果企业主无法与员工建立平等关系,人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是无法自由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潜能的,顶多是“打好这份工”的心态。而“美好企业”就是要成就员工,使他们的工作富有成效,并让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都富足。
关怀员工和消费者只是企业追求社会价值的第一个层面,更深层次的还是关注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样做不仅有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还有可能让员工和消费者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比如深圳有家餐饮企业叫甘棠明善,老板娘李品熹在疫情年成立了甘棠明善共益影响力实验室,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室有意识地去放大自己的社会价值,主动发现社会痛点。
与紧急救援平台第一反应的合作,是共益影响力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李品熹告诉我们,这个项目会调用第一反应的心脏急救培训模块,为甘棠明善的每一家餐厅及其周边社区培训心脏急救志愿者。甘棠明善在全国有300多家连锁餐厅,把它们周边的社区居民一起培训起来,这就是一张全国几十座城市的急救志愿者网络,一家门店就是一个黄金4分钟半径,覆盖的人群非常可观。
设想一下,如果每一家企业都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国民经济,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这千千万万个“美好企业”就能缔造出一种共利社会的“新经济”。
在中国,每一分钟就有至少一人因为心脏骤停倒下,救援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而很多城市救护车的平均到达时间都超过15分钟,意外发生时,只有身边的人有能力、敢出手才能有效救助。甘棠明善培训合格的员工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拯救别人生命的英雄。
李品熹夫妇想给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和顾客传递一种信念,商业的力量不只是为了营利,还可以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生力量。这种信念也恰恰与现在年轻人的内心需求不谋而合。今天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寻求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或者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而是越来越关注公司的使命,越来越注重工作的价值感。
感觉到自己可以作为社区的急救员,守护一方社区,甘棠明善的员工们就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会带来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周边社区的居民也感受到这家企业的价值观,对这些餐厅更加青睐和信任。这些都是甘棠明善的核心能力,也是帮助甘棠明善渡过难关、不断成长的关键。
所以说,不管是营业额百亿千亿的大企业,还是体量只有几千万的初创企业,都可以拥抱“利益相关者理论”,追求社会价值。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价值创造型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美好企业”,“新经济”的时代就到来了。
我们定义的“新经济”,就是企业努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经济,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就是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经济。在“新经济”中,价值创造型企业家就是英雄,他们创造新组织、新社会和新世界。他们用不同方式展望世界可能或者应有的样子,用商业手段解決社会种种问题,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疫情正在加速改变,中国企业家迎来了“天启时刻”。未来10年将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非常多的民营企业会被淘汰,各个行业都是这样,如果低估了社会价值这个命题,那你被淘汰的概率就更大了;而真正践行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则会如鱼得水,才可能成为真正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在中国企业家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我们坚信美好企业的时代正在到来,“新经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