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红女:在莫干山带精灵飞舞
2020-11-30铜骨马
铜骨马
从家族生意到独立门户,再到转行竹制工艺扇的加工与出口业务,鲍红女始终在寻找一条带村民一起致富的路。2013年,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为在莫干山长大的她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思路。莫干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鲍红女把目光再一次转向了新兴的民宿产业。
在改变中寻找快乐
鲍红女是土生土长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筏头村人。她的三次创业都没有离开过莫干山。起初,鲍家祖祖辈辈在村里经营水煮笋。在所有人看来,鲍红女的人生无非是把家族产业做大做强。但不爱按部就班的她,23岁时放弃了家族的便利,自立门户,创办了德清县旭日食品有限公司,主营出口水煮笋等业务。随着规模越做越大,鲍红女把招工对象锁定为身边的父老乡亲,雇佣的工人很多都是村里人,“大家有钱了,日子才能过得开心,能带着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我就更开心。”鲍红女说。
在经营中,鲍红女发现,虽然公司整体利润不错,但因为产品单一,水煮笋出口市场行情很不稳定,于是将经营范围拓展到春笋和冬笋的加工与销售。但鲍红女发现,企业的工闲时间很长,很多工人忙完之后没事干,就靠打麻将消磨时光。
2001年,鲍红女果断转行,出口竹制工艺扇。这样一来,一年四季的安排比较均衡,大家都能忙起来了。经过一番摸索与努力,工艺扇质量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并在国内外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
带着乡亲在新风口里起飞
公司成功转型,发展日渐步入正轨,鲍红女又有了新想法。莫干山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她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里的自然资源不但养活了祖祖辈辈,更让自己和身边人过上了好日子。作为莫干山的女儿,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这里的好山好水介绍给更多人,也让当地人得到更多的收益。
2012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与上海只有三小时车程的莫干山,因为地理区位的优势,遇到了消费升级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进山旅游。凭借对莫干山的情感和敏锐的商业嗅觉,鲍红女很快就意识到民宿将是一个风口。
鲍红女建造了7间错落有致的夯土圆房、大片的草坪与咖啡厅,做起了民宿。夯土圆房源于她儿时的记忆,外婆家的老房子,依稀能听见沙啦啦的响声。外墙掩映着几分秋香色与海棠红,原始又耐看,像极了童话故事中的蘑菇屋,不由得让人心生亲近。这是鲍红女对儿时的怀念,也是她对古朴生活的自然回归。
淘回来的老木板、花色地砖、暖色的水磨石、充满异域风情的灯烛、撞色布艺沙发、复古留声机与老式电话机、印尼手工雕刻花纹木柜和手织床垫,层层叠叠堆砌在不同空间,别有一番粗犷的艺术风味。鲍红女还在园子里种上了瓜果蔬菜,不仅可以感受四季变化,还能吃到绿色健康的食品。鲍红女民宿里的管家、服务员基本都是本地人,而且不受年龄限制,50岁、60岁都可以,只要他们有热情,愿意学习,鲍红女都敞开大门。
竞争不如抱团
看到民宿生意能赚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其中不乏外地的投资客甚至外国人。莫干山上的民宿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2015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鲍红女走在山间小路上,思索着民宿的发展方向,突然发现前面的树林里飞着几只萤火虫。这几个小精灵飞到她身边,让她本能地想伸手触摸,荧光闪动间,她一下就找到了灵感。
鲍红女查阅了大量关于萤火虫的知识和资料,并从台湾请来萤火虫专家,她想让萤火虫成为莫干山旅游的一张名片。这首先要从维护莫干山的生态做起。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为了提升行业管理及服务水平,促进民宿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莫干山成立了民宿行业协会,全镇69家民宿成为协会第一批会员,鲍红女当选为协会副会长。她将保护莫干山的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动员大家一起为莫干山的生态出谋划策。随着生态系统的慢慢建立,大家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三年后,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在6000平方米的水森林里活跃起飞。
在一次和客人的交流中,客人对她说:“以前,朋友会约我来莫干山住民宿,然后去看萤火虫,但今年,朋友说‘我们去莫干山看萤火虫,然后住民宿。”客人的这番话让鲍红女感到骄傲,她说:“我这个小小的案例做起来了,也希望我们莫干山的民宿组,我的兄弟姐妹们更多地参与进来。”
2017年冬天,鲍红女和另外两位副会长及协会副秘书长聊到“不能随意提价”等行业问题,最后决定起草行业自治公约,这也是全国民宿行業第一个行业公约。
“在莫干山做民宿,业主间不仅不会你争我抢,还会抱团发展,遵守共同制订的准则,探索充满考验的前路。”鲍红女表示,在行业规范的基础上,民宿要发展还得不断创新。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