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代文人画意境美表现—以倪瓒《容膝斋图》为例
2020-11-30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邵 迎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元代文人画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注重笔墨、注重内在精神抒发的特征,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下,在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浸润下,元代文人画自成体系,形成了一种注重营造充满内在逻辑性的美学表达形式,力图展现中国传统审美理想意境之美。一般认为,西画重造型和结构,中国画推崇构图和意境,而元代文人画则突显对内在精神理念的艺术传达,主要表现在对意境的构建上,如弱化形式、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可以说,元代文人画中意境美的表现从始至终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和艺术主张。
倪瓒是元代文人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其不仅把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天真平淡”融入了画作中,还把个体情感思想深入画作中,其作品构图简淡,意境深远。《容膝斋图》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意境美。
一、意境
意境的主要特征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歌、音乐、书法、绘画……中国大部分艺术门类都比较注重意境的营造。中国画的艺术创作,更是推崇意境的塑造与表达。可以说对意境的强调,代表了中国画作品整体性的审美追求,创作者通过意境的营造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宗白华先生首次融合多艺术门类著《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并提出“中国艺术意境理论”。
“意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术语被运用,始见于唐代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说。嗣后,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论断;画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提到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绘画创作观点。以上种种,都是对意境理论重要内涵的发掘,即强调超越艺术形式,追求更深层次的主体精神的呈现;强调艺术作品最终所形成的审美形象是绘画对象与作者主观精神的统一体[1]。
宋代文人对意境理论作了进一步挖掘。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出“逸格”,明确将其列于“神、妙、能”三格之上,“画之逸格,最难其俦……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北宋欧阳修在《试笔·系辞说》中提出“言不尽意之委屈而尽其理”。北宋画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高远、深远、平远),这些都是探讨绘画实践中意境追求的重要理论拓展[2]。
至元代,倪瓒提出的“胸有逸气”更是对意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正如倪瓒所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答张藻仲书》)“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就是强调超越内容表现、超越笔墨形式的内在精神追求与审美观照。而其创作实践也注重表现这一思想主张。
二、倪瓒《容膝斋图》意境的展现
(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中国画的创作方式,使创作者在观察、描摹事物的同时很好地将传统美学与艺术境界进行艺术化、主观化的呈现。文人画的创作,很多时候是直接把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融入客观物象之中,不是局外人、作壁上观,而是通过绘画技法“特殊”意境表现来展现其创作旨趣[3]。
倪瓒《容膝斋图》在意境的营造上极具特色,整幅作品构图简约,造境清远,毫不拖沓,给人一种淡雅飘逸之感。作品没有采用所谓的重山复林的创作手法,墨色运用偏于清淡,多用干笔皴擦,少用渲染,用色不多。构图采用了中国画典型的“三段式”构图。画面下部的土坡之上有杂树五棵,树后是平坡茅亭;中间则以“空白”写出湖水茫茫,给人一种清空之感;上方数叠远山,这些山石土坡以干笔横皴,再通过焦墨点青苔,使充盈凝重与疏落清空两种意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容膝斋图》作品中的树木在呈现上看似萧条,却因造形的老、劲而不显杂乱;所用墨色浓淡相间,富有层次感;近坡皴多染少,笔法清劲有力;远坡重而不杂,错而不乱;深厚中呈现旷远清幽,萧条清淡里自有开阔磅礴之境(见图1)。倪瓒在《容膝斋图》中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意境追求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简逸萧疏、风神淡远的独特意境之美,让人折服不已。
图1 《容膝斋图》
(二)留白表现意境
“意境”理论除注重主观精神之外,在倪瓒的绘画艺术实践中表现为讲求画面布局上的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有妙境”。这些留白的运用不是中国画无物可画,而是绘画者另有意图。这种留白的运用不仅表达出创作者对宇宙空间的“心识”,也是其推崇“圆融”之美、“空”之美的一种体现。虚不是实之陪衬,而是真正做到了虚实相间[4]。
自宋代马、夏开始,中国画布局开始丰富起来,但这一时期留白的运用本质较为“单纯”。元代文人画将此领入极致,推崇淡雅之风,并极为重视放大“淡”而彰显白,这在倪瓒的笔下最为典型。在《容膝斋图》中,留白是视觉的焦点与归宿,画面的实景摹写不是全部的审美对象。留白不仅仅关联实景中流畅的气韵,更与“实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审美世界。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为了妙化构图之趣,更是心灵感受的入口。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留白的运用也有所不同。但无论留白是深邃,还是空灵,其始终都要给人一种“无”——一种意味未尽浮想联翩的意境之感。
倪瓒《容膝斋图》整体画面分为近、中、远三景,近处为平坡,远处为重峦,中部以大片留白写烟水茫茫。正是这大片留白的运用和山坡皴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看似萧瑟的山坡立刻多了几许生机与活泼。这种留白艺术展现出来的意境之感,不仅展现了画家在生活与精神上对洁净淡雅的枯淡之美的追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画家对隐居生活的独特体会——在冷寂现实中找寻生动灵性的意愿。
结语
本文以倪瓒的《容膝斋图》为例,浅析了元代文人画对意境美的独特表达,也一窥中国画清雅幽淡、意境深远的精髓所在。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审美体系的核心。意境的美学塑造与表现赋予了中国艺术作品生命与永恒的魅力。以倪瓒为代表的“逸品”山水创作,正是这种美学追求的完美体现,其代表着中国文人画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我们可更为透彻地解析意境之美在具体创作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