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毛泽东曾建议红军开赴湘中
2020-11-30
笔者近来查阅资料,意外发现长征开始后,毛泽东曾四次建议中央红军开赴湘中的涟源蓝田、新邵酿溪、双峰永丰、邵东两市镇一带,在此与“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决战。可惜未被采纳。
中央红军长征的初始意图是把“家”搬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0月25日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赣县、信丰、安远、南康、大余之间),向汝城、城口方向进军。蒋介石很快判明中央红军不是战术行动,而是战略转移,不是南下,而是西进,便于10月30日下令在湖南桂东、汝城至广东城口间设置了第二道封锁线。未经激战,红军便越过该线。此时,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蒋介石很快会在西进途中设置第三道、第四道封锁线;如果红军能轻装前进,迅速北上,进至湘中,便可争取主动,打破“围剿”。因此,11月6日,在广东仁化的城口,毛泽东提出:红军不要向文明司前进,不要在坪石过粤汉铁路,不要取宜章、临武,而应该向北越诸广山,沿耒水北上,在水口山一带休整,再到永丰(双峰)、蓝田(涟源)、宝庆(邵阳)等地摆开战场,消灭“围剿”之敌。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建议中央红军开赴湘中。
然而,此时的毛泽东正受排挤,“人微言轻”,仅挂了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空衔,虽是政治局委员,但重大问题不经权力集中于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团”的政治局的研究是很难最后决定的。毛泽东的建议没被采纳。
红军继续西进。11月15日,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粤汉铁路湘南郴州良田到宜章之间)。毛泽东在到达宁远和道县后,又两次提出进军湘中(未提蓝田)的建议,均未被采纳。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在湘江两岸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妄图一举歼灭红军。11月下旬,红军进入广西边境时,毛泽东坚决反对在全州南面强渡湘江的错误主张,不顾多次建议未果,又一次郑重提出:红军从文市北上攻占全县后,不要渡灌水,也不要在界首渡湘江爬越城岭,而应该在黄沙河过湘江,经庙头(全州),攻白牙市(东安),沿夫夷水东岸北上直取宝庆。接着可以向东北攻取两市镇(邵东)、永丰,也可以继续北上攻酿溪(新邵),再穿过湘中丘陵,攻打蓝田,并在此摆开战场进行决战。待粉碎“围剿”之敌后,或在湖南中部建立革命根据地,或返回中央苏区去。
很遗憾,毛泽东的这一建议仍未被采纳。之后,经过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假设当年毛泽东的建议得到采纳,湘中成为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的决战之地,甚至湘中成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历史将会是怎样一个走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