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性研究

2020-11-30管欣欣

法制博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群众

管欣欣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一、环境就是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底线。”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环境就是民生”的说法,道出了环境与民生二者间的关系,把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民生的建设适逢其时地结合在了一起。

民生,简言之就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计。满足人民的民生需求,不但需要碧水蓝天、繁星闪烁的生态平衡,而且需要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人民群众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地位也不同以往,从自然性问题一跃成为了重要的现实问题,渐渐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态民生问题因而慢慢凸显出来。生态民生问题的出现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即从生态环境角度解决民生问题,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闻到花香、眺望星空的良好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活环境的期盼和渴求。

环境就是民生。首先,环境是民生存在的必备条件和生态基础。民生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民生的发展提供必备的生活所需、创造优良的生存场所。如恩格斯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应当注重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其次,环境被囊括在民生发展的内容之中。在当前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已发生变化的发展阶段,民生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人们所需的就是吃、住、上学,而现在人民群众还需要稳定会上升的收入、公平的教育、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条件、洁净的空气等。其中不难发现,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这些新的民生需求热切的期盼和向往。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迫切所想、所盼、所需的是一个鸟语花香、碧水蓝天、食品安全和居所舒适的优质环境。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含于民生的发展内容之中。最后,环境可以较为直接的反映民生现状。民生是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直接的表现。提及民生,人往往都会想到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民生因此也是社会财富状况的一种象征。当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之后,人民群众期盼更优质的生活和更优良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则成为了衡量民生发展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追求优质的生活已然成为当下人们的日常,反观生态环境的转恶,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民生问题的爆发和蔓延。

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都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导致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民生需求也由“温饱”转为了“环保”,生态环境问题日渐成为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天不蓝

回顾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中关于大气污染的例子:洛杉矶的大气污染,使近千市民失去生命、大多数市民患上了红眼病;伦敦的大气污染也使得过万的市民先后失去生命,此后这样的大气污染例子还相继发生了数次。从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如若不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人类普通的日常生活无法进行,求“温饱”的民生需求都会成为一种奢望。当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之后,对“环保”的民生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因为,这不仅仅是外在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对自身健康的迫切期盼,是实实在在关系亿万人民的民生需求。

(二)水不清

回顾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中关于水污染的例子:日本的水污染使得两万多市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患汞中毒的市民也有近千人之多。这些污染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若我们不对生态环境进行重视和保护,对我们自身而言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变成一个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就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边,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它不但事关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事关我们生活的质量,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渴盼的民生需求。碧水在旁,不仅可以让当地的人民享受到优质的环境,拥有愉悦的身心,满足其民生需求,而且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并为人们创造财富。

(三)地不绿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植被的砍伐随处可见,造成的严重后果也不计其数。如河西走廊和三江源地区,原来植被丰茂,后来过度的砍伐和开荒,使得植被不复、土地沙化,最终变得荒凉一片。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对人类而言其他所有东西都是在纸上谈兵。这是继空气和水资源之后,第三个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没有植被人类就没有食物,无法生存就会出现民生问题。以前求“温饱”的民生需求,是“环保”民生需求的基础,而“环保”的民生需求,实际上“温饱”民生需求的一种升华。没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温饱问题就得不到真正的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根治。由此而言,环境就是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在破坏民生。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是最实在的民生。世界上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喝到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和吃更安全的种植食物是当今民生需求的重点内容,也是生态环境的主要保护内容。

(一)守住天蓝,空气清新

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中通报:大气方面,2019年3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上升了5.1个百分点。2019年1-3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9%;9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8个。空气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没有空气的我们就像没有水的鱼,生命的延续最直接的就是对空气的需求。守住天蓝底线是我们亿万同胞共同的民生需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关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对天蓝的渴求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其地位之重、任务之坚,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应当在期盼民生需求的同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成全我们自己的民生需求,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二)守住水清,喝的安心

生态环境部通报:“地表水方面,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的906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中,有814个全年均达标,占89.8%。海洋水质方面,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很大,得到的效果也很明显。只有努力守住水清这一底线,人民群众才能喝到愈发安全和干净的水,民生才能得到满足和发展。当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解决,人民身体康健,生活的越来越安全和幸福,社会才能稳定和繁荣。

(三)守住净土,吃的放心

生态环境部通报:“土地方面,2018年监测的2583个县域中,植被覆盖指数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5.4%、12.6%、8.5%、11.7%和21.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所处的环境是比较好的。身处鸟语花香的净土,吃到种植的蔬菜和粮食,生活在植被覆盖茂密的中华大地上,民生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才更能体会到幸福和欢乐。没有食不果腹的害怕,没有吃到有毒食物的恐慌,对人民而言是一种满足,对民生而言是民生继续发展的开始。守住净土底线,满足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的民生需求,对人民和社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总结

环境就是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之路,道阻且长,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打算。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是当今重大的社会问题。紧抓生态环境建设,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才能让民生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让人民群众呼吸的空气更加清新、喝到的水更加安心、吃到的种植食物更加放心,生活的更加惬意和舒适。只有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解决,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