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测度:南京大学建筑人类学工作坊综述
2020-11-30李伊萌黄华青
刘 霄,李伊萌,黄华青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2020年8月2—12日,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起并与福建省松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建筑人类学工作坊活动,以“跨学科测度—如何图绘一座中国乡村的历史、社会与空间”为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30余位本硕博学生参与。活动采取读书会、论坛与在地工作坊结合的形式,探索建筑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风景园林、艺术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在乡村认知及实践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工作坊以“测度”(mapping)作为想象力延伸与阐释的工具,试图揭示相对完整的对于乡村历史及当代时空的本体论观想,并为乡村研究及实践的跨学科合作提供认知媒介与交流途径。
1 读书会
工作坊师生提前1个月开展多学科文献学习和准备工作,以线上读书会为主要形式。
7月15日的第一期读书会,4位领读人分享了“本土空间观念”“经验、具身性和情绪”“建筑民族志”3个主题。中国农业大学王翊加结合巫鸿、徐小虎等人的论述指出:宋、元、明等不同历史时期山水画构图、视点的差别背后是不同时期时空观念的差异。中国农业大学李耕领读了包括王澍的《虚构城市》在内的多部“空间”论著,指出解读文本时需要对知识的文脉与权力谱系有充分的自觉,在本体论意义上把握图示背后的认知图式、世界观和惯习。南京大学的邱月领读了Setha Low的《Spatializing Culture》,指出“空间的社会生产”指的更多的是一种权力、资本意志的贯彻,而“空间的社会建构”则是地方空间研究的“血肉”。东南大学的王逸凡围绕“建筑民族志”话题,指出用民族志观察来发现新的知识并以图绘呈现,建立带有民俗学想象力的图绘研究体系。
7月22日的第二期读书会,东南大学历史系的李铀结合艺术史图绘及实景山水研究,强调历史图绘研究应置于具体历史情境中。南京大学吴维忆领读了Tim Ingold的《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强调在田野考察中要观察技艺是如何栖居在环境之中,又是如何塑造生活环境的。南京大学黄华青和北京大学欧玄子结合英格尔德与朱晓阳的论著,指出“测度”的立场在于建立多方感知并体现自下而上的个体诉求。复旦大学赵晓梅领读了戈登·威利的《聚落与历史重建》等论著,指出了聚落考古与历史聚落地理在方法及理念上的相似性和互相借鉴的可能性。福建农林大学的廖凌云、林雅莉领读了《Mapping Wilderness》一书,介绍了“荒野制图”以及从公众感知角度进行自然空间“测度”的方法。
在7月28日的第三期读书会上,清华大学刘可、复旦大学陶正桐、厦门大学周煜翔、中国农业大学段泽丽等营员围绕提交的读书报告,分享阅读心得,并对研究计划进行讨论,师生们为即将开始的“跨学科测度”田野合作建立了良好共识。
2 建筑人类学论坛
为了给调研提供更多学术引导和启示,工作坊邀请30余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于8月3—4日在地举办建筑人类学跨学科论坛。其网络平台直播受众达近万人次。
8月4日主题论坛上,24位学者在7个分论坛中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了对“跨学科测度”及乡村研究的观点和成果。论坛分别由黄华青、李耕、潘曦、董书音、李铀、邱月、赵晓梅主持。
论坛一回应了儒学文化传播与村落建筑的关联。福州大学程扬建教授借助对程朱理学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的梳理,阐述了理学在闽越地界传播的原因及影响。浙江大学王晖教授通过对金华地区特殊祠堂形制的梳理,用儒学传统解释了兰溪祠堂形制的成因。福州大学税伟教授论述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下的乡村人居环境问题,以及融合人居的驱动力机制、特征、目标与方向。
论坛二讨论了乡村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式塑造中的多维度动因。南京大学罗辉博士以北村、锦屏为例,复原了闽东北聚落历史变迁图景。广州美术学院董书音以福安大厝为例,探讨了作物是如何塑造建筑的。欧玄子基于对施工现场建造生态的观察,聚焦身份悬浮的工匠如何“测度”建筑及村庄,并以建筑合理表达。同济大学蔡暄皓在对福建桂峰村宗族建筑的历史考察中,解释了“厝祠并峙”这一特殊形制的动因和意义。
论坛三展现了图绘在乡村社会与空间认知中的作用。王翊加与北京大学杨园章通过对家谱“里居图”呈现的图像研究,来反观人理解地方的方式。同济大学的朱晓明教授和崔燕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传统村落中的研究应用现状。西南交通大学张蓉结合民间故事的回溯,探讨了村落的构型与失形理论。
论坛四从社会人文视角分析建筑的文化内涵及空间生产。五邑大学谭金花从唐人街公所的祖先崇拜切入,展现了五邑侨乡地区祠堂建筑的空间功能变迁。中央美术学院罗晶以波士顿唐人街为例,讲述了华人文化由完全隔绝到与美国文化相并置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性、资本扮演的角色。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齐晓瑾从一座庙宇的生命史出发,展现了人为营造的建筑场所如何连接天地、连接宇宙。广西民族大学覃慧宁着眼于土地庙建筑及其文化景观,讨论“社”和“土地”信仰观念的关系。
论坛五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聚落形态的形成机制。同济大学周易知通过可视化空间分析方法,重释宁波西部平原的历史和地理信息。廖凌云以武夷山古今茶园差异为切入点,探讨现代茶山乱象的形成机制。中国农业大学段泽丽以华北王金庄村为例,提供了试图突破政治经济视角的土地研究新思考。
论坛六呈现了聚落空间变迁与社会组织的关联性。赵晓梅以广西龙胜苗族乡大屯村为例,分析了社会空间演变与土地制度重构的互动。南京师范大学黄旭与南京大学杨菁华通过对中越边境过山瑶宗族组织的研究,阐述了地方、边界与宗族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沈伊瓦、赵希圣基于对赣北Z村养老中心落成典礼的田野观察,讨论了乡村仪式中的新统建构与空间局限。
论坛七主要是围绕身体、本体等观念对乡村空间测度的启示。吴维忆论述了身体、技艺与艺术三者关系,提出由松溪版画到工艺技术学的研究设想。复旦大学董妙繁探讨了乡村遗产中遗产本体的定位及标准问题。云南大学刘虹每基于行政边界、历史记忆和自然神圣空间中的人类活动,对一个西南藏族村庄进行测度。兰州大学巨浪从“地势民族志”视野,通过对藏语中涉及人地关系的词汇解读,指出藏族乡村居民认识生存空间的方式是一种比喻式映射。
最后,各位主旨嘉宾参与总结,提出应注重田野与理论结合,留意乡村中自上而下的领导与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的互动关系,并时刻保持反思的敏感性。
3 “跨学科测度”工作坊
“跨学科测度”工作坊活动于8月5—12日举行。工作坊营员试图在社会变迁、文化流动、技术迁徙和边域重塑的动态背景下,“测度”其聚落形态、建筑空间结构,以及模式是如何在历史移民进程、宗族礼法制度、农耕活动和手工技艺变迁中成型与重塑的。工作坊营员根据研究主题分为4个8~10人的小组,并配有多学科指导教师。
第一组以“儒学传播与移民空间”为主题,由李铀、罗辉、黄华青带队。以松溪/项溪的边域变迁与人口流动为对象,根据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复原了历史时期的地域山水格局及交通路线,由此测度了历史中的移民迁入时空特征、基于婚姻的社会网络空间特征。此外,还对松溪古城进行了空间测度与价值识别,借“十二景”重构了松溪自然人文景观,提出了基于水域生活的古城保护建议。
第二组以“宗族组织与社会空间”为主题,由赵晓梅、罗晶、邱月带队。对项溪的聚落形态和家族分布、祭祖习俗与宗祠场景变迁、个人微观生命史展开了不同层面的考察。一方面从时间维度还原宗族组织与社会空间的变迁,结合对当地宗族关系的梳理,厘清项溪村的历史面貌与社会肌理;另一方面从人生史的角度刻画个人在住宅中的生活细节。
第三组围绕着“农业、林地与生态空间”主题,由李耕、董书音、廖凌云、林雅莉带队。将乡村视作生产与生活的共同体,指出农民对家庭生产生活的安排构成了基于耕地、山水与农宅的乡土底蕴,可栖居的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演化的结果。还对项溪的耕地抛荒情况展开时空特征分析,对项溪的耕地与自然保护提出建议。
第四组以“艺术、手艺与表演空间”为主题,由齐晓瑾、吴维忆、梁宇舒带队。分别探索版画和夯土两种技艺背后的手与工具、身体与空间、身与心的互动。一组通过田野访谈的方式,梳理了松溪版画的引入与本土化历程,并以学徒日志形式记录下版画制作过程中的人物互动、情绪变化及手与工具的关系;另一组从运动学角度,分析了夯土技艺中身体与工具配合的技术要点,图绘了建造技艺中农民生计、身体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关联;从夯土材料具备优秀的物理性能、夯土房屋象征着理想的居住空间、建造技艺重塑劳作者的身份认同3个视角诠释技艺的当代性。
4 结束语
本次“跨学科测度”建筑人类学工作坊活动的举办,在几个方面值得总结和阐发:第一,如何突破各学科在乡村研究中的既有范式,借鉴他学科视角,重新在各自学科框架下探讨解析复杂的乡村历史及当代问题的进路;第二,如何寻找有效的跨学科工具,作为连接研究与实践、学术与田野、集体与个体等二元关系的桥梁。本次工作坊中频繁出现的测度、图绘、空间志等关键词,都有进一步挖掘潜能。
工作坊也向县政府领导做了成果汇报,提出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得到积极反馈:项溪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将与工作营的学者、建筑师一起从事古村落保护及历史建筑重建工作。而10多位参与工作坊的当地学者、艺术家和青少年也将如同星星之火,与高校师生一起,继续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致谢:感谢工作坊核心组成员李舟涵、陈婧秋、濮文睿、皇甫子等同学对读书会及论坛部分的记录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