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原因
2020-11-30阚海月哈尔滨师范大学
阚海月(哈尔滨师范大学)
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则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尽管两种语言形式差异较大,但是其中包含的性别歧视现象却十分相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往往与历史文化和民族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语言符号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生活。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性别歧视即是偏见,这种歧视虽然包括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女性对男性的歧视,但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大多是对女性的歧视。
一、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在英语中,存在许多包含性别歧视现象的词语。从构词法上看,history(历史)一词,是由his而不是her加上story这个单词构成,可以理解成历史是由男性创造的故事。human(人类),man-hours (工时)manage(管理) woman(女人)man-made(人造的)这些词语都包含表示男性的词根“man”,说明在英语中,男性是居于主体地位的,而女性只是从属地位。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光表现为一些单词以男性为主体,还表现以女性词根或单词出现的带有偏见的词语或句子。以-ess/-ress结尾的阴性词,身份低微甚至有贬义,如waitress(女侍者)、sorceress(女术士)、hostess(女房东,舞女)等。bachelor和spinster同样是指未婚的的男性和女性,但是bachelor意味着“自由自在的,富有魅力的黄金单身汉”,spinster则有“毫无魅力的、年纪大的老处女和老枯婆”的意思。Lunatic(疯狂的,精神错乱的)其词根是luna(月亮),然而月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代表的是女性的阴柔,所以在西方传统性别偏见中,女性总是错乱的、歇斯底里的对象。
不光词语如此,英语中的俚语同样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例如(1)Woman especially love a bargain(女人特别喜欢便宜货),(2)Bad women can do more than the devil(女人是万恶之源),(3)There is no devil so bad as a she-devil(魔鬼当中女人最坏)等,这些俚语都把女性置于贬义地位。
(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在母系氏族时期,女人居于主体地位,但在随后的发展中,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且这种歧视在封建社会达到了极点,且部分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并在语言中得以体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特点是表意,所以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得以最直观的展现。汉字中的“妊”“娠”“妃”“嫔”“妾”等带有女字旁的汉字,把女性置于一种传宗接代、男性的玩物的地位。
汉语中的词语同样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在语序方面,“男女、夫妇、夫妻、父母、子女、公婆、男婚女嫁、牛郎织女”等词都先说男性后说女性,可见男性地位是高于女性的。就连古代称呼妻子的名称都包含贬义,如“贱内”、“做饭的”,汉语中的俚语“头发长见识短”,甚至儒家先贤孔子也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都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可以看出语言背后所反映的男尊女卑思想。汉语中,有“剩女”却没有“剩男”的说法,同样是大龄未婚的人群,剩女这个词有别人挑剩下的女孩,没人要的,不受男性欢迎的女性之意。“嫉妒”这个贬义词,带有女字旁让人有女性是善于妒忌且邪恶的联想之意,甚至骂人的话有“他妈的”、“败家娘们”却没有“他爸的”,可见对女性地位的贬低以及对女性性别的歧视现象存在语言的方方面面。
二、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及变化趋势
西方国家的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而在基督教的《圣经》中,关于描述人类起源的章节中这样讲,上帝先是创造了名为亚当的男性,而后取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名为夏娃的女性。在基督教看来,从先后顺序上看,男性在先女性在后;从从属关系上看,女性来源于男性,是男性的附属。这便成了西方关于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的文化源头。
英语是一种流动性极强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逐渐得到了改善,如从policeman到 police officer , 从 mankind到 humankind, 从chairman 到 chairperson 从 fireman 到 fire fighter,这些称呼的改变可以看出英语语言正向男女平等的趋势转变。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儒家思想强调等级秩序。其倡导的“三纲五常”思想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就有“夫为妻纲”这一条,由此可见,关于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其本质是封建传统中的男尊女卑思想。
汉语的流动性没有英语强,且汉语是表意的方块字,在文字的形态上变化不大,但是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群体和性别歧视问题,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针对性别歧视这一问题,在社会层面已经得到了关注及改善,而语言的演变只是时间问题。
男性和女性是历史的共同书写者,是文化的共同创造者,二者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良好的两性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打破性别歧视的壁垒,追求不以性别差异代替个体差异,不光要从语言方面入手,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各方面努力消除性别歧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