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总目录

2020-11-30

江苏地方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江苏文化

江苏文脉

葛剑雄 江南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1-4

胡阿祥 魅力江南:中国人的天堂1-8

纪玲妹 水与剑:江南文化中的柔性与刚性——以常州文化为例1-10

李亚雄 三百年前有关常州的一场“皇家诗会”1-16

贺云翱 江苏地域文化的特色与精彩——《江苏地方文化史》总序2-4

李兵兵、胡火金 江南青团食俗述略2-13

魏怡勤 扬州现存三处清代御诗碑述略2-19

江庆柏 故土旧邦文献以征——扬州与日韩文化交流——《江苏文库·史料编》前言3-4

韦明铧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3-11

侯楷炜 从冯梦龙《山歌》谈吴歌的传承与发展3-16

张英聘 连云港城市特色与文化意象——以《连云港市志(1984—2005)》为视角4-4

许其宽 串场河的厚重历史与文化特质4-9

莫砺锋、徐兴无 把握主脉,撷取精华——《江苏文库·精华编》导读5-4

华建铭 清初顺治朝常州府进士的人文盛绩5-10

陆素娟 兴化李春芳家族文化述略5-14

夏维中 明朝迁都六百年:“永乐北迁”的历史回顾6-4

顾苏宁、丁津津 遥想长干形胜迹,梦回金陵山水间——南京长干里的历史文脉6-10

运河文化

束有春 “中国大运河”申遗中的古邗沟与太伯渎问题2-23

徐道清 江南运河开挖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逻辑——兼论伯渎港与江南运河的关系2-27

贺云翱、干有成 中国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3-20

李昌富 泗阳天后宫:千里运河唯一妈祖文化遗存3-25

刘 芹 运河沿岸地名史话研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意义——以高邮明清运河故道为例4-12

任亚峰 乾隆恩免苏松浮粮与望亭皇令碑4-18

徐雁平 作为景观与工程的大运河——以〔乾隆〕《江南通志》“舆地志”“河渠志”为视角5-21

罗 志 从湖山闸榷到生态文旅——淮安板闸城市景观的历史变迁与未来5-24

王友良 “诗意横塘”与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6-14

蔡兆银、蔡润民 宿迁特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谋划刍议6-18

历史钩沉

谢达茂 周易·帝王·龙城——常州“龙城”考1-19

徐振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景地推测1-27

裴 伟 裴头陀“驱蟒、开山、得金”等传说探赜2-31

蔡 佞 东南方言地名“干”通名释义2-37

经盛鸿 清末民初南京地区的水灾、兵灾、疫灾2-39

晁建红、刘阳 “水牛化龙”传说与海州河湖变迁历史的解读3-29

葛崇烈 东台从泰州析置建县时间考3-33

莫 云 彭雪枫将军的葬礼3-35

赵子云 南京牌楼有故事3-37

王 业 扬州槐泗“隋炀帝陵”的误考及其影响4-20

应焕强、陈磊 谊关桑梓:盛宣怀与清末常州慈善救疗事业4-26

李元冲 大生三厂与青龙港保坍4-30

吴福林 揭开明朝后湖的神秘面纱5-28

马国云 乾隆朝如皋饥疫和《亥子饥疫纪略》5-32

李 泳 吴敬梓笔下流淌的老南京烟火气5-36

裴 伟 高丽李子渊仿造润州甘露寺6-23

贺晏然 南京冶山道院与朝天宫关系考6-27

则 成 吴方言名词小考6-33

蔡 佞 金坛地名中的两个方言俗字“住”和“坵”6-36

区域发展

干有成 长江对南京意味着什么?1-30

赵政原 江苏沿海区域治理与开发的演进1-34

申斯春、苏瑞娜、蔡怀平 江苏长江大保护的“加减乘除”思维4-32

丁 东 江海第一湾:打造长江保护的张家港样本4-36

张原诚 高水平全面小康“苏州样本”的实践路径5-38

荀德麟 淮河生态经济带文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考6-38

人 物 志

则 成 中国传染病学的先驱——江南名医吴有性1-38

陈麟德 扬州国画院开创者江轸光1-40

马学仁、薛志泽 现代易牙薛文龙2-45

袁成亮 苏州剧装扮靓戏曲大舞台——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荣森2-48

朱广盛 瓜洲王氏:唐代扬州第一望族3-39

陈建华 黃金韶其人其事3-43

刘跃清 魏光焘与三江师范学堂3-46

顾小平 供奉在苏州城皇山的江南名医徐灵胎4-39

赵培龙 东台戈公振——纪念戈公振先生诞辰130周年4-43

朱安平 “兵工国宝”李承干5-48

任祖镛 陈直与中国最早的老年养生医学专著5-55

刘 芹 名贤名相范仲淹的江苏足迹 6-42

许正和 伯侄双双“真御史”——追纪盐城籍大明侍郎成均及其伯父成宁可6-47

文心走笔

叶 梓 穹窿山的隐者1-43

杜怀超 云龙湖,遗落人间的一面明镜1-47

郦 波 文学之都的太白救赎2-53

韩克波 感受张店遗风——法灵寺2-55

陈 益 沅水与锦溪的相知——沈从文的一段轶事3-49

凌龙华 何事梨花落梦里3-51

王文钢 凤冠山,此处落墨是记忆3-53

叶 梓 瓦盆社酿,石鼎山茶——范成大在石湖4-49

宋本竞 时光里的盐城泰山庙4-54

吕 峰 忆江南,最忆是姑苏5-59

刘迎春 洪蓝山水古今吟5-62

风物地标

俞建宁 金陵春晓话牛首2-56

潘春华 中国蒸菜之乡——常熟2-60

沈 骅、王 泽 虎丘“三花”的前世今生3-56

孔繁勋 花神庙及花神文化3-59

于克南 丰县东华山厚重的文化底蕴4-57

吴成芳、王统才、王三祥 至今千载下 空谷流其音——连云港渔湾胜境4-61

蒋 锋、黄 磊 徐州传奇名楼——燕子楼5-67

张宏宇 潘安湖畔香包香5-71

乡愁忆旧

李世明 从村庄到城市街区——徐州彭家巷的前世今生6-50

瞿光唐 通州稻草络子6-52

顾小平 园家场的渔歌6-54

缪 克 沙上:那些围垦轶事6-56

凌龙华 逝去的炊烟6-58

方志理论

雷卫群、陈晓婧 自然灾害志的编纂是灾异志的继承与创新1-50

张 丽 二轮江苏设区市志编修突出地方特色的实践1-55

王铁鹏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镇志编写——以《北七家镇志》为例2-62

吴宏远 历史文化特色名镇志的安仁样本2-66

李春伶 图像志编纂出版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4-63

臧秀娟 试述名镇名村志编纂与镇村发展5-72

翁建明、陈 萍、翁丽春 传统村落志探究5-75——以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传统村落志》为例

钱茂伟、董秀娟 村志编纂流程机制的探索6-60

金雄波 地方志书记述资料中的工作总结内容转换6-68

年鉴研究

徐学鸿 精品年鉴质量管理的三维视角1-59

孙永华、赵小花 立足区域特点 创编年鉴特色——《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编写特色与创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1-63

哈幸凌 网络年鉴编纂的实践与思考2-70

柳云飞 中国精品年鉴基本属性初探3-63

徐学鸿 地方综合年鉴的资政功能及有效达成6-70

志鉴报告

王林弟 地方志系统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和发展对策1-67

汪丽菁 新时代方志工作守正创新之探究──以张家港实践为例1-71

彭亚君 “扫一扫”,让方志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涟水县“掌上方志馆”发展报告 2-75

徐茂干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方志馆建设的灌南样本2-79

徐秋明、徐 同 构建“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以昆山市周庄镇为试点3-70

王宝勇、季陈娟 建设镇村风物地情馆 打造乡情文化新名片——“海安:故乡风物地情馆”项目实施报告3-74

甘正富、尹少鹏 吾民讲吾村 乡音叙乡村——村庄口述史“吾村吾民”项目实施报告4-68

方亚光 《江苏年鉴》的前世今生4-72

江苏名镇志项目组 全媒体江苏名镇志的理念与实践——《东山镇志》与《新坝镇志》试点报告6-73

赵阿丽、李真真 重大事件专题志即时性编纂的全新尝试——《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编纂报告6-79

史志评论

西 樵 体例完备出新意 细节把握见真功1-75——拜读《常州市志(1986—2010)》感言

蒋 倩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读《南京传》有感1-82

陈郑云 续修志书体例继承与创新的典范——评《无锡市志(1986~2005)》2-82

王广才 融会贯通 匠心巧作——读《盐城市志(1983—2005)》札记3-78

茆贵鸣、徐城生 《盐城市志(1983—2005)》的总体策划与探索创新3-82

朱玉麒 新妆美质望江南——《江南通志》整理本书评4-77

巴兆祥 校研并举,嘉惠学林——凤凰社本《江南通志》评介4-81

李志宏 《宿迁市志》所志者何5-80

王清平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读《宿迁市志》5-83

崔广洲、张 燕 摸清一方文献家底,指示学人治学门径——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6-83

赵贤德 一部研究常州武进地区历史名人的划时代专书——评《武进人物》6-86

旧志研究

马振犊 金陵一代地方文献学家陈作霖1-84

卢 佶 尊崇与承继:陈作霖对卢前的影响1-89

李琳琳、徐智明 陈作霖修志实践对当下镇村志编纂的启发1-91

陈其弟 苏州现存早期府县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地位2-88

韩章训 《至正金陵新志》的修志思想与修纂体例2-93

钱建中 隋唐五代时期江苏佚志考述3-85

俞 扬 《宋书·州郡志》“海陵”的一处句读3-93

郭根华 嘉庆《东台县志》1454年两次降雪记录的分析与点校3-95

谢达茂 〔乾隆〕《常州府志》纂修夭折始末4-85

韩章训 主修与主纂的职责与协作——《景定建康志》编纂的历史经验4-92

钱建中 宋代江苏佚志考述(一)5-85

殷 勇 民国文献委员会与地方志编修5-91

李琳琳、徐智明 明代南京的官署志 6-89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江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