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信息权保护制度研究*

2020-11-30

法制博览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金融机构信息安全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大数据环境下金融机构将消费者的信息作为依托,通过对消费者信息的高度利用来拓展市场,这一做法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前景,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弊端,金融消费者的信息面临着被贩卖、被盗用的威胁,因此,在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在满足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一、大数据环境下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利用与安全

(一)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各个行业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经营策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金融企业也投入大量成本对金融消费者的信息与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有助于降低金融企业的成本。通过对消费者集中化的需求进行分类,金融企业可以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商业模式。金融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给金融企业带来较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反复的分析,金融消费者的信息价值越来越高,能够为金融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隐患

大数据虽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为企业提供了消费者的信息,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金融企业通过对金融消费者数据的分析,能够实现精准营销,更好地在营销过程中建立起点对点的模式,但金融机构在应用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大数据过程中,若数据被污染,那么不仅浪费了金融机构的分析时间,还会引发工作的失误,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并且若不妥善保存相关数据还会造成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对消费者杂乱的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够了解消费者近期的状况,甚至会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影响。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汇总的数据也是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黑客等获取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数据商业价值的提升,泄露数据以及攻击数据情况的出现也进一步随之增多,由于金融机构的目标较为明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攻击的成本,因此较多的黑客将目标聚集在此,通过攻击来盗取资料或者损坏资料从而给金融平台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倍重视金融消费者信息的安全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原因

1.金融机构人员滥用金融消费者信息

数据信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消费者更加全面的信息,会让金融消费者提供超出其使用范围的信息,并且一些不规范的金融机构还会私下搜寻客户的信息,将信息与客户进行关联。由于当前对金融消费者信息管控不是十分严格,一些工作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可能对数据进行倒卖贩卖,以获取利益。

2.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存在的问题

数据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数据中心,由于较多的信息汇集于此,因此在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以及保护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当前金融机构的系统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这就需要不断在今后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防护系统的建立,但信息的增加速度很大程度快于系统的维护速度,这就会造成系统仍会存在较大的漏洞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3.网络恶意攻击

大数据时代很多数据的保存以及传输都需要通过网络,这就造成犯罪分子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可乘,当前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尚不健全,因此存在较大的漏洞,黑客通过对安全防护系统的攻击能够轻易盗取高价值的数据,从而为其自身带来更大的利益。

二、大数据时代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问题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较差

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是针对如何实现金融系统的革新所开展的,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安全稳健作为主要的发展方针,而忽视了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重视。结合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监管部门主要以管理作为重点,而忽视了监督,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因此应明确对消费者信息安全的管理理念,以实现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的转型。

(二)缺乏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法律

当前我国缺乏对专门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法律,以上内容只零星的分布在金融法之中,不能够对金融消费者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以上法律很容易受到上位法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就更使得盗取信息者有机可乘,逃过法律的制裁。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有待补充

我国缺乏对金融消费者权利的明确,涉及到以上内容的法律内容大多保护内容都十分有限,这就需要不断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对法律中的内容进行充实,制定惩罚机制来对行为进行规范,降低犯罪发生率,更好的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保护,让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

三、大数据时代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应有的法律保护

(一)建立系统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在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体系不仅是今后改革的重点所在,也是金融监督机构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的将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个人信息的高效保护,可见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的尚不完备,发展过程中没有直接可以依据的法律,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作为依据来对金融消费者起到保护作用。由于金融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欠缺,很多存在的潜在风险很难被消费者发现,因此需要法律向消费者倾斜,对其进行保护。

(二)修改相关金融法律规范

我国大多关于金融方面的法律都存在较强的滞后性,且大多没有将个人信息的安全列入保护行列,因此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金融法律进行修改,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保护内容纳入其中,在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的同时,还做到让权益受到侵害的金融消费者做到有法可依。

(三)完善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建议

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蓬勃,因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侵权行为也进一步增多,大多金融机构的保护机制较为落后,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设立不仅能够完善金融服务体制,降低风险,还能够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四)完善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金融行业作为较为特殊的行业之一,做到行业自律是十分必要的,金融行业越是发展就越应该做到严谨化,因此金融行业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全面保护,进一步完善金融行业自律机制,让金融机构遵纪守法的同时,严格的对金融消费者的隐私进行保护,为确保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消费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当前发展过程中主要对大数据进行应用,这就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行业自律,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今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金融机构信息安全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