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法管理学的视角下论述如何防治和解决未成年人校园暴力问题

2020-11-30姜贯华

法制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责任人暴力

姜贯华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各类校园暴力事件中,当事人各方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校园暴力侵权者本着支配他人、控制他人、胁迫他人的强势心态,欺凌弱者。而被欺凌者遭受暴力侵害,身心遭受巨大损伤。

一、从组织环境方面入手

现阶段很多未成年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校园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对于校园暴力管控的外部环境松散,我国现阶段的内部和外部组织环境为校园暴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我国目前从组织环境方面入手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提升空间较大。

从外部环境方面,抵制校园暴力,我们在这里使用PEST分析法,分析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发生的政治和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技术环境(T),并从这些方面为整治校园暴力提出建议。

(一)在政治和法律环境(P)方面

可以采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在刑法上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的措施来抵制校园暴力。具体做法有:

1.把实施校园暴力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危害的行为列入刑法制裁的范围是为了弥补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空白状态,刑法应将校园暴力致人伤害作为14—16周岁应受制裁的第九种犯罪,同时参考国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在现阶段我国犯罪低龄化极具增加,甚至有预谋有组织的未成年人犯罪也层出不穷。在现阶段实施校园暴力的犯罪中,很多情节恶劣造成他人伤害,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实施者都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对比国外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偏大,为了更好地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校园暴力入刑可以有效的发挥刑法震慑性的作用,威慑校园暴力实施者,使其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2.针对有组织有预谋情节恶劣的校园暴力行为可以在刑法中明确写明,作为量刑加重要件,指使教唆胁迫他人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按共犯论处并加重刑罚。针对我国现在每年百余起的校园暴力致死案件,只有刑法的震慑力要得到体现才能有效整治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同时保护受害人。

3.降低我国刑事责任的年龄,可酌情降至13周岁或12周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自身对其管理的能力得到加强。具体地说,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限偏大,我国的刑法在校园暴力中对实施人的威胁力不够强。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提高,现代人的青春发育时期提前到了,青春发育时期完成了缩短,从而提前达到了成人成熟的标准。相较上世纪,现在青少年的成熟程度普遍较早,有时青少年的施暴者的手法甚至比成年更成熟、更残忍。甚至一些青少年知道刑法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限,并且利用了它,危害了他人。降低刑事责任还挤压了企图利用法律来减轻校园暴力的人的发展空间,使他们不敢进行校园暴力的行为。

2017年在某地二中学生吃粪事件中,7名涉案学生被查为寻衅滋事,其中有5人年满14岁,未满16岁,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不予行政拘留。另外两个人因年龄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这一处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对比受欺凌者所受的伤害,这种处罚是不足轻重的。而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者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对其进行管教;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者,可从轻行或减轻处罚行为。笔者认为,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不足以使欺凌者醒悟,如何在行政处罚层面上做避免这样的行为,以下认为可取:

制定相关规定对监护人处以警告或罚款等惩戒措施,促使其对被监护人严加管教: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形成对事物判断正确与否的能力、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的养成与引导具有及其重大的作用。在现今社会,我国许多家庭广泛存在着教育宗旨和理念出现偏差与错误的问题。通过对监护人的处罚,令其认识到自己教育的错误,促使其更改教育方式,严格管教校园施暴者,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在经济环境(E)方面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裕是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前提,只有物质生活富裕,才能从精神上抵制校园暴力,从根本上抵制校园暴力。可以说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让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抵制校园暴力的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有关校园经济的方面可以添加抵制校园暴力的色彩,国家可以扶持一些专门制造反校园暴力和校园侵权产品的产业和提供反校园暴力和校园侵权服务的产业,这些措施可以从经济环境方面抵制校园暴力。

(三)社会文化环境(S)方面

大力宣传抵制校园暴力,全方位抵制校园暴力。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社会环境的开放和复杂,小学生的思想德育发展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要求,也没有体系的德育机制,相对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更具不确定性,其积极性和消极性都对学生道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不仅只能依靠学校对他们进行的系统德育教育,而且还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内和校外的共同努力,促进他们的道德品质提高。通过社会宣传,抵制校园暴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减少相关国家对资源的消耗。

(四)从内部环境入手寻求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对策

增设内部组织设计的要素,并在内部组织设计的要素中增加专门的组织设计。在现代社会,人情世故是离不开的,有些责任人为自己私利,人情与平稳,就无视社会公德与公平公义,肆意裁判校园暴力,作出不利受害者的决定,同时也阻碍受害者申诉解决;还有一些责任人为了避免自己的责任,作出了各打50个板的决定,使事情得不到公平解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发生,既要加大处罚力度,严防责任人的不履行责任,又要加强监督责任制度,使责任人不敢乱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国外立法相比,美国新泽西州的欺凌法规定,学校校长必须从现有的雇员中选出一名反欺凌专家,并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反欺凌专家的名字和联络方式。反欺凌专家应优先选择学生的辅导人员、心理老师和其他具有类似训练经验的人员。这对于我国有借鉴意义,我国中小学校应该设立反欺凌专家,同时反欺凌专家应该具有监督相关责任人履行职责的职能,促使相关责任人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更加公平公正,减少校园暴力社会治理的成本。

二、从社会责任方面入手

现阶段我国法律对于校园暴力的专门规定近乎空白,学校对于自身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认识模糊。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可以实施一定限度的处罚在行政法中的明确也是明确学校在整治校园暴力方面的责任,填补我国相关法律的空白。也可以使得学校认识到自己在整治校园暴力方面应尽的义务,全力投入到整治校园暴力的过程中。

三、结语

当代社会校园暴力频频发生,运用法管理学的知识,在法律上明确写明校园暴力问题;运用好沟通的技巧,协调好人际关系,并且从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全方位封杀校园暴力。提高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视,通过加重处罚引起威慑力可以有效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敦促学校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当代社会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即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内心使学生不想为,又要通过加重处罚来使学生不敢为,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校园暴力问题迟早有一天会得到妥善解决。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责任人暴力
当好“四种人” 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反性别暴力
新娘敬酒时受伤 责任人依法赔偿
漏电保护器失效 连环责任人须赔偿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