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实践路径探析
——以广东财经大学“双百工程”为例

2020-11-29

法制博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经类创业项目导师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政策。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经管类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双百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双百工程”是广东财经大学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中重要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学校通过统一遴选、提供经费、选派优秀导师、开展培训、组织交流等形式,持续培育、重点培养一批有潜力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推进成果转化。学校构建“双百工程”立项与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立项活动的有效对接机制,将“双百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作为学校创业园区入园项目及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类竞赛的主要项目来源。

(一)立项数量

“双百工程”计划自2016年实施以来,立项数量逐年攀升,2016年-2019年立项数量分别为211、435、566、689项,年均增幅达52.61%。这表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逐渐被唤醒,项目影响力日益扩大,效果逐渐显现。

(二)项目类别

“双百工程”项目类别分为学术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其中学术创新项目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和科技发明制作三个小类。此类项目主要侧重对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问题研究能力。创业项目根据是否注册公司的情况,分为创业计划类和创业实践类项目,另外又专门设立公益创业类项目。在结项的要求方面,学术创新类要求提供论文或调查报告定稿;创业类项目需要提交商业计划书或项目运营报告。从难度而言,创业类项目实操性更强,因而在立项数量方面相对较少。

(三)结项情况及取得成绩

“双百工程”项目自实施以来,立项项目绝大多数都能按时结项,总结项率为87.82%。以“双百工程”项目为基础培育的创新创业项目屡创佳绩。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等竞赛中取得佳绩,近3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53项。2017年校学生创业园获评广州市众创空间,截止2019年累计入驻项目创业团队和企业72家。2019年,学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已初步形成财经类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双百工程”项目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团队管理水平较低

“双百工程”的团队成员中,研究生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相对较为丰富,而本科生团队则参差不齐,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占比较小,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导致研究质量较低。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部分团队存在分工不合理,时间安排不科学的问题,团队负责人缺乏管理能力,无法带领和协调团队完成研究任务。在时间安排上,项目周期一般为8个月,但不少队伍仅在结项前1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才开始完成项目。可想而知,如此“研究”,项目的质量是难以保障的。

(二)指导教师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学校每年会组织老师提供选题,但选题数量相对偏少,部分选题缺乏前沿性和竞争力。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创业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相对匮乏。此外部分老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个别教师挂名指导的现象。各二级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不浓,特别是有志于从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有热情、负责任的老师非常缺乏。

(三)项目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案,各二级学院也配套相应奖励机制,但奖励机制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应有的效果,奖励的力度和执行情况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项目的培训和管理方还存在不足,优质项目的培育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在“双百工程”的进度方面,校团委会及时在各个项目管理时点上组织提醒学生团队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基本都能按要求及时结项。但在“挑战杯”等关键项目的比赛前的一些组织工作尚待加强,比如进入学校决赛选拔的项目,缺乏细致跟进,重要的是缺乏赛前组织安排指导老师开展有效指导,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项目的质量,以致优质项目的培育效果不够理想。

三、对策建议

“双百工程”项目是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项目现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双百工程”项目是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中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应放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创业孵化项目的整个体系中考量,并应明确“双百工程”在整个创新创业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和关键地位。“双百工程”应是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实践平台,同时也是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一是抓好创新创业学院等重点学院,二是抓好重点立项项目,尤其是创业类重点项目。在政策制定上,应进一步回应教师关切,不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工作量的认定方面出台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案。同时,进一步明确校内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权责,给予二级学院在政策制定和项目管理上的更大的权限,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组建指导老师和学生团队,成立创新创业人才库

为更好发挥专业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组建两大人才库。一是组建导师团,塑造一支“双师型”的导师队伍[1]。成立科研人才库,选拔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校内导师应热心学生科研工作,同时有自身的课题,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另外,可聘请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有一定兴趣与热情,并有一定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可将导师团自身的科研成果、申报的课题、可分解的研究项目、创业的经历汇总成清单,之后将导师团的名单及个人科研资料汇总后公布给学生团队,供他们选择。二是选拔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学生组建学生“双创”团队,每个团队人员数量控制在3—5人,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

(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

专业学科知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是创新创业的基础。[2]创新创业项目也只有以坚实的专业知识为依托,才可能发挥出更持久的潜力。实现创新创业、专业理论教育的耦合贯通,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量。[3]财经类院校以经管专业为主体,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创新创业项目有很大的契合度,这是财经类院校的优势所在。但在实践中,财经类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剥离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以项目训练为载体,加强对财经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造、创新、创业,开展“嵌入型”创新创业教育。[4]加强分类指导,对在学术创新类有浓厚兴趣和一定专业积累的同学,可加强学科专业指导,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对有一定市场洞察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侧重发掘创业潜能。

猜你喜欢

财经类创业项目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V eraW an g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导师榜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