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人物专题片如何讲好故事

2020-11-29田树忠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题片细节

田树忠

1 好的选题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专题片来说,好的选题同样也是成功的一半。选取典型的人物、故事是制作专题片的前提。这就要求编导要有新闻敏锐性,并能熟悉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判定一个人物或一件事情的新闻价值。这个人物要是积极、乐观、正直、善良且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事件要能通过百姓生活折射时代变迁,歌颂党的政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例如:现在全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民功臣”“战斗英雄”“时代楷模”——张富清的故事,这个发现就源于当时记者与张富清儿子张健全的一个电话。当张健全说起帮助父亲进行退役军人普查登记时,才知道老爷子是一位战斗英雄,有不少军功章和证书。记者认为,这位老爷子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带着这样的想法,到张富清家,看了奖章,基本确认了原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之后,凭多年的新闻职业敏感判断:这不只是一个好人好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战斗英雄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重大典型。在进行了实地采访后,一则引发全国关注的典型报道就此产生,一位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讲名利、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就被报道出来了。这个典型的成功挖掘,就是题材选的好。

再如,新华社西藏分社独家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报道,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篇佳作。若不是有敏锐的发现力和良好的新闻素养,这“四代房”就是一个新旧房交替的小村落。而在新华社记者眼中这“四代房”是讲好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成就的最好故事之一,是一部西藏边民住房条件的变迁史,是改革开放给这个西藏偏远山村带来巨大变化的鲜活例证,是改革开放40 年给雪域高原带来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是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

新华社著名记者徐人仲在《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中说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写不完的新闻。”这就要求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有发现好新闻的素养。

2 设置矛盾让故事更“吸睛”

在进行专题片的策划、构思时,要多挖掘故事的矛盾冲突点,设置悬念,形成兴奋点。使故事在“悬念—解决悬念—新的悬念—新的解决”这样的叙事模式中变得跌宕起伏,勾起观众看下去的欲望。比如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就是开头就设置悬念,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它的开头经常是:宿舍衣架子为何频频失踪?小慧床铺为何频频被翻?衣柜衣服为何被人弄乱?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缺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科学,还有就是它每个单元的预告都设悬疑,这样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让观众又好奇又想看。

再如,我们创作的专题片《三生三美十里荷花》开篇便开门见山抛出主人公当下遇到的麻烦和困难。故事讲到,打通2 公里的断头路,既是几代林家村人的夙愿,也是推进产业升级、确保荷花龙虾节成功举办的当务之急,可是在修路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一边是群众的期盼和紧张的工期,另一边是邻村村民阻挠施工。主人公如何去化解矛盾?能不能按期完成道路修建?这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把观众带入了情境当中,设身处地去为主人公着急。故事开篇讲完,在中间部分,又营造了各种麻烦和困难。比如,在讲到要建设荷叶茶生产车间时,主人公又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妻子同意后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解决了又遇到商标注册、产品销路等一系列的困难。整个故事就这样不断制造悬念,欲扬先抑,让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凑的节奏、一连串的矛盾冲突吸引着观众一直看下去。该片在2018 年度东营市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中获电视社教类一等奖。

3 用好细节让故事更“动人”

电视专题片若平铺直叙会让观众感觉味同嚼蜡,要想增强片子的故事性,就要在平凡中摘取奇特的细节,用好细节让故事更“动人”。细节是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精彩的细节大到一个故事、一个片段、小到一个表情、一个画面,他们扣人心弦,让观众情牵梦绕,从而联结起故事的发展脉络,串起人物的性格命运,使专题片呈现出艺术的魅力,让故事更加立体,人物更加生动,情绪更加饱满,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创作的专题片《九龙翻身鼓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九龙翻身鼓曾是东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于1810 年左右,20 世纪50 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难觅印迹。2009 年,第六代传人商可令组织整理,展开艺术传承,第七代传人商世芳、商炳华、商建庭等在传承中发展,民间艺人们切磋交流,传艺授课,将九龙翻身鼓传授给年轻人,并进入学校课堂,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夙愿。百年艺术历久弥新,老树新花,焕发生机的故事。在拍摄中,我们注重抓拍细节,用细节感动人。在讲到商炳华对九龙翻身鼓几近痴迷时,我们拍摄了他拿着听戏机散步时手指和脚步的特写,展示他已和铿锵而富有韵律的鼓点浑然一体,走起路来都步步踏着点子。另外一个片段是讲述,商炳华家里,老伴、儿子、女儿、外甥全都被他的热情感染,一家人就组成了一个小型锣鼓队。而现在,给他最大支持的老伴却因脑血栓住进医院,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女儿给她播放一家人打鼓的录音时,她的手就会跟着节奏敲动起来。我们及时对病人的手部进行了抓拍,并多次运用在片子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讲到商炳华把九龙翻身鼓的技艺传给区一中教师后,看到教师们能够熟练的敲出节奏,商炳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我们抓拍了他的笑脸,从这笑脸上观众读出了满足,读出了期待,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该片在2017 年度全国县级广播电视及播音主持作品评选中获电视社教专题二等奖。

4 将情感贯穿始终,以情感人

我们制作的专题片《刘真真 用坚强演绎生命精彩》就是将情感贯穿其中,首先是因为爱情,“渐冻人”女孩——刘真真和吴法强在网络上“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并不被双方家人看好,遭到了双方家人的反对,但是他们却认定了对方。刘真真:“他说了那么一句话,那就让时间来见证一切吧,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很真的人,我潜意识已经认定这个人了”。吴法强:“我发现真真挺乐观向上,这态度也打动了我,所以说我下定决心和她在一起,并照顾她一辈子。”就这样,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地域、跨越了世俗,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他们选择了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接下来,因为亲情,刘真真冒着生命危险要为吴法强生一个孩子。婚后,吴法强完全承担起了照顾刘真真生活的重担,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两人相亲相爱,也让彼此的家人从反对转变为接纳。吴法强越是对刘真真好,越是让她觉得,万一哪一天自己先走了,老公吴法强连个情感寄托都没有,为了老公的这份情,她要为老公生一个孩子,尽管风险重重,但一切对她来说都不再重要。

所幸,在刘真真夫妻两人的努力下,她们生下了一个健康的胖小子,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这让吴法强更是感动。吴法强:“她冒着这么大的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孩子,这份情意对我来说十分的厚重,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感觉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整个片子以独特的视角反映现实的同时,蕴含了浓郁的情感,打动了观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片在2016 年度全国县级广播电视及播音主持作品评选中获电视社教专题二等奖。

5 结束语

同样的素材,有的人拍摄出的片子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成为刷屏之作,有的人拍摄出的片子让人看了平淡无奇,毫无看点。原因就是作者会不会讲故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文说:“一个善于谈话的记者,不论他要写什么,他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吗?如果观众问的是时间,你一定不要告诉他钟表的制作过程”。要讲好故事首先要找到一个有故事的素材,再次要构思好故事的结构,要让故事有悬念、有细节、有兴奋点、有情感,有血有肉,这样的故事才精彩,才能有强的感染力,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受众。

猜你喜欢

专题片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细节取胜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如何做好人物专题片的策划工作
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