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末端落实开“药方”
2020-11-29董建杭章柯柯
董建杭 章柯柯
习主席强调:“抓落实是关乎全局的政治问题。”基层处于全部工作的末端,一旦末端落实不好,战斗力建设就无从谈起,再好的制度,再有力的措施,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抓好末端落实,就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取得疗效。
一、思路要理清。末端落实的质量和标准,首先要看抓工作的思路正确与否。从实际看,大部分官兵是想干事、愿干事的,但有的单位忙忙碌碌,建设水平一直在低层次徘徊,有的同志兢兢业业,工作却总是出不了成绩,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想干而不会干”的问题。只有思路正确,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一要把握规律性。基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如不把握规律抓工作,势必造成工作忙乱,甚至不落实。要把握基层建设“缓升陡降”的规律,牢固树立“基层年年抓,基础年年打”的工作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纲要规定的主要工作,扎实打牢部队建设发展基础。要把握基层建设“均衡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把每一件具体的工作抓好、抓到位,不搞“一招鲜”、不搞“三板斧”,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始有终。要把握基层建设“内外互动”的规律,必须解决好机关与基层在抓建中目标一致、责任一致、利益一致的问题,努力实现同频共振。二要注重科学性。抓末端落实,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确立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理念,防止急功近利倾向,对事关部队建设全局、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坚持用恒心、使长劲、求实效。要确立统筹协调的理念,正确处理整体与全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既要抓好练兵备战中心工作,又要落实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确保末端各项工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要践行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官兵,发挥他们在抓工作末端落实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依靠官兵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规范性。工作落实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规范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抓末端落实就是要强化法规意识,严格依法开展工作,自觉把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作为筹划部署工作的基本依据、抓好落实的基本遵循、评估成效的基本尺度,切实做到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抓建、官兵依法履职。
二、职责要分明。工作方法多种多样,职责明确是抓末端落实最起码的方法要求。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岗位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如果每个人责任明确、按职负责,抓工作就会有条不紊,末端落实就会水到渠成。反之,有的工作就会一哄而上,有的则会挂空挡。职责分明,就是要严格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负一级的责,抓到位不越位。一要从岗位认清责任。要树牢“末端落实、人人有责”的观念,做到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多从部队建设大局出发,少考虑个人得失;多想想自己肩上的责任,少考虑组织照顾。要建立“末端落实、岗位有责”的制度,依据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个人岗位职责,明确末端落实的内容、时限和标准。二要按层级落实责任。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按级负责的现象。有的机关部门抓工作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有的不注重调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对基层统得过死,基层应有的权力得不到尊重;有的基层单位不按级汇报和请示工作,有什么事情“一下子捅破天”,这些现象是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机关要做到统揽不包揽,按照纲要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实行层次领导,尽好应尽的责,办好该办的事。另一方面,要按照规定还权于基层,切实尊重基层的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财物支配权,使基层领导真正有职有权、责权统一。三要严奖惩强化责任。牢固树立“落实好的就奖励,落实差的就问责”的鲜明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执纪的原则,不搞“一团和气”,谁做得好就表扬谁、就让谁吃香,谁出了问题板子就打在谁身上。该奖一定要奖,该罚一定要罚,让奖惩成为激励官兵担当作为的“倍增器”,切实做到责权一致、奖罚分明。
三、作风要务实。抓部队建设成在“实”,败在“不实”。抓好末端落实,“要学白藕扎深根,莫效浮萍水上漂”。实践中,由于作风不实导致末端不落实或落实标准不高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有的机关部门抓工作急躁冒进,把高指标当高标准、把快节奏当高效益,使部队疲于应付;有的抓工作迎合上级的喜好,考虑基层实际不够;有的抓工作搞凑合应付、半截子工程,身到基层而心未到基层;有的基层单位对上级的指示、要求习惯于照抄照搬,不善于细化、分流;等等。这些倾向和问题如果不加以克服,各项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基层建设也不会真正搞好。对此,必须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做到重实情、使实劲、求实效。一要把握实际情况,掌握“主导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机关要利用下部队检查、考核、蹲点、调研等时机,沉到基层、深入末端、解剖麻雀,对基层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基层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单位特点,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计划、方法和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抓好经常性工作,打好“持久仗”。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大都是地平线以下的工作,不显山露水,短期也难以看到效益,但却是管长远、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必须长期抓、反复抓。只有像燕子垒窝和蜜蜂酿蜜那样,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才能见到长效。基层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经常,把建设基础打扎实,才能为持续发展积攒后劲;机关只有从班子组建到思路清理到末端落实,时时处处为基层创造有利按纲抓建的条件,才能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三要勇于攻坚破难,走出“新路子”。任何工作都是在攻坚破难中向前推进的。抓末端落实尤其要具备迎难而上的精神。要保持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客观存在的矛盾问题不能“绕道走”,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能打“退堂鼓”,对长期形成的弊病不能见怪不怪,善于协调力量,求真务实,攻克难点,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四、干部要用准。干部选用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关乎人心向背,影响末端落实。特别是改革转型期间,面对大量人、情、利干扰和考验的实际,选准用好干部更为重要。一要慎用“一团和气”的老好人,重用“甘于吃亏”的老实人。德和才是党员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会败坏党的事业。选人用人首先应当“问德”,发挥德的“第一道门槛”作用,注重从关键时刻、名利面前和“八小时之外”来考察识别干部,坚决把那些党性不强、纪律不严、不讲原则的人挡在门外,保证品行纯实、思想务实、生活朴实的老实人受重视、被重用。二要慎用“热衷表态”的高调人,重用“默默奉献”的低调人。优先使用基层单位、偏远艰苦地区和作战一线岗位的干部,严格机关尤其是重要部位和岗位的干部使用,坚决不用热衷表态、浮夸不实、投机取巧的干部,让默默奉献的能出头、艰苦付出的有回报。三要慎用“溜须拍马”会来事的人,重用“脚踏实地”肯干事的人。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各单位走向正轨、官兵渐渐熟络,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干部不研究工作、只琢磨关系,热衷于走“上层路线”,投其所好,吹吹拍拍,有的甚至通过亲戚、朋友、老乡拐着弯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等等。主要原因还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上不用心,容易导致落实上不到位。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积极倡导“廉洁、透明、务实、高效”的选人用人理念,使真正踏实肯干、务实干事的优秀干部进入视野,优先使用。
五、上下要贴心。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上下担负着各自的职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果不能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劲,工作就难以末端落实。一要建立双向交流的机制。要坚持把相互学习提高、相互帮助督促作为交流的重要内容,作为强化机关基层自身建设的有效抓手。要采取定期开展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与基层官兵谈心交心等方法,虚心听取部队对机关工作的意见建议,让沟通交流的过程变成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落实好“双向考评”机制,把基层单位建设的成效与业务工作的实绩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推动机关和基层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二要用好挂钩帮建的载体。要把机关帮和基层建结合起来,从部队担负任务实际出发,精心制订帮建计划,采取集中抓、跟踪带、经常促的方法,结合季节转换、年终总结、执行重大任务、开展大项活动等时机搞好重点帮带,加强面对面指导,帮助基层理思路、定目标、抓落实,既防止走过场又避免打乱仗,切实提高基层抓末端落实的能力。三要营造和谐创业的氛围。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是促进基层建设末端落实的重要保障。要从思想观念、组织建设、财力物力以及内部环境上为基层创造有利于抓末端落实的条件,切实为基层建设提供全程的“保驾护航”,让基层感到机关的关心和温暖,以和谐友爱的内部氛围促进末端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