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暴力中的法律问题

2020-11-29蒋林峰

法制博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暴力犯罪校园

蒋林峰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0

一、校园暴力概述

校园暴力,又称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的欺负、侮辱行为,造成另一方身体、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的形式主要包括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中小学之中,即发生在未成年人学生当中。校园暴力不仅仅指发生在校园内部的暴力,在校园外实施的暴力、欺凌行为也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之内。校园暴力对于受欺凌者而言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其生命。近年来,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学生个人的原因。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初高中之中,特别是对于处在叛逆期的欺凌者而言,其性格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自我意识强烈、心智发育不成熟,当某一件事情不符合其心意时,容易冲动、急躁,具有报复和使用暴力的心理,对他人攻击性强,法治意识欠缺,以自己欺负或者带领同学一起欺负被欺凌者来获得满足感或者对于缺少关注和关爱的欺凌者来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而被欺凌者其性格往往是胆小怕事、忍气吞声,与其他同学不合群,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对象。

二是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和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品质是否良好与其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全、品质败坏、法制意识低、不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或者经常性使用暴力等,就会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并且以目前来看,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过分的溺爱、百依百顺、过度包容,也往往会造成孩子过度以自己为中心,形成霸道、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同时由于父母离异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过度缺乏关心和关爱的人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是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校园暴力的发生,实际上是对未成年人道德、法制教育的缺失。除了父母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外,学校和社会也应当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老师对学生的过度体罚或者对学生使用语言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攻击以及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不良行为进而进行模仿或者在校园、社会中结交的不良朋友,也容易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都会共同导致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同时,法律方面的缺失也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校园暴力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校园暴力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特殊的规定,即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校园暴力主要是发生在未成年人学生中,并且近年来校园暴力犯罪逐渐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所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种类虽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需承担刑事责任的严重的犯罪之中没有包括校园暴力这一类型的犯罪。尽管严重的校园暴力可以转化为刑法当中的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等严重的罪名来追究欺凌者的刑事责任,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校园暴力所导致的轻微结果就不能很好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导致不能很好的惩治和预防校园暴力现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实施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校园暴力的犯罪成本是比较低的,没有造成受欺凌者重伤或者死亡的,就不要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作为我国最严厉的法律,对于校园暴力没有起到很好的震慑和警示的作用。

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如《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的,强调对于犯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对于欺凌者不进行适度的惩罚,实际上是不利于保护受欺凌者的合法权益的。并且法律对于校园暴力规定的缺失没有明确学校应当在学生的日常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等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事件的发生,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和学生个人法律意识的欠缺,也是导致校园暴力频繁发生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对于预防校园暴力的思考和建议

我们在看到我国对于校园暴力法律规定上的不足和其他方面的不完善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惩治和预防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

一是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对于欺凌者的惩治力度、完善对于被欺凌者的救济措施。校园暴力已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被欺凌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被欺凌者死亡(包括自杀)。因此要更好的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首先就需要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校园暴力问题不能仅仅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必须要上升成为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还是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法律上对校园暴力这一类型的犯罪作出具体的、明确的法律规定。我认为可以通过在《刑法》中新增罪名或者就校园暴力制定专门的法律,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要起到法律应有的震慑、强制的作用,明确欺凌者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对于欺凌者的惩罚力度,不过度强调对于欺凌者的保护,也不单纯依靠欺凌者的年龄来追究其刑事责任,要结合欺凌者的年龄、实施暴力和欺凌行为的手段和方式的残忍性和严重性以及被欺凌者实际所受到的侵害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欺凌者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并且在法律规定的过程中要完善相关救济措施,如明确校园暴力救济的主体或者在被欺凌者遭受到校园暴力、欺凌后所应当要得到的法律方面规定的救济方式、措施等,更加注重对于被欺凌者的保护,保障其合法权利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二是要加强校园的法制建设,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的法律意识。在校园内设置严格的、整治校园暴力的校纪校规,明确规定校园暴力的惩处措施,落实到班主任负责的责任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处理校园暴力事件,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善良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让未成年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法律、认识法律,在遇到校园暴力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杜绝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欺凌他人不仅是极端错误的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对产生的后果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给自己、家庭、他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学校也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的陈旧观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方面的教育,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对有暴力倾向或者受到欺凌学生的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等。

三是司法部门和教育系统等应当加大预防校园暴力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个人和家庭成员的法制意识以及提高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校园暴力的监管力度。我国必须要加强普法力度,政府等部门可以不定期的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法制走进校园,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什么是侵犯他人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的行为,明确校园暴力是严重的危害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仅要加大对学生的普法力度,也要加大对家庭成员的普法力度,家庭是预防校园暴力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制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提高政府等相关部门对校园暴力的监管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学生数量众多,学生在学校所引发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校园暴力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的突出。因此要更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出现,就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和措施,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暴力犯罪校园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Televisions
暴力云与送子鹳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向暴力宣战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