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云南酒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点建议
2020-11-29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省情和资政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111)
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11月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年本)》 中,将“白酒生产线”从“限制类”产业中移除。据此,各省(区、市)竞相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酒产业发展。我们在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云南酒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要把云酒作为全省的重要产业进行培育
(一)云南酒业发展有着优异的条件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的气候和土壤资源,让各种酿制酒的粮食作物、水果和药材在云南蓬勃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水质又提供了酿制优质酒的自然条件。滇东北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生产的大曲酒独具特色;云南高海拔,低纬度,多品质的优质酿酒葡萄形成了西南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因此,露酒、白酒和葡萄酒都具有明显的云南特色。
二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条件。云南26个民族,有着多种多样的酒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酒产品和悠久的酿酒历史。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和露酒的酿造、品饮都有着独特的传统;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具有酿造原料多样、用曲量少、发酵期短、酒质醇厚饱满、纯净回甜的特点,流淌出不同于浓香、酱香的一股清流。因此,独特的酿酒工艺和民族文化是云南发展酒产业的文化优势。
三是初具规模的市场条件。由于酒产业链长、税率和利润较高,一直是经济发展中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9年,云南省饮料酒产量为87.4万千升,排名第18名。其中白酒产量为9.6万千升,排名第19名。全省酒类工业初具规模,酒企不断壮大,规模以上的酒企有20余家,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二)云南酒业发展新的机遇来临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酒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有效地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又能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有效供给。
二是取消酒业限制,深化行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目录发布实施之后,白酒产业不再成为国家限制类产业。有利于吸引优质资源、外部资本进入白酒行业,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同时,在白酒行业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诚信体系、溯源体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将有力推动白酒产业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的完善,促进白酒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酒市场需求稳步上升。尽管酒并非生活必须品,但在各类消费品中,酒占有相当的比重。亲朋好友相聚、业务往来宴请、节假日、喜庆事,酒自必不可少;以酒助药力、驱疾健身的人不少;借酒畅文的人也有;酒作为做菜调味用品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需求在稳步上升。
(三)南亚东南亚市场对酒的需求潜力逐步显现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毗邻,区位优势凸显。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人口总量超过了1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海洋地理位置优越,一年四季如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白酒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潜在市场需求庞大。全国的酒企业都在试水南亚东南亚市场,云南本土酿酒企业也在积极培育南亚东南亚市场,南亚东南亚的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要把云酒作为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内容
(一)云酒是“三张牌”的重要内容
当前,云南省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云花、云茶、云蔬、云果、云咖啡等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都已逐步享誉海内外。云酒则是依托云粮、云花、云蔬、云果生产的绿色食品,是“绿色食品”的重要内容。对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而言,酒可佐餐、可保健、可医疗、可怡情。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需要有高质量的酒业支撑,而观光酒庄、民族酒文化展示等都是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酒业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酒业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酒业首先是农业,其次才是工业和文化传播业。农业是酒业上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为酒业提供主要原料,酒业对保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保持市场稳定和全局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农业支撑酒业、酒业反哺农业。酒业逐步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服务三农的能力在逐步增强。
(三)云南旅游业需要酒业
酒(酒业)旅(旅游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以“全域旅游+酒庄旅游+体验消费+社交消费+互联网+”的全产业链模式,推动酒庄经济发展,也成为一种新的旅游风尚。目前,已出现了四种类型的酒庄:传统式酒庄、酒店式酒庄、会所式酒庄和主题式文化酒庄。酒庄旅游以观景旅游、互动工艺、品鉴品质、售卖渠道体验、文化传承来满足游客的需要。同时,云南是多元化的民族风情展示胜地,26个民族不同的酿酒传统和喝酒方式,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酒文化。
三、要以扎扎实实的措施促进云南酒业高质量发展
(一)省级领导亲自抓
把酒业当作一个重要产业来培育,需要省级领导亲自抓,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统一部署,科学规划,高位推动,为酒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引导各州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认识酒业的重要性,正确地认识云南酒业,构建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云酒品牌建设的能力。整合全省酒业的资源优势,凝聚提升酒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云南酒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酒业协会的作用
厘清云南省酒业协会的职能,紧紧围绕服务云南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服务宗旨,在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全省酒业资源,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酒类行业自身素质,提升酒类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行业竞争能力,净化酒类市场环境。从行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出发,在人才培训、技能竞赛、信息传递、开展会展经济、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协会的知名度、影响力、凝聚力、权威性。助推云南酒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三)国企加入混改
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鼓励国有企业参股民营酒企业,进一步完善民营酒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不断壮大酒企业实力,培育出云酒的领军企业。
(四)多部门协作
促进和管理酒业,涉及发改、工信、商务、科技、市场监管、教育等多个部门,需要逐步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机制,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多部门协作,研究发布《云南酒业“十四五”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产业战略方向、产业发展趋势,为酒产业“十四五”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五)学习借鉴外省可鉴经验
贵州、四川、河南、安徽等省的酒业都已远远走在云南省的前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云酒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全面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比较集中的经验:一是省政府重视,作为重要产业来抓;二是整合全省酒资源,打造公共品牌;三是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坚守品质;四是注重文化积淀,培养消费群体;五是以开放的态势稳步推进、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