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集聚更多城市发展合伙人
2020-11-29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
□ 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淄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出台“人才金政37条”、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8类服务事项”及46个实施细则,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正集聚淄博、创新创业,成为城市发展合伙人。
一、坚持引才用才、人人有责,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一是党委政府牵头抓。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市委书记带头到清华、北大宣讲人才政策、发出“淄博邀请”,427人现场达成工作意向。纵向抓书记、横向抓局长,连续7年开展区(县)委书记述职,连续4年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每年年初,明确24个行业主管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考核、干部考核,做到“管行业必须管人才”。聚焦老工业城市产业赋能,引才、育才并重,聚力打造“高端人才淄博行”等招才引智品牌,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去年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5人,支撑带动了35个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二是企业和企业家主动抓。强化“企业家本身就是人才”的理念,2018年启动“十万企业家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将所有企业家培训一遍,提高他们引才用才的意识和能力。对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申报人才工程、在外设立的研发平台,给予相应资金支持。三是全社会合力抓。实施校城人才融合发展战略,9所省属、市属、民办驻淄高校全部享受淄博人才政策,实行人才落户在高校、创业在企业“双落户”制度。近三年,校城联合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274人,仅山东理工大学一所高校,市财政支持资金就达1.8亿元;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化学发泡剂专利,在市内企业实现转让,专利费高达5亿元,创国内高校专利授权之最。实施伯乐引才、亲情引才,对帮助淄博引进符合条件人才的单位或个人,最高奖励30万元。
二、以流程再造为主攻方向,跑出人才工作的“淄博速度”。一是最大限度放权松绑。赋予事业单位更大用人自主权,抓住高校毕业季等有利时机,密集举办“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对急需紧缺的名校毕业生,面试考察合格即可录用,当日审核、当日签约,去年共签约“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756人,超过前3年总和。结合机构改革,市级统筹设立人才专项事业编,用于满编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高层次人才落编等。在开发区体制改革中,首次人员选聘预留1/4职位,用于引进专业化人才。二是实行一卡集成、一卡通办。整合14个部门人才工作职能,推出“淄博精英卡”,面向全市博士以上各级各类人才发放,目前已办理443张。人才持卡可享受交通出行、体育健身、医疗保健、休假疗养等12项优质服务,实现了“一卡在手、办事无忧”。三是力推人才工作“秒批”模式。建设淄博市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各部门政策和审批流程全部上线,实行“无申请、不见面”审批。
三、既有真金白银、更有真心实意,让人才顺心安心舒心。一是让每类人才都受重视、得支持。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企业家大会,让企业家“站C位”,引导各级大胆为企业家“站台”。树立全类别人才观,立足老工业城市实际,在政策设计上,设立13个人才专项,实现从顶尖人才到技能人才全覆盖。二是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服务网络。在各级行政审批中心,设置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服务窗口,设立122名服务专员,全程靠上当好“店小二”;在16个部门开通人才服务热线,实行服务专员与服务热线一体联动、一号直达,让人才享受到线上线下、随叫随到、高质高效的服务。定期对窗口、专员、热线服务情况开展“体验式”督查,对服务质量不高的,组织部门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确保广大人才无顾虑、留得住。对人才关心关注的住房问题,实施安居工程,组织部门会同住建、财政等部门,全面启动人才公寓建设,今年至少建2000套。对人才子女上学问题,开通绿色通道,根据其意愿、学业等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从优安排。对人才家属就业问题,按照“对口同级、就近就优”原则进行安置。
2020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聚焦淄博“四强”产业发展,紧盯“人才金政37条”“8类服务事项”落地落实,加快大学城、科学城、创新创业谷“两城一谷”建设,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新增高层次人才65人以上,新引进大专以上毕业生3万人,培训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7.6万人,进一步做大做优“人才金字塔”,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