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组织工作这么干
2020-11-29
一 在强化理论武装方面
●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
推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继续开设学制半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逐步形成制度性安排。加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教育培训,6月底前分级负责把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
推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
推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断总结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好的做法、成功经验,加大案例开发和案例教学推广力度,办好示范培训。会同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日常调研、巡视巡察、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完善抓落实、促落实的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全省组织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主动提前做好相关工作,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期间探索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具体措施。
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问效评估机制,按照全省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提出的“八个看一看”要求,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切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按照中央部署,开展党的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基本知识测试试点、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试点,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等基层党校建设。统筹加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推进王尽美、焦裕禄、孔繁森和泰山“挑山工”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儒商”学院运行机制。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深化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专项整治工作。
完善“选得好、挂得好、用得好”的机制,加强到国家部委、中央金融机构及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锻炼干部的管理。持续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开展“大走访、解民忧”活动。
坚持按需培训、精准调训,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八大发展战略等,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发挥省内知名高校学科优势,开设“十强”产业专题研修。
二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方面
●自觉提高政治站位。
全省组织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把职能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要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务实作风把防控疫情斗争的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考察识别干部。
鲜明树立在疫情防控一线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使用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
●强化履职尽责监督。
围绕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严肃问责;对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调整,调出正气、调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落实关心关爱措施。
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人才,要格外关心爱护,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及时发现和总结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会同有关方面表扬表彰,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三 在建设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方面
●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认真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我省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能力、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把各级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发现、储备和培养一批党政正职重点人选,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敢于攻坚克难、领导经验丰富、廉洁自律的优秀干部担任党政正职。
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
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和单位职能职责,注意选配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形成搭配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提升班子契合度、人岗匹配度,最大限度发挥班子整体功能。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解放思想、打破壁垒,大力推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省市县之间、市与市之间干部交流使用。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形成源头性储备、多渠道发现、全方位培养、动态化管理、常态化使用的工作机制,确保全省干部队伍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组织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工程”,严格落实党校(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干部学院有关班次点名调训制度,3年内将本级掌握的优秀年轻干部轮训一遍。
选调年轻干部到国家重大战略一线、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工作一线、基层艰苦地区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一线,建立“五个一线”考验识别机制。
打破隐性台阶,注重从年轻干部中选拔政治过硬、历练扎实、表现突出的干部,统筹用好全省年轻干部资源。建立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多部门单位联动工作机制,实施联合选育计划,加大培养选拔使用力度。
●强化政治素质考察、政治把关。
认真落实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和落实力考察评价、应对风险能力评估、政治素质正负面清单“1+3”文件,努力实现系统化、常态化。
细化考察内容,突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把政治素质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任前考察、试用期满考核和述职评议等重要内容。
优化考察方法,综合运用领导班子建设调研、年度考核、日常考察、换届考察等多种方法,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重点工作,对干部落实力、应对风险能力情况开展考察评估,全方位、多角度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统筹用好巡视巡察、监督执纪、审计监督、民主生活会、信访查核、环保督察、舆论监督等结果,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干部情况。
健全经常性了解干部工作机制,把功夫下在平时,并注意在推进重大发展战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了解和评价干部。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实行干部政治鉴定、廉洁鉴定“双鉴定”制度,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已在领导岗位上的坚决调整下来,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对政治把关不严导致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带病表彰”的,一律严肃倒查追责。
●切实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开展“学制度、守制度、用制度”宣传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去检验、去锤炼,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研究考察考核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方式方法,区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明确衡量标准、评价重点,及时选拔使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的干部。
注重加强制度执行力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落实制度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问题,发挥好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的,不仅坚决不用,而且要严肃查处。
四 在引导党员干部严守规矩、创新实干方面
●从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
聚焦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狠抓不担当不作为问责处理,进一步强化履职监督,督促引导各级干部恪尽职守、担当负责。
从严从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规范细化抽查核实办法,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对党忠诚老实的态度严肃对待、如实填报。
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做好常态化管理。
推动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与巡视巡察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带病提拔”倒查追责和“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加大信访举报查核处理力度,持续巩固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从严开展档案审核,坚决消化遗留问题。
及时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切实加强生活圈、社交圈监督。
进一步健全省委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深化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和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从严监督管理工作合力。
●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继续开展“担当作为好书记(好干部)”“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评选表彰,对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拔使用。
开展“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干部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持续推动落实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各项措施,抓好全省考核事项统筹管理,对新设考核事项或新增考核指标从严把关,巩固提升清理规范“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事项成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着力增强容错纠错制度可操作性,严查诬告陷害行为,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优化奖惩分明考核体系。
坚持“统一组织、综合考核”,改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省直机关绩效考核,既考总量增量又考结构优化,科学设置权重和指标标准,引导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
完善写实考核工作机制,把年终考“果”向日常督“事”拓展,把日常督“事”向年终考“果”延伸,加强考核与督查、检查、观摩等衔接,写实各市各部门工作实绩实效。
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结合,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突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鲜明导向。
五 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方面
●深入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研究明确职级公务员继续兼任领导职务的有关政策原则,研究解决职级公务员日常管理的有关具体问题。
把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不搞平衡照顾、论资排辈,更好发挥职级正向激励作用。
对在重大战略实施、重要专项工作、重点工程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担当作为好干部,在晋升职级时给予适当倾斜。
稳步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工作。
●持续完善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制度改革,科学界定职位范围,研究制定有关配套措施。
健全完善我省调任政策,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调任工作。
扎实做好省市县三级涉改参照管理单位重新认定审批工作,研究明确退出参照管理单位人员管理的政策措施。
●精准科学推动公务员考录选拔。
深入推进公务员分类分级考录,科学组织各类专项招考,围绕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及时跟进补充各类专业化人才,建立随用随考的常态化补员机制。
完善选调生选育管用工作,加大名校毕业生的招录力度。
统筹开展省市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工作,健全基层公务员培养选拔长效机制,畅通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渠道。
改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长期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等本土人才的定向招考工作,探索“梯次招录”,拓宽基层干部上升空间。
●全面推开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
研究出台我省实施细则,全面推行平时考核,注重了解公务员日常工作和平时表现,突出考核政治表现、工作实绩、担当作为。
强化平时考核结果使用,对平时考核一贯表现优秀的公务员及时给予表扬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市探索根据平时考核结果发放物质奖励。
加强对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服务管理,深化拓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
完善工资福利政策,巩固拉平县乡干部工资津贴补贴成果,落实关心关爱基层的政策措施。
六 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方面
●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召开纪念“莱西会议”三十周年座谈会,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村级事务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县乡创建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实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继续从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回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择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以县(市、区)为单位研究回引政策,吸引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任职;充实完善后备人才库,培育储备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建立健全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研究谋划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的有关工作。
抓实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要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坚,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第一轮整顿任务。结合巡视巡察、扫黑除恶、宗教治理等工作,对软弱涣散党组织,随时发现随时纳入整顿。
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继续实施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高质量推进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年底前基本消除集体经济3万元以下村,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
●开展城市基层党建集中攻坚,以党建引领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提升基础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实施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党建网格与综治、信访等社区网格“多网融合”,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制度,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服务群众、优化治理。
依托物业主管部门建立行业党组织,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认真落实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街道和区(市、县)直部门协调联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组织实施“一事一品牌”集中攻坚行动,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指导各市集中攻坚、打造品牌。
●深入开展“全域组织覆盖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在“两新”组织,重点是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提高“两个覆盖”质量,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实施“星火培养工程”,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质量。组织实施“两新”组织党建“百千万示范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在全省分别选树100个、1000个、10000个左右的省、市、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在机关,重点是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始终走在前、作表率。
在国有企业,重点是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作为一条红线,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落实,以企业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指导省属企业完善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在高校,重点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健全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全面落实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等基本制度,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围绕抓党建与抓发展、抓业务相统一,鼓励各级各单位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探索破解“两张皮”问题的有效办法,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在全省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从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抓起,通过全面自查排查、逐一整顿规范、抓好整体提升。
重视和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坚持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党组织建设。
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实行发展党员梯次培养计划,深入推动解决部分村长期不发展党员问题,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探索开展党员队伍分类管理,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关心关爱建国前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深化“灯塔—党建在线”业务系统推广应用,以信息化手段助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七 在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体系方面
●推动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切实抓好《关于实施“人才兴鲁”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打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权。
坚持以实际能力和贡献评价人才,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人才创新获得感。
以市、县(市、区)和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探索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推动“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
●推动打造更加壮大、合理、有支撑力的人才队伍。
研究制定新一期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完善遴选机制和支持方式,强化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工程衔接机制,建立相互衔接、清晰规范的认定支持体系,强化领军人才梯次培育。
实施“筑峰计划”,对发展潜力大的领军人才“一人一策”稳定支持,加快培育顶尖人才。
深入实施“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齐鲁之约”引才活动。
组织绘制“十强产业”人才发展路线图,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支持骨干企业靶向引才。
协调推进齐鲁系列人才工程,抓好首席技师、乡村之星、和谐使者、金融之星等人才工程评选,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动提供更加精细、优质、有温度的人才服务。
统筹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等引才聚才载体建设,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支撑。
完善人才发展市场化机制,推动组建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市跟进设立,构建省市联动的人才引进招聘、人才项目运营、人才创业投资市场化服务体系。
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加快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打造国际化人才生态。
深入推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设,推动“山东惠才卡”服务事项充分落地,提高“12345”人才服务专线运行质量,提升省人才工作信息平台服务功能。
做好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工作,加强对各类人才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