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像电子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

2020-11-29洪润明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像出版社销售

洪润明

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从相加到真正完全相融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在技术创新、编辑创新、理念创新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音像电子出版社要努力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早日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1 数字出版案例分析

1.1 从“法信”平台看数字出版的产品定位

“法信”平台是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开发的一款数字化产品,在为全国法院提供在线调解、远程审判与诉讼服务方面发挥出了非常强大的实用功能。“法信”平台的广泛推广,启示音像电子出版业从策划数字产品开始之初就要把知识服务作为重要使命,要整合海量知识资源并进行加工分类、智能推送,让用户快速准确得到这些资源。需要注意的是音像电子出版开展知识服务不能简单地将数据汇总,而要针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有侧重地提炼和筛选,要加强用户的参与感,要倡导用户之间有问有答,出版社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作品,要最大化缩短出版社和用户的距离,使知识服务有用有趣。

1.2 从几家出版社在做项目看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

同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产业链是多维的,音像电子出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跳出传统光盘出版的桎梏,如成都音像出版社的“天府TV”、时代新媒出版社的“时光流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专业慕课平台以及人民交通出版社的“驾校一点通”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音像电子出版社可以从内容提供、平台服务、网络运营等多个角度参与数字出版。

1.3 从“得到”看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

据统计,现在“得到”App 用户量已超过3 500万。“得到”通过内容生产者创造内容,然后进行内容组织、管理、个性化分,最终提供到销售平台,通过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大师课、精品课等产品,完成内容的互动,形成个闭环,从而实现获利。音像电子出版要学习“得到”利用好用大数据技术给用户画像,并为之开发多元化的产品,并且产品间形成联结,发挥协同效应。也要善于开展社群营销,通过点对点的直接传播,加强同用户的互动,提升用户让渡价值,发挥品牌传播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出版产品销量。

2 对音像电子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

2.1 要体现产品与用户互动的优势

音像电子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要把光盘中的内容转换为数字产品并不难,难的是数字化转型后要让用户通过新推出的产品找到其背后一个个能解决各种难点、问题的活生生专家、朋友。音像电子出版社在策划选题之初要树立产品与用户的黏性和互动的意识,可以尝试从交互式与多媒体体验产品着手,这其中可以学习一下兄弟出版单位的成功作法。如人卫出版社以其权威优质内容为基础资源,面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普通用户推出《临床助手》《用药助手》《中医助手》,从而帮助用户临床决策参考和合理用药;人民交通出版社依托自己在交通领域的独特优势构建了《智能航运》,有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也为未来远程智控船舶奠定了基础。这些出版单位推出的数字产品由于解决了传统产品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且在功能上和性能上远远优于、超越传统内容产品的单一功能,并集成和取代了同类产品,通过利益让渡和对用户让利的形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除了产品本身,在产品交付方式上,也要围绕用户互动进行转型。过去,音像电子出版社同用户的关系只能依托光盘,就是出版社把编辑整理过的录音录像、数据信息刻录或拷贝进光盘,再批量生产上市发行,然后由用户借助各种设备通过点击播放获取所需内容。在此之后,就没有后续的反馈了。用户将产品拿到手之后,看没看,听没听,对音像电子产品的内容掌握了多少,出版社无法掌握。这就造成了编辑与用户的脱节,用户黏性降低,后续销售无法跟进。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是把知识服务交付给用户后,还会进一步跟踪用户的切身体验,了解用户是否喜欢看、愿意听,是否用得上。用户的获得感、体验感强,才会产生该产品值得购买的想法,才会持续购买出版社的其他产品。音像电子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该站在产品生产的顶端,“俯视”整个产业链,挖掘产品背后的资源,实现多业态开发。要通过优质的数字化产品吸引汇聚海量用户,形成领域入口,以此完成不卖光盘卖知识、卖内容、卖服务、卖阅读功能、卖阅读解决方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2.2 要发挥线上销售与体验消费的优势

线上销售持续性时间长,且时间越长,效果会越来越好,而且线上销售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用户的购买行为将更为便捷,这将会彻底突破传统光盘发行限制。尽管线上销售优势明显,音像电子出版社开展线上销售也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考虑到本社产品特点、用户群体,同时也要考虑好产品同网络、手机、手持移动服务终端应用的匹配度,还要注意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结合,不能偏一废全。音像电子出版社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时要对拳头产品及现有发行渠道进行细致梳理,如有可能要多整合并打造出适合线上销售的平台。最近几年来,北师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工程师爸爸”音频在线分销渠道、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电教系统销售通道及数字资源网络平台就很成功。再有,音像电子出版社也可以尝试同各大网络音频平台强化合作,现在很多出版社同喜马拉雅合作的官方电台已实现了稳定盈利。

开展线上销售除了打通渠道外,也要注重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如中华书局“云国学”在线教育平台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数字产品为出发点,以优质的国学教育资源为核心,以技术平台为支撑,为客户提供多端学习场景,包括PC 端、App 和微信端,并通过录播、直播、在线答疑等多种学习形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在线教育学习闭环,让用户在“学习环”中拥有独特的学习体验。编辑人员与用户持续互动,在讨论答疑模式中,使产品内容不断打磨,更加精准化。

另外,音像电子出版社可以和图书出版社一道通过读者俱乐部、读书会、网上社群等手段使用户沉淀下来,也可以通过与政府或单位合作,对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来扩大影响力进而获取客户。然后用书评、简书、分享文章、办讲座等各种手段,把产品推送给作者,跳过“寻找”“认识”“了解”阶段,直接进入购买环节。而且这种模式可以迅速收集读者反馈,掌握第一手信息,对于开发新选题也有好处。

2.3 要彰显出版社的人才培养优势

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关键在人,自我转型才是最根本的转型。音像电子出版社要充分彰显自己这个数字化人才培育大本营的优势。可以常态化邀请行业专家、高科技公司负责人讲案例经验,提升编辑团队的数字化实战能力。要鼓励编辑团队时刻注意有关数字出版的动态、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按照最新的国家标准去编辑加工作品,保证数字产品与时俱进。还要创造一些条件,让编辑团队参加一些数字出版行业的展会、论坛和学术会议,掌握前沿动态,开阔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编辑提升数字化从业资质水平,对于获取数字编辑职称的编辑人员,从工资涨幅、奖金额度等方面要予以倾斜,引导编辑人员向数字化专业方向努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音像电子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内容是核心更是优势,资源整合是现实选择和途径,音像电子出版社只有探索出一条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的新路,实现出版资源的多业态开发,进而实现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也才能守住文化产业的阵地。

猜你喜欢

音像出版社销售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我等待……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石油工业出版社
销售数字
音像超市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