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鼠年央视春晚节目的文化意义略述

2020-11-29田利红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国人小品仪式

田利红

随着媒介化转向的出现(turn of Mediatization),一切存在的事物都被中介化了(the mediation of everything),媒介的作用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中介(medium),通过媒介这种中介其他事物如观点思想等等在其中发挥作用,相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加速度更新早已经被媒介(media)所浸透,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各式媒介,人类对媒介的重度依赖性带来的影响就是—媒介化(mediatization)已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形塑作用。正如美国文化学者詹姆斯·凯瑞的名著《作为文化的传播》(Communication as Culture)一书的书名一针见血所阐明的一样:媒介即文化。因此,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辞旧迎新,连接国人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恰似费孝通先生所喻的小小石子投入河水中一般在全国人民心中瞬间会荡起无穷的涟漪,意义非凡。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认为,互动仪式会在共同体互动成员之间产生共同关注点,是一种情感激发机制。共同的关注点和由此激发的相似情感会同时产生情感的强烈漩涡,像情感磁铁石般的把互动的共同体成员裹挟其中,增强共同体成员的情感感受力,烙上文化的胎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曾经注意到,成功的社会互动仪式,会使共同体互动成员感到自信,强大,积极主动采取实际行动。在互动仪式中激发的群体情感会使共同体成员感到力量倍增,即使离开后很长时间都会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尽的信心。互动仪式就是一个情感转换器,通过加工把一些情感元素转化成力量更大的情感能量,短期情境产生的情感能量会在共同体成员中产生集体共鸣,从而随着时间的发酵引起一系列的连锁情感反应。央视春晚节目即充当着这样的仪式作用,是一个情感转换器,通过共同的关注点,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感和引导国人关注社会正能量,凝聚团结全国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我。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自从1983 年全国首播以来,历经37 年陪伴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一起共同欢度过了充满欢声笑语的37 个无眠难忘的除夕夜,迎来送往,送走忙忙碌碌辛勤劳作的一年,迎来充满希望竭力奋斗的新一年。央视春晚已经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情感符号,融入中华文化历史记忆长河中,倡导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规范,同时承载着国人的家国梦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展望期待,成为国人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转化成国人记忆的社会框架,在其中内化着国人的共同信仰、共同情感,最终融汇入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滚滚长河中。

1 央视春晚扮演着仪式作用:神圣时刻VS 日常世俗

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提出文化洋葱模型(The “onion”: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pth),文化呈现自身的方式就像是一颗洋葱(onion)层层叠叠,洋葱的核心最里面是文化的本质价值(values),洋葱的最外边最肤浅层是文化符号(symbols),而文化中涌现的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heroes)和文化中的各式各样的仪式(rituals)介于两者之间。央视春晚就是洋葱中的这样一种仪式,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聚焦国人的共同关注点,在载歌载舞欢快的氛围中把全球华人聚集在同一时间段,激活了国人长眠于内心深处的共同期盼,适时适地地调动了国人潜伏于内心深处的特定情绪,一起共同庆祝迎接新春的到来,传统与现在与未来在这一瞬间被激活,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而且将人们从乏味枯燥的日常琐碎生活中暂时性地解脱出来,如小品《父母爱情》《机场姐妹花》、歌曲《你好2020》《爸爸妈妈》,在戏谑诙谐中道出了普通人的日常心酸劳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恍惚间人们进入一个全体华人同呼吸共命运的神圣时刻。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提出在原始社会中通过宗教崇拜,社会被分为宗教神圣时刻和日常生活世俗时刻。人们在宗教神圣时刻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片刻的脱离俗世的宁静,而且它还具有心灵治愈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人们早已摆脱以前的蒙昧时代,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已经被世人所普遍认可接受,但是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也同样需要从奔波乏味枯燥单调的日常生活中暂时性地获得片刻的解脱,随着宗教的逐渐边缘化,央视春晚在某种意义上就扮演了宗教仪式的功能,带领人们进入大家心灵交流的神圣时刻。

在法国学者阿诺德·范·杰内普的分析框架中,仪式的进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与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分离(separation)。这其中所涉及的是从经过门槛状态(或limen)过渡到一个仪式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脱离了日常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其次,对导致分离状态的危机的某些层面制定一个模拟的情形。在这一过程中,对日常生活的结构的设定既受到阐明,又受到挑战(他把这些主题的重新出现称为“结构”与“反结构”)。再次,最终重新进入(reentry)日常生活的世界。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在杰内普仪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阈限(liminality)与交融(communitas)概念[2]。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央视春晚节目就是仪式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央视春晚节目通过艺术化地手段模拟再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尖锐突出问题,如小品节目《婆婆妈妈》《走过场》所折射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现象,既阐明了小品节目所反映的问题所在,又挑战了社会中的诸多不良现象,即小品节目带领观众进入了特纳所说的阈限阶段,当小品节目演完结束后,在观众的捧腹大笑中,达到了交融阶段,使观众重新认识小品所反映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品所折射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

央视春晚节目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凝缩的精华,都是经过反复甄选而最后拍板的节目,歌舞小品皆是通过艺术化地手段处理从而来再现当前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小品《婆婆妈妈》《走过场》《快乐其实很简单》,及传递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节目如《爱是桥梁》《一带一路嘉年华》,归根结底是对当前中国社会的特定时期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所谓的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的浓缩再现,是法国大诗人波德莱尔口中从短暂中提炼出的永恒即“感官现时”,全国除夕夜当晚高达25%的央视春晚收视率充分说明,全国人民都在享受央视春晚端上来的这道除夕夜年味大餐,因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人们都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地辨认出了这一共同的认识经验,即通过小品歌舞等艺术化处理后呈现出来的鲜明的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感结构,时代节奏脉搏的跳动,而这种情感结构在忙碌奔波劳作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无暇停下脚步慢慢细细品味体会的。“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的服从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3]央视春晚除夕夜节目注定在伴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度过一个个无眠难忘的守岁夜之后,在共同的历史情感沉淀中强化中华儿女对祖国家园的认同和热爱。

2 央视春晚作为中华文化的直接能指符号所暗示的意犹未尽的所指含义

“文化实际上就是再次的呈现……是用另外一个事物来代表最初始的呈现时的人的存在状况。”[4]“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意识和情感之间的联系。”[5]央视春晚精选节目紧抓中国时代跳动脉搏和中国文化中的正能量,呈现中国当下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情感结构,因此央视春晚节目是当前中国文化的直接能指符号(the signifier),通过央视春晚这个显而易见的能指符号,含蓄地意指出能指符号后面隐含的所指意义(the signified)。

2.1 央视春晚充当区分作用:中华民族vs 世界他国

美国文学批评家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到,“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alter ego)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对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6]央视春晚在除夕夜的特定时空里定格在中华传统文化血脉里,一首首的热爱祖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如《我的祖国》《亲爱的中国》《万里长城永不倒》,把人们内心沉睡长眠的爱国激情燃起,对家园故土的认同感瞬间被唤醒,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感,突然涌上心头,暂时性地区分与世界其他国家文明,赋予中华民族以独特的特质,彰显自我本色。通过央视春晚隆重的庆祝活动,中国春节也同时逐渐被其他国家人民所了解和认识,其实这也是在进行一种文化间的交流,文化传播,把中华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

2.2 央视春晚传递对待万物的态度:从我它关系向我你关系的转变

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阐述了人对待世界万物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平等地看待身边的万事万物包括大自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对话的关系,平等地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向往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共处关系;另一种是“我与它”的关系,我以区别地,高傲地,鄙夷一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他人和自然万物都是被我所利用们盘剥的关系,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切为我所用,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病态的不健康关系。央视春晚节目中传达的是第一种和谐地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我与你”的关系,在央视春晚舞蹈节目《泉》《晨光曲》中朦胧间恍惚中人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久违的晨曦阳光的缓缓流淌,山间泉水的清澈叮咚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却视若无睹的万物似乎在那一瞬间都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人与万物自然和谐地共处于地球,互相融为一体。“去个人化的社会关系预设了我们对匿名他者的根本承认,而物化指的恰是否定或‘遗忘’此在之承认。”[7]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人际关系逐渐物化直至异化,央视春晚节目却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被人们遗忘的真情实感,如小品《风雪饺子情》,珍贵纯朴的真情实感仍然存在在每个人周围,虽然他是如此的普通却也着实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不是每个人都利欲熏心,善良美好依然深藏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拂拭掉上面尘封的灰尘。

英国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和西莉亚·卢瑞(在《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一书中描绘了这样一种图景:文化由上层建筑渗入物质基础领域并变得无处不在,它甚至掌控“经济基础”,“开始对经济和日常生活体验两者进行统治”[8]。因此央视春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央视春晚是提供给全国人民的一道文化营养大餐。

猜你喜欢

国人小品仪式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小品)《加班饭》
被嫌弃的宋国人
(小品)《一年又一年》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