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化教辅的策划原则和方法

2020-11-29解光书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区域化教辅策划

解光书

教辅图书的消费者几乎遍及每个家庭,因其具有辅助教学和考试的功能,以及与教材版本相配套的特点,已成为需求刚性仅次于教材的图书品种。不难看出,教辅图书市场具有需求大、刚性强的特点,成为各大出版必争之地,竞争十分激烈。在如此行业背景下,教辅出版公司为了寻找出路,区域化教辅势必成为教辅图书出版领域的新看点。

1 区域化教辅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1.1 区域化教辅的概念

目前市面上中小学教辅多数都是全国通版,即同一版本教材使用地区,读者使用的教辅图书都是一样的。区域化教辅是指编辑和老师研究该区域的考试特点、考查范围和难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统计多年来该区域中高考命题的考情、考法、考点、题型和难度等数据,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教学进度和教学情况而编写的一套符合该区域读者使用的辅导书。从教辅编写的角度来说,区域化教辅会相对适应于该区域的读者,但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区域中高考考情方面的研究,还要掌握区域的实际教学特点,成本和时间投入都会很大,同时对编辑和作者的要求也很高。

1.2 区域化产生的原因

1)教辅图书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市场竞争激烈。近两年,随着教辅图书策划、编写、加工难度增加、纸张和人力成本迅速攀升、退货量激增,再加上品牌教辅影响力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辅公司承担着高退货率、低折扣、利润率低的风险,急需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增长点。

2)区域化个性教学和考试需求。以江苏省中考为例,13 个市各自出题,有13 套中考试卷。各区域相同学科之间考试难度、考查范围等有所不同,比如盐城2019 年中考数学有尺规作图的题目,但徐州中考试卷就没有出现过;苏州2019 年中考英语有句子翻译的题目,但徐州、连云港和淮安2019年的中考试卷没有此题型。面对教材版本一致,而中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全国通版教辅肯定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升学考试需求,从教辅图书的助学和助考功能来说,区域版教辅更符合读者的需求。

3)市场的推动。前面谈到教辅图书的特点是需求大、刚性强,再加上教辅图书的门槛低,导致教辅图书的品种和数量都在激增,质量参差不齐,读者想在市场上找到质量高、适合自己需求的辅导书,书店和代理也想要质量稳定、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这样才会有利润。读者和书店的共同推动,催化了区域化教辅的产生。

2 区域化教辅图书策划的原则和方法

区域化教辅的策划和开发相比全国通版图书的策划难度要大,主要体现在要对该区域的考试和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区域特色,并体现在区域化教辅图书中。

2.1 区域化教辅策划原则

1)内容为王的原则。内容质量一直是教辅图书的生命线,是赖以生存的“法宝”。这里说的“内容质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稿件编校质量,二是选题质量。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近年来,针对教辅图书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客观现状,出版管理部门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多次对教辅图书进行了质量检查。从近年的检查来看,教辅图书的质量问题一直是“重灾区”,编辑在策划区域版教辅的时候,务必要加强图书的质量意识。

2)适用性原则。区域化教辅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产品,之前也有一些教辅公司把当地的期中期末试卷放进同步教辅里面,而不研究区域的考试和教学,这不是真正的区域化教辅。区域化教辅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依照该区域的考试特点和教学实际进度,进行策划和编写,所以策划者在编写方案的设计和具体落实的时候,必须潜心对区域的考试和教学进行研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的学科编写方案。以区域同步教辅图书为例,不仅仅要研究区域中考试卷,还要熟悉期中期末考试和月考考试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进度。只有深入的研究区域题型,才能策划出适应于本区域的教辅图书,服务于老师教学和学生考试。

2.2 区域教辅的策划方法

1)区域教学和考试研究。区域教辅的策划各个环节工作都基于区域教学和考试研究,区域研究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一是该区域的该区域的期中、期末及中考试卷的研究。试卷按照考点、考查题型(基本题型、区域常考题型)、考查难度(主要是指区域难度)来分析试卷,对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和对比,找出历年的变化和规律,结合自己的产品,形成研究报告;二是通过区域调研,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研究教学进度,并提炼出区域教学特点;三是研究区域竞品,编辑通过研究区域的畅销品,提炼优点和缺点;四是除了研究考试制度外,编辑还要熟悉国家教育政策、当地教改的最新思路,参加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试政策解读等等。

2)提高编辑业务能力,主动参与到稿件的编写中。目前教辅出版单位的组稿模式是由编辑直接向作者约稿,或者是编辑同主编沟通,主编再与作者约稿。作者首先写一个样张,样张审核通过后,作者按照规定时间交稿。在这一过程中,编辑没有参与到作者写稿过程中,所以稿件内容质量会参差不齐。编辑应该积极主动地站在编辑的角度,同主编、作者参与到区域研究中,撰写稿件策划方案,并将策划方案与作者的写作提纲结合起来,协助作者提高效率写出适合区域读者需要的高质量书稿。

编辑参与到作者稿件写作中,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策划方案,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样张审读,确保作者真正理解策划方案;第二,中期进度和质量监控,确保落实策划方案,发现内容质量问题,比如与教材是否匹配、有没有超纲题目等等,及时沟通;第三,交稿,确保稿件符合齐清定的要求;第四,原稿调研,编辑利用出差机会,让一线老师审读原稿。

3)建立完备的区域教研和作者团队。区域化教辅同全国通版教辅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区域化教辅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答案就是区域特色,即区域考情和区域学情。区域研究不仅仅依靠编辑,编辑由于缺少教学和教研的经验,以及对本地区考试的了解,所以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和作者队伍。

第一,教研团队是整个区域方案的制订者。选题通过后,编辑需要作大量细致的前期调研,从现实实际出发把握市场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状况,为选题工作提供现实根据,并为后面的策划方案提供依据。此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区域教研团队,由一线教师组成,不参与具体稿件写作,主要职责就是协助编辑完成区域策划方案,并监控原稿稿件内容质量。

第二,区域化教辅需要体现区域考情和学情的特色,所以一般会从该区域寻找合适的作者资源。好的作者是教辅图书成功的重要基础,区域化教辅作者一般来自于该地区一线教师,但是好的老师未必是好的作者,有的老师是教学能手,但却不是写稿能手。编辑需要耐心的培养作者,让作者了解教辅市场、了解基本的出版流程等,最主要的是要让作者了解本区域的考试情况,需要带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区域考试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辑应该和作者一起调研市场,一起讨论选题方案,这样能让作者提前参与到选题方案设计中,以便后期更好地落实策划方案。

4)编辑工作方式的变化。由于区域化教辅的策划特点和营销方式的不同,区域化教辅的编辑工作方式也相应发生改变,第一,除了原有的工作方式外,编辑应该深入研究区域的教学进度和考试情况,形成区域研究报告,并形成编写方案,监控作者落实到稿件中;第二,区域化教辅的编辑应该参与从策划方案的制订、稿件的编写、加工、下印、营销和销售等整个流程,编辑需要掌握更多的区域考试信息、教材使用情况和实际教学进度、以及对整个区域市场情况;第三,增强编辑的服务意识。一是服务老师和读者,编辑做全国通版教辅的时候,老师和读者会通过各种途径反馈使用意见,比如这个题型不考,修订的时候建议删除,这个考点不考,可以删除……但是在下一年修订的时候,依然不能删除,因为全国通版教辅需要照顾多数地区。相反,区域化教辅是针对该区域重点策划,所以编辑需要重视读者反馈,读者提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跟踪,并体现在我们的修订方案中。二是服务区域代理,主要体现在营销推广和样书宣传等方面。区域化编辑除了确保图书按质按时上市工作外,还需要参与到图书的营销和销售工作中。比如撰写图书亮点、策划营销方案,或者利用网络平台、化身主播,进行网上宣传。

总之,区域化教辅对出版社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改变了教辅编辑的工作方式,编辑要顺应这种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策划出既满足读者需求,又有良好效益的产品。

猜你喜欢

区域化教辅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本期策划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