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素纱褝衣”背后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2020-11-29

纺织报告 2020年6期
关键词:薄纱华服复原

李 欣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促使汉夷文化开始密切交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周边传播,自此之后的1 000多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赛里斯国”,意思为“丝来的地方”。丝是我国服装艺术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也非常漫长。自炎黄始,便有缧祖养蚕缫丝,小小的蚕吐纳出的孱弱游丝在先人智慧的大脑与灵巧的双手共同配合下,被编织成具有生命力的服装,丝绸也一跃成为我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辉煌一笔。

1 素纱褝衣的发现

1972 年,在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考古队员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墓中安卧着一位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沉睡”了2 000年的女子——她就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事死如事生,盛行厚葬,因此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通过对陪葬服饰的清理与编整,考古人员发现了令人惊叹的素纱褝衣。

在未曾见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件“素纱褝衣”之前,人们很难想象“轻若烟雾,薄如蝉翼”是怎样的一种形态。整件素纱褝衣长128 cm,通袖长190 cm,平肩宽袖直身,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花纹具有立体效果,需要在复杂的提花机上才能织成。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亦没有颜色。其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织成,丝缕极细、孔眼均匀。最令人惊叹的是其质量仅为49 g,据传闻,其折叠后能放入火柴盒。一个鸡蛋尚且有70 g重,两千余年前织造出49 g素纱褝衣的古人,其丝织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 素纱褝衣的名由

关于素纱褝衣的名字,一直有多种误读,到底是素纱禅衣、素纱单衣,还是素纱褝衣?

素纱禅衣是很多人的误读。由于素纱褝衣中的“褝”字是生僻字,很多人不识,便将“褝”与“禅”混淆,“褝(dān)衣”意为单层的长衣,而“禅衣”则是指代僧衣。这件衣服绝不是僧衣的样式,何况作为2 000年前长沙国丞妻子的辛追夫人又怎么会穿一件僧衣。所以为了便于记忆与理解,出现了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写法——“素纱单衣”。

那么“褝衣”和“单衣”是否可以通用,哪个名称更适合?“褝”是通假字,同“单”。宋代的《集韵》中就曾直接把“褝”通作“单”。如果单从表意的角度来看,“褝衣”与“单衣”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褝衣又称“单衣”,流行于秦汉时期,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平日所穿的单层罩衣。所以写作“素纱单衣”是为了简化,其含义不变。但追究其本源,这件褝衣在出土造册时被命名为“素纱褝衣”。在《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褝衣,言无里也。”指的是没有衬里的薄衣,因此褝衣是一个专有名词,“素纱褝衣”一名也更能体现其历史的沧桑感,更添独特韵味[1]。

3 巧夺天工的素纱褝衣

3.1 素纱褝衣工艺与复原

最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是一对的。一件为曲裾右衽重48 g,一件为直裾右衽重49 g。1983年,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文物失窃之后,最轻薄的曲裾右衽被完全破坏,失去了修复价值,被抢救下来的直裾右衽素纱褝衣也变得更加脆弱,为了更好地展出,复原素纱褝衣的任务势在必行。

素纱褝衣采用的虽然是最简单的平纹针织手法,但因其极细、极轻、极薄的特点,加之又是单经单纬互织,制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即便是在今天,织造这样一件素纱褝衣也是非常困难的,仿制工作异常艰难。在不断仿制的过程中,人们尝试了完全模拟古人的织造方法,比如将铁梭换成古人用的木梭。起初无论如何复原,仿制品在质量上总是大于原文物。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复原文物最大的难度在于复原其材料。经历了千年的进化,蚕宝宝们都变得更加强壮丰硕,吐出的丝也不可能达到2 000年前那样细若游丝的状态了。素纱褝衣原物上的丝9 000 m才11.2 g,现在最高级的丝织物也要14担,即9 000 m重14 g。因此,复制素纱褝衣,就要培育能够吐细丝的小种蚕。经过13年的培育,加上耗费近两年的织造时间,才终于勉强还原了这件素纱褝衣[2-3]。

3.2 素纱褝衣的穿着方式

关于素纱褝衣的穿法也有两种不同的推测。一种观点认为其是贴身穿戴如内衣一般的轻薄罩衫,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是置于华服之外的一层薄纱,目前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首先,这件纱衣不追求贴身,是宽松不合体的型制,适合穿在衣外。其次,《诗经·郑风·丰》中有一句话:“衣锦褧衣,裳锦褧裳。”意思是华丽的衣裳外面还罩着一层薄纱。按照时间来看,诗经的时间是西周初年至战国中叶,而辛追夫人身处汉代,诗经中记载的着衣方式是完全有可能被流传、被模仿的。最后,想象一下将这件最薄的素纱褝衣覆罩在美丽的华服之外,微风拂过,空盈的风从宽袖灌入,使之产生许多随机的线条与衣褶。它并不捆绑身体,相反,穿上它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动。阳光下,薄纱里若隐若现的华服,既彰显了穿戴者不容置疑的贵妇身份,更增加了服装的层次美感。同时,其将一切的张扬与富贵轻轻笼于薄纱之下,似乎更符合汉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含蓄品质,也是人们千年来不断追求的婉约朦胧美的最好佐证[4]。

这样的穿法即便是用于现代服饰的穿搭中,也是高级且不逊潮流的,将薄纱一般的罩衣穿在外套外是当下的一种潮流。难怪说时尚是个圈,辛追夫人放在今日估计也会是一个时尚弄潮儿。

4 素纱褝衣折射出的汉代美学

在经历了秦朝的压抑统治之后,汉朝初年,统治阶级崇尚自然朴素之美。丝绸是昂贵的,其织造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蚕丝的产量较棉絮麻叶是非常小的。丝绸历代以来受到贵族皇室的喜爱,着丝绸是身份的象征,是对财富的夸耀。这件素纱褝衣虽然在用料以及制作上极为奢侈,但绝没有华服的明艳之感,色彩上取于自然,为蚕丝天然色,未做染色处理。现在,人们看到的如红茶般的色泽,是因深埋地下千年的沉淀与氧化而形成的自然风貌。其存在体现了当时最高超的工艺织造水平,亦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其价值不菲,但观之却又十分素雅轻薄,恰恰体现了汉代美学中对轻盈浪漫、神秘优雅、素净空灵的追求。

汉代追求质朴美感是汉人含蓄精神的表现,更是一种源源不断展现内在精神的方式。素纱褝衣所带来的朦胧感恰恰体现了汉代对含蓄的追求,其极奢的材质也与内在精神相通。追根溯源,汉代美学思想在于道家思想。“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家所谓的“拙”,意为真正优美的东西不应做过多的修饰,真实的美感应该是朴素自然的。其所主张的美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便融入了汉人的思想与血液,因而透过这样一件平凡但却不平庸的素纱褝衣,人们可以窥见当时的服装审美理念,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汉代艺术中的尚简之风。汉代的美不论是服饰还是绘画,抑或是工艺品,都擅长在简约之中表现复杂而丰富的内蕴[5-6]。

5 结语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与挖掘,为人们了解汉代的文化、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实体资料,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汉代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手工制造的产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织绣工艺,相比于春秋战国时期更加发达。通过对这件朴素却价值连城的素纱褝衣的研究,人们得以窥探到汉代丝绸制造技术发展的高超水平以及当时上流社会阶级生活的盛状。

猜你喜欢

薄纱华服复原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轻盈之夏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假日绽放
薄纱内外
如梦似幻
Fancy Garden
B站领衔“中国华服日”,为传统文化打call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时空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