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官兵专注力的“心”方法

2020-11-29

政工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官兵情绪心理

前不久,基层部队排长小王来电诉说,最近在训练任务中感觉注意不专、心神不宁,紧张焦虑,记忆衰退,尤其是听到别人谈论疫情,心生厌烦情绪,内心总想找个发泄渠道。小王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疫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疫后综合征是因为人们经过长时间高强度应激状态,回归常态工作,身心放松之后,容易出现心境低落、记忆出错、过度敏感等多种症状,影响训练效能和工作绩效。疫情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个人的工作、训练脱离了原先习惯化的轨道,就会因为缺少掌控感与确定感,导致恐惧、迷茫等情绪交错重叠,不时在脑海心头泛起;二是每个人在疫情中都会产生自我保护与防备心理,担心自己、战友和家庭成员身体安全,焦虑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等;三是官兵都有群体归属和信任需求,但疫后保持相对交往距离的要求,会让个体感觉被他人排斥、被针对、被区别对待,容易诱发各种身心综合反应。

但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官兵,他们意志坚定、精神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心理学把这种状态称之为专注力。专注力是以意义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心理条件,呈现出积极、满足、愉悦、高效的持续状态,其典型特征为忘我、活力、奉献和专注。专注力的存在和表现受个体身心特征的影响,与个人的能力素质、卷入程度、思维专注力、自我认知力等因素直接相关。其中,积极寻找新意义、专注尝试新方法的意愿和对自我认知的加深是专注力的重要表现。为提升官兵专注力,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正向建构认知意义。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过:“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意义感是基于现实努力基础上的情怀与追求,是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对现有情况的价值认同和体验感悟。只有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环境和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才能转变心理认知,进而提升自信心,走出心理阴霾。在当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每一个人,教育引导官兵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一方面要相信国家已经采取的强有力防控措施一定会有成效;另外一方面还要相信自己,依靠自身本来就具备的免疫力,保持镇定,保持乐观,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好和最强大的免疫力。

合理确定应对目标。个体在经历类似疫情等非正常重大事件后,往往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警觉期,主要表现为震惊、恐慌等负面情绪;二是消极防御期,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绪,个体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如会否认、退缩和回避,或者高度警觉,或者漠视危险存在,或者控制悲伤表达;三是现实适应期,危机事件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焦虑情绪逐渐减轻,自信心增加,社会功能恢复;四是恢复成长期,多数人经历危机后变得更为理性。通过引导官兵科学认识自身所处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阶段,这些心理应激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每个人经历重大事件后都会产生负性情绪,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同时合理设定不同反应阶段的应对目标,借助心理咨询、心理访谈等方式方法,获得积极的应对技巧,使自身心理和行为变得更加成熟,有效缓解和释放身心压力。

科学分配时间精力。要尝试去把握时间与情绪的关系,找到自己的情绪周期,通过延长情绪的稳定期、缩短情绪的失控期,来达到调控情绪、高效利用时间的最终目标。可列一张生活事件记录表,以周为单位,将每日固定时间段的训练和活动罗列其中,根据记录内容,分析自身情绪在一周内有何变化、每一周的活动对于情绪状态有何影响,哪些活动感觉好些、哪些活动感觉差些,监控活动时的状态,增加感觉变好的活动频率。坚持进行时间和活动的记录和监测,有利于官兵合理分配时间,增强积极时间的利用效率,培养有效的专注力。

引导意识静心训练。情绪的发生及强度可以通过意识来调节,自我调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遵循一套固定的步骤,用机体的某些反应去改善另外一些反应,进而缓解神经的紧张。一是情绪调节。减少自己暴露在消极信息中的可能性,远离焦虑源,在自身能接受的范围内了解现阶段疫情信息和目前所处状态。二是任务管理。制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时间安排计划,增强对未来的掌控感。不妨试着问下自己:疫情结束后,想要做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制订一个规划蓝图,以增加生活的条理性。三是自我控制。适当进行体能锻炼。选择一个喜欢的体育项目,通过分泌大脑中的多巴胺,有效调动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快乐。四是觉察沟通。人在紧张时往往会出现思维狭窄,这时最需要来自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可以和战友家人朋友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通过有效倾听与耐心反馈来试着觉察自己的内心。

割舍屏蔽无效信息。不断查看疫情危机的更新信息,是类似不断闪回的呈现,焦躁不安等身体反馈是对过量信息获取的反应,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而导致情绪被影响。疫情过程中有很多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以及无法改变的事件,对于信息选择、获取和适度关注——保证自己不被动卷入互联网过多的密集疫情信息中,避免造成替代性创伤反应。可以选择几个固定权威的信息来源,如参考新华社、人民网发布的信息或权威媒体的报道,用固定时间来获取,保持信息通畅即可。定点定时阅读而非时时关注,做好自我保护,面对各种杂乱信息不抱怨、少指责,养成平和良好的心态。

培养积极思维模式。面临压力时人会容易认知僵化,倾向于负向解释事件,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出现夸大后果、归咎于己、指责他人等消极思维模式。疫情之下,负向解读各种疫情信息、只看到疫情的坏处、夸大身体不适反应与肺炎的联系等,会让人产生负面情绪。要提醒官兵停止消极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有意识地训练积极思维模式。相信党能够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做好防控工作,相信医生能够作出专业判断和治疗,相信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纷繁杂乱的疫情信息、意见、说辞、想法的轰炸下保持定力,不被负面信息带跑,才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无助,才能让自己在看到疫情信息时保持冷静,接纳疫情中已经发生的事情,不钻牛角尖,保持训练和工作的专注力。

猜你喜欢

官兵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