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2020-11-29侯天宇

科技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工业化

侯天宇

1 新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现状

中国电影业迄今为止历经百年风雨,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零开始的缓慢发展过程,电影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随着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以及国内受众观影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影工业化”概念开始被不断提及。电影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行业分工深度细化,建立一个研发、融资、制片、宣传、发行全面发展的全产业生态链,各部门在标准工业流程的制约下共同完成电影的拍摄任务。近几年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环节逐步呈现市场化态势,电影供给链成熟度稳步提升,电影工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1.1 国产电影崛起

2002年中国实施院线制改革,电影产业开始在政府的扶持下快速发展,2004年国家电影局设立“国产电影保护月”,以此保障国产影片所占票房比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电影的质量明显提升,从电影票房和口碑上来看,国产影片已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和认可。2018年,国内电影票房总量突破600亿元,观影总人次达到了17.16亿,其中《战狼2》以56.8亿元雄踞国产电影历史票房榜首。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仅在春节档期间就达到了58.4亿元,这充分证实了我国具备维持电影产业不断发展的市场基础。作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脱颖而出成为票房领先者,该片是第一部由中国本土制作的工业化科幻大片,超出了国内观众对中国电影整体制作水平的预期,是一次形式与内容上的双突破,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国产电影的逆袭,为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动力。

1.2 现代化院线建设加速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电影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自2016年以来,全国电影银幕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银幕总数近7万块,稳居全球领先地位。3D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的逐渐普及致使各类现代化大型多厅影院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全国院线建设的普遍趋势。中国自主研发的POLYMAX、X-Land等巨幕品牌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并被大力推广,这些国产巨幕具有优良的制作技术,预示着全国影院建设将迈向以先进巨幕影厅为主的发展趋势,对拓宽大众文化消费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宣传发行日趋成熟

国内电影工业化体系的稳步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对电影产业链的“下游端”重视起来,电影宣传营销以及电影衍生品市场开发环节日渐完善。光线、乐视等专业互联网电影发行商的诞生成为助力中国电影营销和发行方式改变的新渠道。过去10年间,中国电影营销总费用稳步增长,于2018年达到了28亿元。基于电影的衍生业务开发也越来越丰富和专业化,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主题公园、影视城等电影衍生业务,为我国众多电影公司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出了好榜样。

1.4 类型化特征明确

电影类型化发展趋势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电影市场日渐成熟的表现。中国电影因地制宜挖掘具有本土优势的喜剧、故事、爱情等电影类型,既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观影需求,又不断推动国产电影类型向丰富化、全面化发展。据数据显示,2018年动作、喜剧、爱情三种类型电影最为卖座,支撑起中国电影市场近70%的票房收入,《鬼吹灯》等盗墓题材成为电影市场的新宠。由此可见,电影类型化趋势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成熟的标志之一。

2 新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短板

2.1 市场化程度低

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底子薄,电影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着体制性障碍,未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电影票房结构不稳定、不均衡的特点,导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短期化倾向,因此也有人戏称投资电影就是一场“押宝”游戏。这种短期化投资倾向主要表现在资本急于套现,以赌博的心态参与电影投资,忽视当下电影制作水平与市场,这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与此同时,IP跟风、明星过高片酬等问题变得愈发严重,片方为提高票房不惜雇佣水军制造口碑,利用明星的花边新闻甚至是刺激性话题博得受众眼球,这种套路最终也导致观众很快产生了厌倦感,再难提起兴趣。

2.2 产业链不完善

与高度完善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相比,我国完整高效的电影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先进影棚建设、高科技设备研发等环节都属于中国电影产业链上的“短板”。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票房收入,而纵观美国电影市场,电影票房收入往往仅占整个电影市场总收入的30%左右,剩余70%的版权、相关衍生品的收入才是获利的关键要素。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在相关书籍、纪念品、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等方面成功进行开发,这一“后电影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例子,值得我国电影相关行业进行学习和借鉴。

2.3 专业人才短缺

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影视行业人才资源贫瘠,部分电影的拍摄甚至需要借助和引进国外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专业摄影技术人才、特效制作人才的缺失是阻碍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不能仅看票房数字,想要在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就必须培养大量专业化影视技术人才,依托广大优秀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内涵、有深度的好电影。

3 新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途径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电影市场,打造既具中国特色又符合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精品电影,加快中国电影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全力推进电影工业化发展已成为电影界共识。

3.1 建立现代化电影产业链

一部电影的制作是个庞大工程,从前期制作到后期宣发所要经过的工序繁多,有序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是提高电影制作效率的关键。事实上,中国电影若想增强自身发展潜力,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影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化产业链条。在制片策略上,应注重电影产品的类型化和多样性,充分挖掘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发行策略上,应形成多个发行公司并驾齐驱的格局,以达到拓宽影片销售渠道的目的。在院线建设上,应更好地寻求现代化高科技影院的开发打造。在营销策略上,应注重相关产品的逐级开发,通过拓展衍生品、建立主题乐园等方式推动电影产业向前发展。

3.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电影工业化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匮乏、人才配置机制不成熟。因此建立与电影产业链相配套的电影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优秀技能的专业电影人才,强化青年导演扶持政策,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与创作机会,同时要也注重电影营销人才的培养,引进金融等跨领域优秀人才以及海外创意、研发人才,为我国建立成熟的工业化电影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3 消除产业发展壁垒

中国电影产业从最初的专制化到现在的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保持中国电影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消除阻碍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约束,打破行业壁垒,探索企业与政府的多元化合作模式。政府应该从中国国情与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文化产业跨行业融合,建立具有市场号召力与全球竞争力的电影企业,规范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对于消除产业发展壁垒,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从无到有,从低速缓慢发展到爆炸式发展,电影工业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需求端的快速增长为供给端成熟度的提升提供了无限动力,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系列环节的市场化使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不断推动电影产业加快改革创新,促进电影工业化体系成熟化发展,是中国电影工作者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猜你喜欢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做强实体经济的骨干支撑
Unipol茂金属聚乙烯管材料的工业化开发与应用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MEBIOS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现状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
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