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学的文学史展望

2020-11-28刘文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重建困境

刘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小说家们将笔触对准都市空间中的众生相,在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文化语境下,“娱乐至死”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生存空间被重重挤压,乡土文学该何去何从?

关键詞:乡土文学;困境;重建

一、乡土文学的概念

乡土文学的创作可以溯源至鲁迅,在他故乡式写作的引领下,上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与效仿者。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将乡土文学界定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而1936年茅盾《关于乡土文学》中则表明乡土文学除了特殊的风土人情外,更应深入到命运挣扎的内涵层面。

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与城市化的发展,本论文将乡土文学界定为:自鲁迅的故乡式创作以来,展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带着对故乡独有的情感倾向,展现乡土中国的民俗民风、地域风情、人情人性,渗透着作者人文关怀与寻根意识的作品。

二、乡土文学发展的百年脉络梳理

鲁迅的作品“把平凡而真实的农民,连同他们褴褛的衣着,悲哀的面容和痛苦的灵魂一道请入高贵的文学殿堂”,其乡土文学写作的要义也在于此:关心普通真实、卑微甚至卑贱的中国农民,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精神麻木与人生困境。

上世纪20年代深受鲁迅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群,如王鲁彦、彭家煌、许杰、台静农、蹇先艾等人,也继承了鲁迅的故乡模式,有如朝雾一般挥散不去的乡愁,也有古旧中国村民们的精神愚昧。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展现出一个幽暗的乡土世界,裹挟着不断上演的种种丑陋民俗而来,如水葬、典妻、械斗、冲喜、冥婚等。

上世纪20年代的废名,却在走田园牧歌的路子,20世纪30年代的沈从文延续了废名的文风,把一个带着梦幻感、超离感的湘西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期,茅盾的乡土创作则加入了更多的阶级斗争的内容。自此,对于乡土中国的描绘有了两大传统:田园牧歌传统与阶级斗争传统。

无论是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村本相,还是周立波《暴风骤雨》或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阶级对立与土改运动,都为之后三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做足了榜样。当《红旗谱》《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红色经典退去了他们的时代光环,抛却其中宏大的政治主题与惊心动魄的阶级对立、现实斗争,其中的地域风情、民风民俗、民族心理、情感蕴藉却超越时空,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新乡土叙事,因为有了贾平凹、莫言、阎连科、刘震云这一众作家扛起乡土写作的大旗,乡土文学的发展并未止步。他们的作品是对中国乡村历史多重性的发现,包括乡村的精神危机、乡村的生存困境、乡村的凋敝破败、乡村的琐碎日常,渗透着作家深层的责任意识与人文关怀。

在这百年的乡土文学历程中,这些作品给我们书写着乡土中国的“常”:农耕、农忙、农闲的景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蝉鸣松落和鸡鸣狗吠,无不带着田园牧歌、诗情画意的情调;也有婆媳妯娌、三姑六婆、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乡间人伦;或有祭祖祭祀、岁时节气,丧葬嫁娶等各具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亦带着游子的乡愁绵绵不绝。

这些作品也在书写着乡土中国的“变”:社会结构的变化,宗法人伦制度的淡化,农村的破败与萧瑟,传统民间文化的失落等现象也将一个残酷的生存空间展现出来。

三、乡土文学的困境

现代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村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贾平凹“村子里连抬棺材的人都没有了”这种喟叹也不是偶然。今天很多的作家,很多的读者大多生活在城市空间,时有漂泊与无可归依之感。如格非《人面桃花》中的花家舍一样,故土承载着少年的梦想与爱恋,是永远回不去的精神故乡,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灵魂归处。而今后的作家,更多的生存空间不再是乡村,他们对乡土中国的记忆可能是一片空白。故乡作为作家的精神乌托邦,作为作家创作的根据地,与乡村有关的文学经验随着时代浪潮将会成为历史。

在大众文化的浪潮中,网络成为了文学创作与消费的主阵地,都市题材、科幻题材、青春爱情题材等作品层出不穷,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时尚,加之精英文学的失落,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乡土文学的生存空间的确在不断被挤压。

四、重建文学与乡土的血肉联系

那么,创作者们该如何驻守好这一方精神根据地,将乡土中国的山水风情、历史风云,将个体的人生经验、情感体悟,都内化于一部作品之中,从而激发乡土文学的活力与生机?

首先,创作者们重走故乡路,重新审视故乡。可以是实际行动上的故地重游,去看看童年家门口的那棵树,那片池塘,那座山;去听听乡音;去尝尝故乡的野菜;再体验体验故乡的风俗仪式;再感受感受故乡的人情冷暖。抑或是做一次精神还乡。

其次,将乡土文学的创作与阅读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今天的乡土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对于故乡、故土的摹写;也不应只把眼光放在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上。更应该穿越历史与现实,带着地域特色与情感蕴藉,重新挖掘与表现乡土,着眼乡土的精神家园属性,着眼乡民的生存图景,着眼创作者自身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

最后,时下文化市场的读者,面对鱼龙混杂的文化市场应保持自己的理智和清醒,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趣味与文学素养。在生活中无处安放自我的情感,无处寄身自我的灵魂时,可以在乡土文学经典作品中进行一次精神还乡之旅;在城市中对公共空间烦躁、失望时,可以去乡土文学作品中感受作家的个体经验,感受一个或幽暗残酷或温情脉脉的乡间,触摸一颗带着自己的深情与真诚书写着乡土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9.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71.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重建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用镜头“重建”徽州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