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云模式下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

2020-11-28谢铁凝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图书馆发展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信息建设为满足用户学习与研究需求,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住云环境发展机遇,积极建立能够存储与传输信息的信息共享空间,利用新型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对云模式下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进行阐述,分析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出现的背景,提出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对策,希望对图书馆信息体系完善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云模式;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协调关系,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以及途径,进一步完善与建设信息资源共同利用的机制,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信息资源共享经历了图书馆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享以及信息资源共享阶段,如“苏州模式”。

云模式是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对产品与服务在设计、体验等方面价值的提升,以及IT资源高效利用等起到积极带动作用。云模式集合了云存储与云搜索等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与高效传递,更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夯实了基础。设立管理部门与提供技术支持等措施落实,是推动云模式下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重要前提,图书馆领导与管理层应当加强重视。

一、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背景

(一)时代冲击

信息时代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包括网络技术与信息搜索技术等,用户使用信息的习惯发生转变,图书馆信息利用率逐渐降低,甚至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价值产生了质疑。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1]。

(二)应对学习需求与方式的转变

从转变的学习方式入手分析,传统教育立足书本与书桌等实质性教具。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发展背景下,教学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翻转课堂成为了可能,尤其是远程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教与学整合。网络视频教育模式分为预先录制好的课件与网课即时性讲解两类,教学方式多样化且优势特征是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间接地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更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是图书馆资源不具备的。从转变的学习需求入手分析,学生学习需求不断拓展,对网络资源的依赖度提高,但图书馆资源更新速度慢且查阅不便利,在利用时易受到空间与时间等因素限制,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与思维拓展[2]。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

传统图书馆占地面积大且以纸质资源为主,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实现了纸质资源向数字化资源的转变,资源信息全部存储在超大容量数据库内,查阅方式更加便利,无需维护,符合高效等时代发展对图书馆建设的特征要求。

二、推动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对策

(一)成立管理机构

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关键,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尤其是图书馆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后,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管理层面入手分析,唯有实现信息共享空间与学科服务有机结合,才能夯实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基础,从而拓展信息共享空间,提高服务水平。对此,需设立服务部门与管理中心,负责建设规划与制度完善,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的建设工作有序展开,实现共享平台统一负责与管理,为用户提供现代化与优质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二)强化技术保障

为打破共享平台建设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影响,还需加强技术支持,打破平台发展瓶颈,推动信息共享多元化发展,实现功能拓展,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利用现代技术强化管理中心的硬件服务水平,围绕用户需求设立共享服务中心,实现资源有效共享。积极开设信息咨询等服务,实现与图书馆信息共享点的有效衔接,加强共享平台完善与优化。图书馆建设应当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主,整合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空间整合等多元智能技术,实现环境与用户有机结合,以此提供精准化与个性化服务[3]。

(三)确保服务质量

实现资源共享模式多样化,拓展信息共享空间发展途径,确保共享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应当综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与云服務等要素,切实满足用户需求与管理要求。作为图书馆管理员应当加强自身信息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提升,熟悉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高质量解决图书馆建设问题。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其信息素养与服务意识等综合素养,提高其操作计算机等业务能力,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带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四)提升资源共享意识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不是只靠一个或者两个图书馆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如统一进行采购、编目以及统一进行配送,且模式已经初步建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图书馆内部也应当对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统筹管理,在图书采购、图书编目以及图书借还等相关环节应当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提升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不管是图书馆内部还是图书馆外部,都要积极转变意识,强化合作沟通,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五)重视用户需求,优化服务结构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其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们,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就一定要重视用户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结构。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与发展更应当重视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资源导航、信息数据传递、用户交流以及个性化服务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内容,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更应当尊重用户的习惯和需求,如,用户时常用到信息检索等相关资料,可以进一步了解用户是否是为了提升检索能力。这样可以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检索服务与相关课件,这样也能够让用户深切感受到了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六)为用户隐私以及数据安全提供保护

云模式下,图书馆数据储存管理主要是在云平台上,因此,数据安全问题便是广大用户极为关注的问题。图书馆云平台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假设云端数据突然不见了,但是用户没有进行备份,这样便会很麻烦。其次。许多用户的数据在共享云端中,无法做到独立和隔离,用户在查找信息资源的时候,很容易会涉及到隐私问题,这样便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图书馆和用户都是不利的。

总结 :

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信息资源空间共享,是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重要方向。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以及资源分布、数据处理等工作落实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协作,以实现资源空间得以高效利用。尤其是在云模式服务下,数据处理与共享空间发展等,都离不开图书馆管理带动与技术支持,有效解决空间发展中的问题,以此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与用户服务质量,从而推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红.图书馆大流通模式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295-298.

[2]樊睿.浅析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才智,2020(09):243.

[3]李源.教育消费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分析[J].智库时代,2020(12):120-121.

[4]崔维梅.云模式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J].中文信息.2020,(2).30.

[5]刘迁.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11):92-95.

[6]邓建.浅析云模式下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J].兰台世界,2017(35):181-182.

[7]吕莉媛.图书馆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平台云服务模式探析[J].情报科学,2017(10):65-69.

作者简介:谢铁凝(1991—),女,学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图书馆发展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去图书馆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