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下的微电影创作教育实践研究

2020-11-28费鹏程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资本传统文化

【摘要】近年出现的一批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选题的原创性微电影,获得了观众与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可。高校微电影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发展后迎来了短暂的“蛰伏期”。现今高校微电影创作逐渐进入了一个突出“娱乐”特点忽略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误区。在高校微电影教育实践中,新媒体时代发展衍生出“碎片化”获取方式影响了审美变化。同时,受到高科技的发展的影响和资本运作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高校微电影创作显露出许多短板和不足。高校师生在微电影创作教育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的资源优势来实践创新,从而推动高校微电影教育实践的发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微电影 资本

一、审美的转变-微电影创作艺术特点

1.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顾名思义是“微型电影”、“微影视”、“短电影”。他隶属于电影艺术的范畴但区别于传统的电影艺术,同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需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要素,可充分利用电影藝术的视觉传播优势,也可以规避电影创作的短板,微电影的兴起作为互联网繁荣发展的缩影,为当下视觉传播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2.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手机等移动平台网民用户的迅猛增长推动了短视频的快速崛起。据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上网的比例达99.1%。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像如电视的传播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渐下滑,各大视频网站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拍摄的门槛快速被推平,不需要固定的团队,不需要专业的导演,人人都是制片人,人人都可当明星。2010年以前,在业界还没有微电影的称谓,我们习惯把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的视频叫做网络视频、网络短片等。同年10月,由肖央担任导演、编辑和主演,微电影《老男孩》横空出世一夜之间在互联网广泛流传。此外,各种微电影大赛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2B青年的不醉人生》、《让我留下》、《吐鲁番的冬天没有雪》等一大批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在这一时期逐渐涌现出来,逐渐衍生出微电影这一概念。

二、资本的指向一当代微电影创作的现状

1.资本的决定性因素引导大众审美的发展

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易经》、《道德经》的中国古典哲学论著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它不同于西方主张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转化的哲学观,强调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即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以对女性的审美上来看,从隋唐时期雍容富态到宋朝的清雅、内敛,成为邹寸女性审美的极致,到近现代受西方影响逐渐从自然走向性感,最终中国美女标准逐步与西方国家接轨,开放、独立、自信逐渐占据上风。国民审美变化的发展印证了中国国力的发展就是从弱小到富强的飞跃,从改革开放初期被西方影响逐渐发展到现在我国强调的文化自信,恰如其分的反映出资本在审美文化蜕变的决定性因素,电影播放高额的版权费用让各大视频网站不堪重负,自制微电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现代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加速了碎片化知识获取方式从而推动了微电影的流行。“碎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碎”,要求需要获取的信息重点要在短短的页面内被直接标注,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被忽略,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习惯与广告特性不谋而合。

全民网络时代,广告作为各大视频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广告营销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广告商资金的大量注入无疑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也相应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众的审美。

2.资本的运作推动了当下微创发展

资本运作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价值方面,追求价值的增值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资本随之而来,大量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微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它通过视听语言来交流思想、故事,感觉,美丽或氛围,对于商品推销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传统叫卖式的商业营销模式逐渐被大家僧恶,过去使用流量明星喊着响亮产品口号的时代正在逐渐被替代,资本的强势注入推动了微电影创作向草根性、乡土情和年轻化发展。

三、格物与致知一中华传统文化下的微电影创作

1.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正在逐渐受。在微电影创作中如何通过“格物”的精神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创作元素,探究它创作的基本原理,最终“致知”掌握电影创作规律,推动微电影艺术的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下微电影创作教育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2.中华优秀传统文成为微电影人物塑造的根源

中华传统文学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和个性人物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人,如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2019年上映的《哪吁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都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获得成功的电影。动画片电影《大圣归来》选定的是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编剧加以崭新的情节设计,运用动画表现形式呈现,影片节奏流畅度与精美度逼近好莱坞一线制作水平,画面色调华丽而充满古典韵味,打斗场面借鉴传统功夫紧凑连贯,角色设计和细节处理上借鉴传统装饰手法,配乐大量使用传统乐器同时融入京剧艺术,这部纯中国制造的电影在《小时代:灵魂尽头》和《桅子花开》等青春流行电影的夹击下,凭借日均低于15%的排片比,狂揽10亿票房,完成了一部国产动画片强势逆袭。作为全体中国入耳熟能详的角色,每一次猴王归来都会唤起我们心底深处关于英雄的共鸣,从这个意义而言,对传统元素的挖掘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期国产电影创作可以着手的一个途径。

四、萌芽与引导-微电影创作教育实践特点

1.当今高校微电影创作作品的优缺点探究

微电影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将情节发展到高潮,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这就要求微电影在情节和创意方面必须独树一帜,优秀的剧本可以说决定一个微电影是否好看是否吸引观众的关键。而这确成为了高校微电影创作的困扰。一方面高校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生活阅历相对单薄,所以在微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选题单一,往往集中在青春和情感等方面,情节编排平淡、吸弓!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理论较多实践较少拍摄的微电影水平层次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往往无法取得更多关注播效果,最终很容易沦为自娱自乐从而被边缘化。

但是这是一个靠故事本身来吸引观众的时代,一部微电影的好坏在于它的内容是否吸引入,在没有资本的注入和利益的角逐下,奔着讲好一个故事的目的,往往也能收获更多可贵的题材和纯粹的作品,这也正是高校微电影创作的一个优势所在。

2.在微电影创作的教育实践中容易走人的误区

纵观当代拍摄微电影的导演或者说是拍摄者,依照教育背景来看的话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可以称之为“学院派”,是指受过正规且完整的传媒教育和学术训练,在学术研究上有师承的人,包括现代电影界的一些著名的导演,传媒高校毕业生大体都可以把他们归为这一类。一类我们可以称之为“草根派”,他主要指那些没有受过完整传媒教育,多以自学或自我训练方式进入微电影圈的人,他们的学术研究一般少有师承,比较易于接受众家之长,常被认为不够正统。

高校传媒教育“学院派”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全方位的人才,所以强调的重点是从基础理论开始,逐步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同于“草根派”拍摄的题材选择广泛,拍摄手法随性的特点,很多高校学生的微电影创作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来指导拍摄,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用特定的镜头来描绘特定的社会生活,烘托特定的感情。如远景表现气势、中景用以叙述,而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的情感变化,所有的这些拍摄手法都有一些与之相对的“法则”,利用好这些法则所拍摄出来的作品不一定很优秀但至少不会太差。这使得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太过于依赖理论,容易束缚在“法则”之下。

对于“法则”规定下的非特定情节或者非特定场景是否符合“法则”的思考相对浅薄,对于特定情节下表达出特定情感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于依靠“法则”,利用“法则”直至突破“法则”的创作力相对较差,这些都是我们当下在微电影教育实践中容易走人的误区。

五、微电影教育实践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文化

文化启智,文化为魂,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国的现代传媒教育起源相对较晚,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思维的影响较深,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在微电影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作用,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现代传媒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1.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满情节架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神话到《楚辞》、从《史记》到元杂剧到近代的四大名著.有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的神话故事,也有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天问,塑造了许许多多骨肉丰满、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在風的吹拂中婀娜多姿、顾盼生辉的楚王神女跃然纸上。我们有无数像《洛神赋》这样人人皆知的经典人物可以取材,这对现代微电影创作的编剧来说是一项非常省力的事情,你不需要学习“好莱坞”通过花费数年的时间凭空塑造出一个“蝙蝠侠”来创造一种世界观去唤醒美国人骨子深处一直认同的英雄观,中华民族有流传了几千年深埋在我们骨子深处的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一和而不同,这是我们进行微电影创作的优势。

2.突出中华传统审美惊艳电影画面

当代东西方微电影创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弘扬文化,充分发挥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落脚点也都是为了讲好自己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审美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审美在遵循变化与统一的总原则的前提下,在构图上强调对称与均衡,处理手法上突出具象题材、抽象运用,表现形式上追求繁复求变、乱中有序。迪斯尼拍摄了美国人眼中的花木兰,梦工厂设计了他们心中的功夫熊猫,暴雪也创造了魔兽世界中的潘达利亚,在全球文化互相交流与影响的今天,必须要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讲好民族历史、经典与传奇。

3.将传统文化特点和资本化运作的传播方式相互交流和融合

高等教育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其主要任务和活动,随着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高校传媒教育的最终落脚点都会放到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上。高校微电影创作教育实践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它的传统传媒教学模式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影响下都有很大变化。

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可以让高校微电影教学更加接近社会实践,加大传统文化同现代表达方式的融合力度,可以结合项目教学和节目教学的方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来提升教育实践水平,充分借鉴资本化运作的成功作品的经验可以微电影创作更加贴近市场和大众,将传统文化特点和资本化运作的传播方式相互交流和融合会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结语:微电影创作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找准角度,准确切入,合理运用现代传播方式的特点。在高校微电影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知识优势和学院教育优势,结合项目教学和节目教育,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在全面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强调节目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抓住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主脉才能更加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民族文化基因的有效传承和巩固,进而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这是增强电视媒体传播竞争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

[2]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原创性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路径

课题名称:中华传统文化下的新疆微电影教育实践研究编号:2018XYKYYBO8.来源:新疆艺术学院院级课题。

作者简介:费鹏程(1985-),男,江苏兴化人,新疆艺术学院电视台副台长,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影视创作。

猜你喜欢

资本传统文化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2014年度中国资本“金桥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