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2020-11-28魏莹
魏莹
[摘 要]劳动教育是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强区校间的统筹协调,同时应做好宣传引导、做优顶层规划、做亮课程开发、做细课程评估、做强教师队伍并做实课程保障。
[关键词]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大中小学贯彻落实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两个文件出台后,各地纷纷就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开展研究。“学校只有从课程体系角度规范构建劳动教育落实的途径,才可以促使劳动教育规范化、序列化、日常化。[1]”因此,新时代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要运用课程思维,并且进行区域整体规划设计。
一、目标导向,做好劳动教育课程宣传
1.准确理解劳动教育课程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新时代,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出力出汗,而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中小学“劳动教育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日常教育生活去实现”[2],在“五育”并举的同时还要重视“五育”融合。即劳动教育要“坚持综合育人理念”[3],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劳动教育特点,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2.深刻认识劳动教育课程价值。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4]。劳动教育课程要重视对普通劳动者故事的发掘和宣传,以先进事迹滋养学生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5]”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还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顶层规划,做优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1.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整体规划。课程规划是对课程的总体设计,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具体实施时,首先要摸清区域课程建设现状,依据区域实际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由区域搭建劳动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引领域内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规范性要求。编制《中小学生居家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对学生的居家劳动进行指导,发挥好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编制《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指南》,协调好公司、工厂、企业等对劳动教育的支持;统筹学校力量,建立学校间劳动教育课程共建共享机制。
2.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劳动教育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其设置关系着劳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6]。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与学校总体课程逻辑结构相适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所以,劳动教育课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不必拘泥于具体形态,内容安排要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开展劳动教育校本化解读,开设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且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要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明确规定学生参加劳动教育课程的时间,对学生的在校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实践提出明确要求。
三、项目推动,做亮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1.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开发。课程内容开发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核心。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什么,怎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劳动教育,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为此,应立足劳动教育的特点,将家政课程、手工课程、田野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重点。此外,项目推动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统筹协调区域优质劳动教育资源,从而更好、更高效地开展课程开发。区域可以编制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因地制宜地突出区域劳动教育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指导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7],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
2.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施。区域层面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监控,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质量。学校可以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项目组,由分管学校领导牵头,学校各部门联动,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以名优教师为骨干,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劳动教育的课程应来源于生活”[8],所以应给学生创造劳动体验的真实场域,让学生在真实劳动情境下研究与解决问题,锻炼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重在主题任务设计”[9],要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组织实施好劳动教育课程。同時,抓好集体劳动课程,组织实施好中小学生劳动周,把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四、科学评估,做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1.强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10]”由此,劳动教育课程评价要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中心。区域层面可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落地。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强化劳动教育过程评价,具体规定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实施时间和方式等,用评价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
2.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应当健全综合评价,统筹协调,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此,区域层面要定期组织劳动教育课程专项考核,通过评估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要发掘区域内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举办专题交流会,提升区域学校建设水平;要把学生的劳动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牢固树立“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保障,是课程改进、变革和创新的导向矢量和动力[11]”的观念。
五、加强培训,做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1.破解劳动教育人才匮乏困境。师资匮乏是当前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但无教师教的现象比较突出。要在提高教师的劳动素养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同时,要统筹社会和家庭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匮乏造成的困境。可以鼓励学校动员有劳动特长的家长来校担任劳动教育教师,还可聘请劳动模范、劳动技术人才到校兼职任教。
2.建设高素质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还没有开设勞动教育教师培养项目,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主要依靠地方和学校自主培养,不少学校只能临时选派教师兼任。简言之,当前劳动教育人才匮乏。为此,区域层面要探索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教师在劳动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学管理上认真钻研”[12],逐渐形成区域劳动教育人才优势。
六、统筹协调,做实劳动教育课程保障
1.增加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政策支持。为加强劳动教育,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仍然存在困难,这既有长期存在的观念问题,又有师资、场地、经费短缺的原因。为此,需要地方统筹协调,制定区域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明确劳动教育方向,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增加政策支持。
2.增加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经费投入。劳动教育课程质量是影响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么,“学校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责任划分、资源配备、人力保障、管理考核等方面构建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13]”。而区域层面应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劳动教育课程经费,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所需器材、场地的正常使用。区域还应加快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地与落实,不仅需要学校因地制宜,更需要区域统筹协调、精准施策。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研室.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20(1):18.
[2]檀传宝.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19(17):34.
[3]陈云龙,吴艳玲.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人民教育,2020(7):35.
[4][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from=timeline& isappinstalled=0.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1.
[6]艾兴,李佳.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演变、特征与趋势[J].教育教学研究,2020(1):18.
[8]卢丽华,于明业.基于新时代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J].中国德育,2020(2):8.
[9]吴颖惠.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20(3)上:9.
[1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9.
[11]徐彬,刘志军.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9(7):21.
[12]胡斌武,沈紫晴.劳动教育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45.
[13]冯颜利.为何要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2020(1):14.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