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2020-11-28邓慧晓
邓慧晓
【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本文将围绕”预算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这一话题,具体分析现如今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分析预算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 财务工作 现状 意义
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对于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充分的、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工作,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不断监督,将实际完成情况和预算情况不断进行比较,从而及时的指导经营活动改善和调整,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的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预算管理的内容包含事业单位收入预算和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其中,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人、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和各类专项支出。
一、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1.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服务。因此,事业单位的竞争和财务压力相对来说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各个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应付了事,出现各种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管理没有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业务部门参与和配合较少的现象,影響到了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使用,最终限制了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和持续发展。
1.2 预算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首先,很多事业单位由于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造成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它是根据事业单位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要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合作。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当前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主要是财务部门组织实施,而财务部门由于业务工作的局限性,会出现基础资料不齐全,可行性研究不够,对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缺乏充分的预测和详细的规划,从而导致预算的精细化不够,影响了预算的顺利实施。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过于粗放,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是以上一年的预算为基础的,按照一定增长点或者与上一年差不多的想法来编制,这很可能导致预算与后期的实际执行相脱节。基于这个问题,需要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协调并听取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结合本单位发展状况,切合实际制定细致的预算编制。
其次,在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都出现了预算管理没有全面落实的情况。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与下达、执行、控制、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等许多环节,在财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虽然科学、合理地进行了财务预算编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严格的按照预算执行,致使预算编制形同虚设,难以发挥预算的约束效用和价值,导致最后出现各种各样费用支出方面的问题。比如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严肃,不以编制的预算为参考,而是随意增减开支项目,或者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公用经费与人员支出之间出现相互挤占现象,或者在项目支出中随意进行加减调整,资金收支额度超过预期,超预算甚至是无预算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最后决算时的数据也严重背离预算,预算管理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再次,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虚有形式现象,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力。虽然财政部门将预算绩效考核纳入预算管理工作中,但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单纯处于应付式报表状态,年初预算拟定的绩效目标不合理,绩效执行不到位不真实,未能或无法协同各业务部门真正对具体执行咋青况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因此对于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最后,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业务部门不参与或较少参与的现象。预算管理工作包含了事业单位未来全年的工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效率,需要其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将预算管理归结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造成了各个部门参与和配合的程度极低,致使预算编制与执行中问题频出。
二、预算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2.1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预算管理是对未来一年收支情况的统计,预算执行者可以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准备,分清轻重缓急,控制偏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通过预算管理,优化了事业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以及财务资源进行整合和统计,然后进行协调工作,最终实现资源的调配,充分的将事业单位的内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
2.2 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制定和规划战略目标,推动事业单位朝着目标稳步发展。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都要与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可以实现这种高度一致。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可以将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渗透到每一个预算编制内容里,将预算和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使事业单位的每一项工作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
2.3 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为支付风险。在支付环节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资金安排不合理,在相关部门、相关指标的压力下,项目资金用来弥补资金缺口、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部门也就承担了违规支付风险。而且,如果决策层在预算年度片面强调发展、盲目投资,导致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差距较大,也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资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控制,使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建立在完善的预算制度之上,有效地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对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将会越来越重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们要将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务工作的稳步进行,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