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情感激活中建立真正的连接关系

2020-11-28冯隽

西部论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感孩子学生

冯隽

当前社会迅速转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喧嚣。现实中,青少年抑郁、焦虑、不堪压力重负甚至自我毁灭、残害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无论是向内攻击(自残自杀),还是向外攻击(侵害同伴、残害他人)都源于成长中情感赋能和心理能量的缺失。每个人有个体属性,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关系中获取生存、安全和归属感,形成了相应的情绪,情绪在关系中生发、流动,同时也在关系中转化。美国心理学博士亨利克劳德在《他人的力量》中谈到人际关系的四个层次:孤立状态(情感屏蔽)、坏的连接关系(情感消耗)、虚假的良好链接(情感粉饰)、真正的连接关系(情感激活)。我从人际关系角度切入,在思想和心灵深处调整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我在我和他们之间、他们自己之间拥有真正的连接关系。

一、彼此认同欣赏,信任关怀,构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孩子们高中第一天的生活开始了。情景还历历在目,洁白干净的短袖校服,生动稚嫩的笑脸,温和礼貌的“老师好”,井然有序的入座,全神贯注地看电视讲座,一起意气风发地奏唱校歌,活泼而独具个性的自我介绍,对十九项美德的热烈讨论------和煦的阳光透过小窗斜照下来,洁白干净的校服汇成一大片雪白,应和着阳光,氤氲出一种独有的芬芳,他们思忖着我,我观察着他们:自律自强,习惯养成较好,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有思想敢表达。这里没有暑假的慵懒,有的只是新生的朝气。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海姆基诺特博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景,我个人的气氛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影响。”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性作用。

看着孩子们的落落大方,听着他们在讨论中凌厉的思想交锋,我在《工作手册》上写下“从欢喜之心开始”,我欣赏他们,我相信教师给予学生的和学生给予教师的一样多,我带着他们一起解读我的带班理念,他们在和我的对话中开始理解什么是“源于热爱,衷于过程,成于坚持”,什么是“内心明亮,脚踏实地”,他们认同我的教育理念。短短两天里,我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特征,把姓名和形象联系起来,两天入学教育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说:“我试着不看名册,把你们都认一遍。”鸦雀无声间,我从第一排的第一位开始直呼其名,一一点过去,到最后一位的时候,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起,他们对我的喜爱和欣赏由此开始。我们一起拥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这成为我们之间发展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良好基础。

从此时此刻到日常的点点滴滴,我毫不吝啬地表达我对他们的喜爱,我赞赏他们的自尊独立,赞赏他们的活泼灵动;他们也从不拘谨地表达他们对我的认可与信任,甚至会不避讳地表达他们内心的一些情愫。记得去年年底校级英文歌曲大赛期间,有一天,一名男生课堂走神,我点名,当我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有些激动地说:“老师,我中午看英文歌曲大賽了,某某班的几个女生唱的特别好,长得也好看,我到现在心还砰砰直跳,平静不下来。”我没有批评他,我知道这是一种信任,他不一定是求得我的赞许,但一定不希望得到我的声讨。为此我在班上就此为教育契机,开诚布公地讨论了成长的话题,我说我看《少年的你》,最刺痛我的心的是那句“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成长”,我告诉他们成长就是要学会感知美与爱,并能恰当表达美与爱,懂得体谅和感恩,一切让你们心动的人和事都值得欣赏,这种情绪很正常美好。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名男生向我倾诉,我的回应就是为他的情感赋能。双向的关怀与坦诚使正向的、美好的情感在我们之间流动。

我生病情绪不佳时,孩子们会贴心地嘘寒问暖,班级管理中,不如意之处也十有八九,当我批评他们时,他们的主动道歉、承认错误更是让我体会到孩子们的可爱与懂事。这份互相之间的体谅与理解是我们师生间无条件认同、无障碍相处的结果,我们之间的互动交往坦诚尊重、愉悦和谐。他们因此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我想这也是他们能够喜爱班级并成长为内心明亮、有温度、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核心要素。

二、强调森林法则,追求自我卓越,营造良性生态的竞争环境

从一开始我就把“森林法则”这个概念抛给孩子们,他们把这个概念和“丛林法则”对比着阐释,最后得出结论,“森林法则”就是个性化的相互依存,协作性的彼此独立,尊重差异,开放多元。班里有不闻窗外事的“黑学怪”,有“不学则已,一学惊人”的黑马,有热衷活动、公益心强的积极分子,有竞赛种子选手,有低调无闻的踏实前行者,有搞怪无遮拦的小精灵,有好唇枪舌战的好斗分子,有喜欢《黄帝内经》、崇尚养生的大智若愚者,人人个性鲜明,个个特征突出,但是多元统一,他们之间友爱无私。常常在课间看到孩子们三、五个的聚到一起,为刚刚结束的某节课上的某个问题切磋研究,为作业中的一道难题一起分享思路,有时课堂上又为某个争议性问题针锋相对,为树立自己的观点而反唇相讥。班级整体提高,就不能让每个人单打独斗,自顾自地黑学,而是要合作、讨论,互相促进,每个人都不能是原子化的存在,虽然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足以消解掉学生之间的友情和信任,但这个法却让他们认识到建立健康的竞争观不但能促使自己的生长,还能让自己在发展中获得幸福感。

孩子们和而不同,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拥有着他们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的真正联系。而这正是他们在不可避免的考前焦虑、随处可得的失败和无能的苦痛中,能强有力的面对生活真实并努力蓬勃生长的情感能量。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自然是应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我想无论如何,无论竞争有多残酷、无论压力与焦虑有多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该有一股正向的、清新的能量在流动,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激活,而由此建立的真正的情感连接才是人在各种关系中能拥有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根源,它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得到积极美好的情感输入,不能拥有真正的情感链接,那么他的学习动机、自我评价、价值观和精神状态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学生应该每天带着向往和期待走进校园,怀着微笑和愉快离开学校。

激活师生间、生生间真正的情感链接,塑造健康健全、完整丰富的个体的人,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育人的根本。

猜你喜欢

情感孩子学生
情感
赶不走的学生
台上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