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促进“绿色”家园共育

2020-11-28王亚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1期
关键词:构建措施家园共育绿色

摘  要: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为响应国家的保护环境号召,应做好“绿色”教育工作,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指导儿童对环境保护、节能环保形成正确认知,形成对动植物保护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带领幼儿共同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幼儿园“绿色”家园共育的教育工作模式,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绿色”家园共育;构建措施

引言:

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绿色”家园共育的构建,结合目前的教育工作特点与要求,结合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编制完善的教育方案,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环境氛围,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良好观念意识。

一、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中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可按照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等,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形成正确认知,形成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准确认识,对环境破坏问题、污染问题的危害性形成了解。可以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珍惜环境资源,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树立正确观念意识。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构建“绿色”家园共育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重视,采用有效措施开展教学指导工作。

二、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思路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为有效构建“绿色”家园共育,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合理选择相关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家庭相互联系。在幼儿园、家庭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开展绿色教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与观念,提升教育工作效果。

(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幼儿园教師应该结合3~6岁儿童的直观性、形象性的思维特点与心理特征,选择一些与儿童现实生活相互贴近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兴趣,还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和家长之间相互合作,结合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与认知特点,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处理”等案例开展教育工作。从浅到深地进行“绿色”家园共育,培养儿童的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良好观念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因地制宜开展教学工作

幼儿园在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本地的特点合理选择环保教育方面的内容,实现环保方面的启蒙教育目的。了解幼儿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情况,借助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有效开展“绿色”家园共育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观念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模式。

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和家长之间相互联系,选择当地的水污染的情况作为案例内容,使得儿童可以全面了解到“出现水污染现象之后的严重后果”“水污染的原因”等。这样在儿童形成正确观念意识的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不污染水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根本上预防出现水污染的现象,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遵循时代性的教学原则

幼儿园在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时代性的教学工作原则,重点培养幼儿的爱护环境意识、保护环境观念。教师可以和家长之间相互沟通,为幼儿讲解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介绍先进的环境改造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与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不仅能够完成环保教育工作,还能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

如: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带来幼儿到高科技化的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厂中参观,对先进技术形成正确的理解。使得幼儿在观看视频、了解实际情况的同时,可以形成正确观念意识。在合理教学指导的情况下,使得幼儿可以形成环保认知和观念意识,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1]。

三、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实践措施

幼儿园在日常的环保教育工作中,为有效构建“绿色”家园共育,应该筛选最佳的实践措施,采用创新性的家园共育方式提升教学指导工作水平,满足当前的家园共育教育发展需求。

(一)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观念

“绿色”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和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观念。幼儿尚未形成环保的认知,经常会有随地扔垃圾现象、浪费水资源现象等。在家园共育的情况下,有效培养幼儿的环保观念,使其对自身错误的行为有所反思,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确保“绿色”家园共育相关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如:教师可以与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如果发现幼儿有随地扔垃圾行为、浪费水资源行为,就要做出指导,使得幼儿了解到自身行为是错误的并改正。同时,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行为方面也需要做好规范,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意识[2]。

(二)采用情景化教学法

为有效培养幼儿的环保情感、观念,端正态度,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借助情景化的教学法,使得幼儿形成真实的感受,形成良好的环保情感态度,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将“绿色”家园共育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3]。

如:教师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可以和家长之间相互合作,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法,使得幼儿对环境污染形成深入认知。先播放河流污染之前清澈的视频录像,到已经污染的河流区域观察,对比污染前后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全面了解到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自觉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意识[4]。

(三)采用探讨交流的教学法

为提升“绿色”家园共育的构建效果,教师在与家长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探讨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想,相互之间自主探讨和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形成良好的教育作用。

如: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水污染后果”“垃圾随地乱扔后果”作为探讨交流的主题,带领幼儿全面分析环境污染的后果。然后要求大胆阐述自身的观点,懂得如何才能预防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使得幼儿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意识[5]。

结束语:

幼儿园在构建“绿色”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创建家园共育的良好“绿色”教学模式,采用相应的教学指导方式,使得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规范自身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亚东.实施绿色教育打造生态幼儿园[J].中外交流,2019,34(6):293-299.

[2]苏里.基于绿色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J].神州,2019,35(16):160-177.

[3]孙琍鸿.浅谈幼儿园绿色环保教育[J].速读(下旬),2018,14(8):266-278.

[4]王玟.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儿童教育空间中的设计研究 ——以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为例[J].大众文艺,2019,24(12):83-84.

[5]郑金玉.漫谈幼儿园的绿色环保教育[J].速读(中旬),2018,56(6):102-122.

作者简介:王亚娟(出生于1988年),性别女,籍贯(甘肃和政),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构建措施家园共育绿色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