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差异

2020-11-28邱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1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方法

摘  要:英语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程,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能力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对大学生而言,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而学习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抑或是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升学都离不开英语。基于此,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选取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其中存在的差异,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程度。本文从高校英语选择恰当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应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改善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方法;选择与差异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十分重视英语教学,英语课程贯穿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直到高中毕业时,大部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步入大学阶段,英语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强化提高,才能满足日后学习的需要。出于英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需秉承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英语课堂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了解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英语课堂体验打下基础。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选择有效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是一堂课能够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而言也是如此。大学英语课是一门公共课程,也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提前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首先能够将学生被手机所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语课堂上来;其次,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转化率高;最后,教师与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说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是有效的,在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必然得到提高。可以说,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便是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2.完善高校英语课堂结构的有效措施

不恰当、不合时宜的教学方式,会让一堂课变得沉闷无趣,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开展运用的空间,教学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可以说,选择不当的教学方法会使高校英语课堂结构略显缺失,达不到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的目标,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教师与学生互相不理解对方的局面,从而导致课堂越发失去效果。而选择适合课堂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弥补上述的缺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互动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来,完善高效英语课堂结构。在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下,教师与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动性,促进课堂的活跃度,活跃学生的英语思维,使课堂显得完整高效。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提升课堂质量、完善课堂结构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的。教育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仅依靠成绩的好坏。同样,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的能力的高低同样重要。在高校英语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关注度和兴趣程度,使他们意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拿到高分,而是要将英语真正化为己用,成为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小助手。在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对待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并且英语这种外国语言的学习,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锻炼英语思维能力,为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选择有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英语教师是否重视英语课堂,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中能否采取有效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情况中,高校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在承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有着自身所需完成的科研任务,科研任务与职称、工作状况密切相关,自然成为英语教师更为侧重的一方。而大学英语课堂并没有严格的教学监督管理,也不存在成绩合格率的压力,教师只要按时上课完成教学任务,便不会出现什么差池,也不会对自身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往往存在高校英语教师应付英语课堂的现象。其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公共课程,英语教师往往是去往各个学院授课,在学生心中普遍同样存在着轻视英语的现象,认为不是专业课程,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种轻视的现象,往往也会影响到教师对于课堂的热情程度,使得教师的备课积极性下降,自然难以为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做充分的准备。

2.课堂上干扰学生的因素过多

大学英语课程多开设在大一大二,学生刚从管理严格的高中升学进入大学,又有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的心态。而大学课堂往往来说管理比较宽松,学生缺乏自制力,又无人管理,导致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英语课上,其中手机是最重要的干扰因素。手机的功能多种多样,学生利用手机聊天、打游戏或干其他事情,不易被教师发现,或者许多学生利用英语课堂完成其他专业课程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算有心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无法在学生方面收到良好的反馈,造成教师积极性的下降。这些干扰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也削弱了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高校英语教学缺乏实用性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考核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有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比如四、六级,专四、专八等,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公認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相较而言,四、六级等英语等级考试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书面英语能力,尽管有听力部分,但是所占比例并不高,读写部分占据着四、六级等级考试的绝大部分比重。除去听力所占比重的不足之外,四、六级考试整体来说,局限于听读写,尽管当前已经增加了口语项目,但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也未成为一个普遍公认的认定标准。

简而言之,四、六级等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缺少互动性的内容,教师以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目标的参考对象,以至于互动性内容也成为了大学英语课堂的不足之处。相对来说,英语教师也会将教学侧重点放置于读和写之上,以迎合考试标准。在这种模式下进行英语学习的学生,其英语综合能力难免会受到影响,互动性英语内容学习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缺乏。这也是当今中国学生存在的普遍现状,便是书面英语能力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英语交流能力却十分薄弱,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

三、高校英语各种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差异

1.教学对象的差异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学对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依照标准,必须清楚了解学生状况,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情况、程度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之上,才能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由于有的高校英语教师存在不足的情况,一位英语教师往往要带多个专业班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素质存在明显的不同,学习兴趣点和关注方式也不一样。因此,若要是使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则必须重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从差异性出发,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调整。

比如,所带班级为中文专业学生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并可以多介绍一些世界文学名著,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文系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度。尤其是当选择的内容是一些他们不够熟知,但又十分具有价值的内容时。又如,所带班级为历史专业学生时,多多融入一些历史著作,所带班级为艺术表演等专业学生时,可选择一些优秀的外国戏曲剧本,指导学生进行演出,既提升了课堂效果,又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2.教学方法本身存在的差异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所存在的差异,除了教学对象的差异之外,教学方法本身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当两者相适应时,便能产生积极的互动作用,从而使效果表现的更加明显。比如,當学习的是一篇剧本类的文章或者以人物的对话为主的文章时,便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选择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未参与活动的学生来说,这是提高他们对课堂关注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而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锻炼,可以起到比普通讲课更有效的学习作用。当学习较为深奥的英语知识时,则需要教师以讲述法为主,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剖析重点难点知识。当然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等教学方法都有着它们所适用的教学场景,需要教师自行进行选择。只有当教学场景、教学对象都与教学方法相适应时,才能将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四、高校英语教学中提升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策略

1.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当今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同样如此,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大学英语课堂增添别样生动的色彩。比如当有学生表演小剧场时,以第三册中《情人节的玫瑰花》为例,在剧情进展的时候适当的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背景音乐或者场景转换的图片,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式得到更好的表达。又比如,第四册教材中的《永不放弃》讲述的是丘吉尔小时候的故事,那么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丘吉尔的相关影片或访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纠结这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在课堂的学习内容之外,优质英文影片也是学习英文知识的一个渠道,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深度,比如《乱世佳人》《阿甘正传》《傲慢与偏见》等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不能不对它的文化进行了解,而电影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以上种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方法在高校英语课堂运用的有效性。

2.完善考核制度

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学生都不够重视英语课堂的现象,以及英语学习不平衡的情况,完善考核制度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措施。这里所说的考核不仅仅指期中、期末考试,可采取将学分分散于期中、期末考试和月测等,提高对月测的重视程度,让学分不仅仅靠期中、期末考试获得,从而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课堂上的不认真状态。

也可适量增加对教师的考核,将教师对待英语课堂的认真程度作为考核工作的一个标准,完善竞争淘汰机制,给予教师一定的压力感,促使他们提升课堂质量。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两者对英语课堂的不重视情况。除此之外,在期中期末试卷的编写上,尽量做到各个项目分布均衡,帮助学生平衡英语各项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方法的效果在两方面得到更好的发挥。

3.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须要培养的一种能力。由于大学的管理整体较为宽松,学生的成绩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学习意识,那么为了加强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则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适当布置一些有利于提升该方面能力的课后作业,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在具备这一能力的基础之上,英语的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的完成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压力,教师所采取的各项教学方式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将教学对象、教学场景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重视其中存在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做出的努力。英语课堂中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高,无形中便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接受度,在客观上也能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完善,提升个人素质,从而保证高校英语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宁.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动态体系构建探讨[J].现代交际,2017(23):163.

[2]张诺.有效教学理论中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学周刊,2017(22):12-13.

[3]姜怡佳.论高校公共英语的有效教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04):130-131+137.

[4]刘文洋.多媒体视阈下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高教论坛,2015(01):62-65.

作者简介:邱野(1978.03-)男,汉族,吉林松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教育学

基金项目课题:有效教学行为的差异性研究

基金级别(出处):“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0SJA1715)J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