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20-11-28陈锦霞陈媛媛陈雪仙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7期

陈锦霞 陈媛媛 陈雪仙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分析。方法 确定该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该院重症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70例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干预前后临床指标、末梢血糖,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干预前后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后的末梢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所以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并发症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9(a)-012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enteral nutrition.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70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and diabetes who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are from July 2018 to August 2019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nd Gastroenterology of the hospital.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peripheral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analyzed. Results 1.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bilirubin, prothrombin activity, hemoglobin, and albumin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0.05); 2.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ipheral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3.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Giv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o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and diabete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Severe hepatiti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nursing; Complication rate

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属于常见严重肝脏疾病,易发生肝衰竭,并导致患者死亡,诸如乙肝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均会引起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时,可降低肝脏储备功能,加重糖代谢紊乱,合并有糖尿病,需接受营养支持干预。肠内营养即经由鼻胃管为消化道输入营养液,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可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改善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防止因肠道菌群移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与严重感染,可以保护肠道完整性,改善肠粘膜功能,并预防应激性溃疡。但是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受自身病情影响,腸内营养治疗效果不佳,可发生腹泻、误吸等并发症,有研究显示[1],该类患者发生腹痛、腹泻概率约为30%~38%,而发生误吸等机械性并发症的概率约为2%~10%,因此,需要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确保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该文就2018年7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定该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该院重症医学科及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37~59岁,平均年龄(48.1±2.4)岁;57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药物性重型肝炎、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史2~13年,平均病史(7.6±2.1)年;体重指数(23.11±1.04)kg/m2。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即:(1)治疗方法:入院48 h后以常规胃管法并经由4.7 mm(F14)号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合患者实际需要,在营养科医生辅助下补充营养素,由肠内营养泵进行控制,滴速保持在50~80 mL/h,以防止患者发生腹泻、恶心等并发症,期间结合患者耐受度逐渐增加浓度与用量,并接受肝功能化验、末梢血糖检测,依据检测结果使用胰岛素。(2)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行肠内营养前,耐心解释肠内营养的价值、目的与操作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留置胃管可刺激喉上神经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等,增加患者不适感,降低依从性,对此,需熟练操作并耐心解释,对患者抵触情绪进行安慰。②胃管护理:为有效避免胃管扭曲、阻塞、移位、脱落等,需妥善固定,并进行长度标识,且鼻胃管、鼻肠管需留有翻身长度;加强巡视,检查有无胃管滑出;输注前仔细检查胃管通畅性,输注前后需用温开水冲洗管道;4~6 h/次,对胃排空情况进行观察。③一般护理:当重型肝炎患者合并有肝性脑病、低蛋白血症时,需长期使用人血白蛋白、广谱抗生素,极易导致患者口腔黏膜改变,对此,应密切观察患者口腔溃疡、出血、白斑等,加强口腔护理,至少2次/d。④胰岛素用药护理:严格监测末梢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⑤肝昏迷、酮症酸中毒护理:当重型肝炎患者合并有感染或腹水时,需长期使用抗生素、利尿剂,对此,需观察患者有无情绪异常、睡眠倒置、烦躁不安,以警惕肝昏迷、酮症酸中毒,若有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⑥腹泻护理:经由加温器加温营养液,减轻肠道刺激,促进营养液吸收;配置营养液时执行无菌操作,过期营养液需废弃;注意输注速度与浓度,经泵持续滴入时,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腹泻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指标、末梢血糖、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包括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白蛋白[2];②末梢血糖:经由强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糖[3];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胃管堵塞、腹泻、轻度腹胀[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且临床指标、末梢血糖计量资料可用(x±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可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分析

干预前后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末梢血糖分析

干预前后的末梢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干预前,并发症总发生率41.43%,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通常有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受重症肝炎影响,患者存在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纳差、呕吐等消化道症状[5],加之肝细胞坏死降低了肝糖原水平,提升了糖异生作用,此时机体以脂肪为能源,而非葡萄糖,从而引起能量消耗变化,影响蛋白摄取;另一方面,糖尿病致使糖代谢异常[6],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因此,需要对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

该次研究表明,在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较好疗效。主要表现在干预前后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末梢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熊墨龙等人[7]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肠内营养支持符合正常生理特点,患者耐受度高,且有助于维持胃肠道功能,避免菌群移位以及内毒素血症,保持肠道功能完整,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提升向肝血流量,避免自发性腹膜炎等内源性感染[8],促成肝脏蛋白合成,从而维持肝功能稳定,使机体内环境予以平衡。但是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需格外注意胰岛素用法用量,有效掌控胰岛素量、液体量,防治因营养液浓度不当或输注速率不当而发生腹泻、堵管等并发症。就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导致其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腹泻的原因:①供给技术不当:如营养液温度不当时极易引起腹泻,或鼻饲速度太快时,可增加胃肠道压力,从而腹泻、腹痛;②使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时极易影响肠内菌群分布,降低肠内消化纤维中短链脂肪酸细菌数量,此时结肠无法消化这些菌群,可引起腹泻;或是广谱抗生素可致使菌群失调,发生真菌感染,引起腹泻;③糖尿病与低蛋白血症:合并有糖尿病的重症肝炎患者,其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这种病变主要由葡萄糖调节不良所致,可导致水电解质、营养物吸收不良。堵管原因,主要是输入速度较慢,药物不适当;外露段存在扭曲折叠,且肠内段反折;膳食残渣黏附于管腔内,发生混合液凝固;未按時冲管;导管固定不牢。所以针对上述原因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对重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率,因此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庄月娥,陈珊珊.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8):124-126.

[2]  孟国燕,胡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58,60.

[3]  苏珊珊.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对策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96-97.

[4]  郭明清.益生菌强化肠内营养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5):68-69.

[5]  封育瑾,胥智勇,毛春英,等.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营养不良患者Child-Pugh分级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7):854-856.

[6]  陈规划,易述红,罗刚健,等.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9):1646-1654.

[7]  熊墨龙,王小花,欧阳兵,等.重型肝炎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状况变化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76-78,92.

[8]  刘秋娜,陈晓华,李荣.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认知调查[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83-84.

(收稿日期: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