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创新提升农产量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路径探析
2020-11-28吴海霞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基于流通创新的视角”(2019112213RKX006SF010-5);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基于流通创新的视角”(项目编号:2019C024)。
摘 要: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对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诚信系统构成极大威胁。陕西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之一,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消费量常年位居西部各省、自治区前列。但由于对农产品产量和收益的片面追求,近年来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层面上暴露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基于陕西省三大规模化大型批发市场以及消费者的问卷采访,认为构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前提,而其中基于流通视角的技术和制度创新则是重中之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追溯体系构建及完善对提升农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通创新
作为关系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物资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向来被政府、社会和媒体所关注。自2004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推动下,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始尝试以农产品标识管理为突破口的,建立和发展农产品质量查询系统和可追溯的体系,例如,农产品购销索证索票制度等,其思路来自于农产品专项整治。但相比于全面贯彻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化管理相比,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流通环节的落后。实现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质”化提升,流通创新迫在眉睫。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创新是指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借助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利用规模优势,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流通过程、交易手段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重组和升级,在此过程中促进微观规则体系的变化和宏观调控制度的创新。随着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与协作的创新,农产品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等在农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凸显,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领域创新改革的主导者,并不断提升流通环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中的功能,实现了“平台驱动”和“购买者驱动”的产业链耦合和创新。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流通功能的界定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生产链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都会带来整个价值链的污染。因此,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保量”并非第一要务,“保质”才是流通最基本的功能。同时,由于农产品特殊的产品和季节属性,“保鲜”带来的口感变化程度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购买意愿和购买积极性,与农产品的价值实现息息相关。因此,这就需要流通部门在农产品包装、运输、仓储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实施“保鲜”计划。除此之外,由于农产品还具有较强的信任品和经验品属性,在价值链上游的生产者和下游的消费者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随着农产品流通手段的创新,农产品空间流通范围的扩大,农产品流通对物流设施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流通部門在农产品安全供给中实施切实有效的链条传导功能。其中,流通部门的两大职能创新意义重大。一方面,流通部门通过管理和检测手段严把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将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快速高效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口碑效应对农产品消费尤为重要,通过向消费者供应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可逐步实现农产品较高的口碑传播效应,从而实现农产品价值转化和附加值销售的提升,进而激励和引导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转变。因此,流通在农产品安全体系中具有双向传导功能。
陕西省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按照产销关系划分,可以分两类:直销型和间接型。前者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和中介层次,采用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直接营销的策略,生产者直接向个人和企业等终端消费者进行产品销售,比较典型的创新模式,如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等。直销型农产品流通大大节约了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并为农户节约了交易成本,是当前各地区大力发展的一种农产品销售模式。本文结合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探析批发市场主导的流通渠道创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的意义。
二、陕西省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的动力
(一)对利润的追求
根据诺斯(North) 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人们主动改变制度安全源于在现有制度下自身无法取得的利润诱惑,但需明确的是,这种外部利润或者潜在利润只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换而言之,制度变迁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理性个体或组织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因此,这便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动力。为此,2019年10月我们调研了几种典型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价格的变化情况,发现不论是高附加值农产品苹果还是常见蔬菜西红柿和大葱,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价格变化均表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以苹果为例,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为1.5元/斤,到达批发商的价格为3.5元/斤,经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为6元/斤,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利润增值为300%。因此,缩短或尽可能控制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实现利润增值的关键。
(二)对环境的辨识
人们对于市场环境的辨识的日益加深促进和加速了批发市场渠道的创新。诺斯认为,人们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来源于人的感知,而“这些感知的最终目的是将不确定性减少或把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的制度创新”。在实证过程中,这一理论在批发市场的渠道创新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以蔬菜为例,自2017年以来,陕西省蔬菜价格出现了大幅震荡,菜价大幅上涨,引起了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此,陕西省政府召开多次相关专题会议,重点探讨和研究蔬菜零售和蔬菜流通等若干问题,并具体出台了如何降低蔬菜流通费用的政策和措施,与此同时,各级主管部门也陆续出台若干个文件。这些政策和措施给予了批发市场机会,同时也给予其相应的挑战和竞争。通过政策引导的各类投资,农产品批发市场得以利用主体投资进行改造和建设。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批发市场用的水电价格、鼓励、加大农民和批发市场直接对接。
很显然,这些政策给批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会,在以上政策的激励和挑战双重作用下,一些批发市场开始尝试探索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并开展“批发直供”和“菜场商店无缝对接”等多种创新合作模式。此外,由批发商主导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渠道与新形势下的农村超市对接、合作社的直供直销等短渠道手段和方式存在竞争关系,同时电商平台与批发市场平台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尽管目前在陕西省批发市场当中,直供直销渠道及电商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低,暂时不对传统营销模式构成挑战,但是这两者发展速度迅速,逐渐改变和蚕食着农产品传统批发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格局和份额。
三、批发市场主导的创新渠道优势分析
目前,陕西省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由批发商主导。在这个渠道中,参与者(即成员)对批发商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整个流通渠道中,批发商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这一渠道下,农户、批发商、零售商之间以及各级批发商之间等交易主体间是买断交易,这种交易的特点是没有合同加以约束,价格随行就市,变动幅度较大。在这种交易模式下,“随着批发商数量的增加,必要的接触次数和交易次数也会随之显著增长”。换而言之,如果批发商数量逐渐增加,交易效率反而会下降。目前,陕西省农产品存在较多较为繁杂的流通环节,从原产地批发流通到销售地批发流通,有时还会存在二级、三级甚至多环节批发,之后是零售环节,价格逐级增加,最终导致了商品最终售价居高不下;此外,整体环节与农户及零售商的渠道关系并不是非常紧密,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则很难追溯是谁的责任;批发商更偏好于“走量”的形式,这使得同一种农产品很难按照不同品质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不同价格进行出售,最终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些合作社或者经销商刻意把品质较高的蔬菜放在自己的销售平台上高价销售,因为品质较高的蔬菜在批发市场“卖不上价”,这也是传统渠道模式的诟病之一。
批发市场创新渠道仍具有自身的优势,为此,我们对进入批发市场进行零散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消费者选择批发市场购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价格便宜和菜品新鲜两大因素上,其主要优势表现在:
(一)流通环节少,流通费用低
在新渠道模式下,使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社区直销的模式办法,减少了中间繁杂的流通环节,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比其他的传统的社区或农贸市场低。为此,项目组调研了西安市朱雀路水果批发市场,华清路胡家庙果品批发市场和北二环辛家庙西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直销店的菜价比农贸市场的菜价大约低20%。据北二环辛家庙西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车载蔬菜的价格比同地区同品种菜价至少便宜10%以上,同时还能够保证蔬菜的新鲜性,百姓对此也表示赞同和满意。
(二)具有规模效应
与传统渠道相比,新渠道的特点主要为集中采购、集中配送。与小批量进货和配送的零售商相比,新渠道本身就具有规模效应。例如,华清路胡家庙果品批发市场批发商认为:“仅靠集中采购,其菜价就比零散进货降低10~20%,如果考虑批发市场进出场费用,摊位费等其他费用的各种费用减免,集中配送的直通车菜价仅在成本上就要比传统菜市场和一般超市低20%~30%”。
(三)减少了不确定性
大多数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与加工食品相比,容易变质腐烂,不容易贮存,经营风险较大。通过结合上游生产基地、下游销售终端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可减少整体链条的不确定性,从而维持企业稳定。同时,新渠道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应以及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效率和可追溯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束语:
通过调研陕西省三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流通功能的创新提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在提升农产品流通功能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保鲜、提质和传播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正面的效应,是当前陕西省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结合批发市场的具体特点和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适合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求的路径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及流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獻:
[1]崔彬.农产品安全属性叠加对城市消费者感知及额外支付意愿的影响——以猪肉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32-39
[2]李秀丽.美国农产品物流追溯体系对中国农产品物流追溯体系规范化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08):187-191.
[3]薛思蒙,潘金香,裴昕.不同模式下的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7(06):4-11.
作者简介:吴海霞(1984-),女,山东省潍坊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