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博物馆“唐蕃古道

2020-11-28董志强佛音

群文天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海省古道文物

董志强 佛音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是青海省博物馆2018年牵头策划举办的重点巡回展览项目,该展览汇集了青海、陕西、甘肃、四川、宁夏、新疆、西藏七省区十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文物精品,全面、系统、集中地反映出唐蕃古道的繁荣盛况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风貌,再现了唐蕃古道这条线性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2018年11月30日——2019年3月5日,该展览首次在青海省博物馆对外展出,青海省博物馆也成为了该展览的首站。根据展览计划,该展览先后将在联合办展的七省区省级博物馆内巡回展出,随后将逐步向全国博物馆推广。目前该展览已完成在宁夏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出任务,2020年10月将在四川博物院对外展出。

该展览在首站展出期间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之后在各站展览期间都成为当地博物馆展览热点。唐蕃古道历史得到普及,其重要历史事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唐蕃古道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重回社会大众视野。

唐蕃古道过去是汉藏友谊的“黄金桥”,现在是维系民族情感与区域联系的紐带。展览以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往、展现文明互鉴,深入挖掘唐蕃古道文化内涵,展现时代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该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9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20项重点推介项目之一。

一、“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缘起

西北地区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随着文明传播,原始道路得以开拓。斗转星移,王朝更迭,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古代的交通道路也由此不断形成和发展。

公元七世纪初,唐和吐蕃王朝建立起密切关系,形成了著名的唐蕃古道。唐蕃双方通过政治上的联姻,经济上的往来,文化上的交流使这条道路呈现出“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景象。这条全长3000余公里的道路,跨越了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是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纽带。

拨开千年迷雾,重现古道繁华。基于以下几点因素,青海省博物馆积极组织筹划了此次展览。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展示、贡献博物馆力量,充分挖掘、研究、宣传古道文化,多角度印证青海在中西文化交流通道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唐蕃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友好邻邦,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组成部分。这条文化传播长廊反映出当时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繁荣,各民族往来频繁的历史。迄今,在这条古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交通,在保障国防安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博物馆组织发起唐蕃古道沿线地区联合筹办展览,将唐蕃古道线性文化遗存全面、系统地进行展示和宣传,助力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

二是青海省博物馆积极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级综合博物馆的责任与担当,承担龙头带动、整合区域文物资源、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博物馆馆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文博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职责任务。同时,博物馆加强展览领域合作既能最大化地拓展博物馆展览展示空间及内涵,也是博物馆获得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组织策划此次展览,体现了博物馆作为传承、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平台的社会职责,以七省区文物资源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展示古道文化,这不仅是青海文博单位,也是古道沿线文博单位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三是唐蕃古道全长近3000多公里,其中有一半的路程在青海境内,因此与唐蕃古道历史相关的文化遗址、遗迹、轶事遗闻多出现于青海境内,实物上有诸如墓葬、渡口、石刻、壁画、建筑等,轶事遗闻有著名的“日月山文成公主摔镜”“松赞干布柏海迎亲”等,都见证了唐蕃两个王朝在政治上的往来、经济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影响,反映了二者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事实。唐蕃古道的畅通也对青海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以上文化资源和内涵,由青海省博物馆牵头举办唐蕃古道展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影响力。

2018年5月,由青海省博物馆牵头,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六省区博物馆负责人座谈,共商展览事宜,一拍即合,得到各馆积极响应,及时成立唐蕃古道沿线博物馆文物联展筹备会,各省区博物馆负责人从本馆、本地区出发,切合实际提出对展览的构想、建议和意见,主要就藏品资源优势互补、展览大纲完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商讨。通过馆际跨区域合作,改变文物零散分布的现状,全景式地展现唐蕃古道上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

二、“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策展历程

唐蕃古道跨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内涵丰富,该展览势必需要联合古道沿线各省区博物馆,协力办展。为打破联合办展所受的地域限制,再现古道风貌,青海省博物馆通过理念“创新”,信息“互通”,资源“互换”和机制“互联”,打破地缘阻隔,推动文物资源共享,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创新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

1.拓展沟通渠道,打破区域沟通壁垒。本展览是青海省博物馆原创展览,在展览大纲构建和展品挑选上没有先例可循。根据本馆构建的展览体系,有些“重量级”展品需与各馆协商借展,且多处展览细节需要沟通,因多省联展的地域限制,我馆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建立线上多方交流平台、线上资源共享库,多数工作都以线上沟通为主,确保资料传输、展览意见、协议审阅、展陈设计修改等工作的顺利展开。

2.专业人做专业事,分工明确。为贴合展览内容设计,文物典藏部门在展品挑选上选择与唐蕃古道事件有关的文物。这些展品按材质分类,有泥俑、陶俑、棺板画、丝绸等易伤易损的文物,跨省区运输考虑到文物安全问题,我馆聘请行业内业务素养较高的文物运输公司负责展品运输工作,文物典藏部门负责文物点交中的安全问题,文物安全部门负责文物运输中的安全问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跨六省区的文物安全集结任务,各部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保证展览工作在杂而不乱的情况下进行。

3.身临其境深入挖掘,寻找展览亮点。唐蕃古道所穿越的地区几近跨越半个中国,既有广袤的平原,又有险峻的高原。在反映古道沿线各地风貌时,既要体现各地区的个性,还需提炼共性;既要体现唐蕃古道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又要体现空间的落差差异。为呈现更好的展览效果,策展团队去往西藏考察调研,取得了相当多的文字、图片资料,补充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相关遗址内容,挖掘古道背后的故事,为展览增色不少,更为后期展陈设计提供了新元素和新思想。

同时,为保证此次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青海省博物馆前后共组织召开四次“唐蕃古道沿线博物馆文物联展文本大纲专家评审会”,参会专家对展览文本大纲的内容进行仔细推敲与反复论证,十家参展单位网上交流更是频繁,几经切磋打磨,才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展览内容设计大纲。

该展览内容设计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唐蕃古道的缘起,共分六个单元,分别为羌人之路、吐谷浑道、党项故道、隋与吐谷浑、唐与吐谷浑、吐蕃与吐谷浑,介绍了自史前至隋唐时期青海地域道路交通开拓与利用;第二部分为唐蕃间政治关系,从唐蕃和亲与唐蕃会盟两个方面讲述了两者之间的政治往来;第三部分为唐蕃间经济往来,分为官方交流、民间贸易与科技交流,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表现出当时经济的繁荣盛况;第四部分为唐蕃间文化交流,从典籍翻译、塔窟寺庙、民风民俗、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展现出文化共通共融的交流局面;第五部分为唐蕃古道的影响,分为三个单元——宋元明清官道、通连南亚大陆、古道今貌新姿,从时间和空间上讲述唐蕃古道的延续,以叙事性说明增加展览趣味性。

三、“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览的亮点

1.精品文物为唐蕃古道“代言”

该展览作为2018年青海省博物馆重点工作,是近年来青海省境内举办的文物来源最广、参展单位最多、珍贵文物比重最大的展览。其中多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我省,为补充展览内容,充实展线打下基础。

(1)慕容威墓志——吐谷浑政权实证

吐谷浑作为青海地区的地方性政权,在青海境内存续350年之久,见证了唐蕃间的政治关系,且反映了青海在唐一代的历史格局。对吐谷浑政权的表现是本展览的亮点,在文物选取上,我馆精心挑选了宁夏博物馆藏的慕容威墓志。该墓志长85.8cm,宽80.5cm,厚15cm,重达250kg。慕容威墓志记载了慕容威夫妇葬于公元758年,追述了慕容威的远祖、祖父和父亲。从中能看到吐谷浑最后一任王的生平及其后人所经之地,是表现青海吐谷浑政权最有力的一件文物物证。

(2)胡人俑——唐蕃古道上的友好使者

唐代,胡人特指中国北方和西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往来于唐蕃古道上的友好使者。唐政府实行开放宽容的民族政策,“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长安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吸引着成千上万中外来宾。胡人的形象通过文吏俑、武官俑、乐伎俑、胡商俑、侍从俑等形式保留下来,生动地再现了胡人在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情况。展览选用了大量出土胡人俑,再现唐蕃古道上胡商来往、使臣来贺的场面。

(3)打马球俑——随古道而来的娛乐活动

唐蕃地域文化通过唐蕃古道互相影响和传播,主要反映在文化思想、科学技术与民风民俗等方面。伴随着人员往来和商贸活动,吐蕃地区具有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体育活动,如使用毡罽以及马球马术、容妆服饰等文化习俗,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一度成为朝野竞相效仿的风尚。本次展览选取了一件打马球俑,为新疆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泥俑,十分珍贵。“马球”又称“波罗球”,源于波斯。经唐太宗提倡于唐盛行成风,后又经我国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该俑对研究古代西域和中原文化交流以及体育运动史均具重要价值。

丰富多样的展品使该展览也成为近年来青海省境内举办的文物来源最广、参展单位最多、珍贵文物比重最大的展览,为我省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2.以形式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展现内容主题

博物馆是一个能够向观众展示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博物馆不仅是为观赏博物馆的展品,还转向于获得博物馆带来的观赏体验。这也就对博物馆内部展陈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首先要注重博物馆的语境,也就是展陈设计要与展览主题相呼应。这意味着两个方面的侧重:一是展示主题背后的历史文化,二是展示主题、展品对应地区特色。

博物馆当中展览形式的设计影响因素颇多,既有平面设计又涵盖着立体设计,同时对于色彩的解析要求也很高,有的时候还需要将这些因素全都考虑在内来进行陈列展览的艺术创作。根据展览内容设计理念,策展团队以蓝金为基础色调,配色大气,主要抓住唐与吐蕃这两个元素,从中提炼造型与色彩作为展览设计的点睛之处。在形式设计上,主要亮点有:

(1)展厅入口处做唐式建筑门头,建筑形式参考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展厅内参考拉萨布达拉宫色彩和样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道路所带来的空间位移。

(2)为在展厅内增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展览节奏和观展乐趣,策展小组在展厅关键位置设立纱幔,阻隔观众视线,透过纱幔被隐藏的展厅空间若隐若现,既营造了古道所蕴含的翻山见景的氛围,又增加了视觉乐趣。

(3)展示佛像的佛龛参考藏式窗形建筑,观众身在展厅犹如身处西藏,从窗边瞥见一尊佛像,意境深远。

(4)仿制展示了西藏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作为见证唐蕃政治的重要历史物证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这件文物缩小置于展厅,展示出唐蕃古道的历史意义,且确立了以该碑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布局,是展览的中心。

(5)Logo灯所投影出的古道沿线地名更像是隐藏在整个展览中的小彩蛋,只有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随着参观展线的变动,地面投影灯地名也在改变,从西安到拉萨,仿佛自己已穿越千年,重走了一遍唐蕃古道。

3.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在展览中的运用

为了增强此次展览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直观性,增强对展览内容的解读,青海省博物馆首次将展览科技展示与展览内容策划同步实施,制作了唐蕃古道动画视频、电子地图等多媒体内容,对沿途地理风貌、民间传说进行补充展示;对部分参展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展示和3D全息炫屏展示,使观众可以和珍贵文物“零距离”接触,并且通过交互式体验,直观了解部分文物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弥补了传统展览只能看文物、看说明、“猜”用途的缺憾;制作部分珍贵文物二维码,并印刷成册,不但可以扫码“听”展品,还可以将文物信息带回家;制作线上虚拟展览,打破地域及时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看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厅中驻足人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唐蕃古道动画视频,以历史上松赞干布派禄东赞求娶文成公主时唐太宗所出的“求婚八难题”为主线,将各个有趣的难题以动画形式进行讲述,深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

四、展览成果延伸和扩大展览影响

展览期间,青海省博物馆精心编辑该展览的同名出版物《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图录。该图录以展览构架为主线,以精美的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图片为辅线,基础信息介绍详实,客观系统全面地表现了展览主题。

此次为了配合“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的开幕,在青博“名家讲堂”中特设了“唐蕃古道”专题讲座,我馆志愿者、历史学专家崔永红开展了以《唐蕃古道的内涵和价值》为题的讲座,从唐蕃古道的总体概况、唐蕃联姻对唐蕃古道的意義、唐蕃古道的基本走向和具体线路、青海省境内与唐蕃古道有关的文化遗存选介以及唐蕃古道的永久性文化价值五个方面为观众深入了解古道文化开启了引领之门。

与此同时,以展览内容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同步销售,真正实现把“文物”带回家。为了满足观众看展览、赏文创的多样化需求,青海省博物馆在此次展览策划过程中,同步设计了文创产品展示区域,作为展览的组成部分,汇集各参展单位具有地域及文化特色的精美文创产品近120种,满足不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社教活动丰富多彩。配合展览,青海省博物馆同步策划了媒体推介会、主题展演(古筝表演、茶道表演、唐诗表演)名家讲堂、馆长荐宝等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扩大了展览影响力。

五、展览的思考

唐王朝和吐蕃王朝,早已消失在亘远的历史烟云中,但它们在中国西部演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依然回响千年,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唐蕃古道成为后继历代王朝的官道,依然承载着交通运输、政令通达、国土安全等重要功能。唐蕃古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必将引起中外学者不间断的探索与研究。

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是博物馆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一,本展览是联合区域博物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一项举措。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馆积极发挥作用,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的时代价值,“唐蕃古道”作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尚未被重视,本展览的成功举办使唐蕃古道重回大众视野,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申遗提供了学术支持,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本展览是增强博物馆传承历史文化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一项举措。我馆积极加强区域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向观众展示了唐蕃古道沿线全貌,打破了博物馆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行业、层级上的分割,集结古道沿线文博单位合力办展,整合资源,从“共商共建共享”走向共赢,为今后区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本展览是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项举措。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唐蕃古道走向基本和现今109国道、214国道一致,这条穿越千年的古道,古往今来影响着沿线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此展重现古道历史风貌,沟通沿线各地,以民心相通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进入新时代,博物馆应继续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优良传统,努力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把握文明互补性,促进文明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青海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青海省古道文物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杉林古道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茶马古道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