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020-11-28卞海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1期

卞海霞

摘要:民生问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富裕、美好、优质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根本目标。对此,在城乡统筹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加强对民生保障制度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根据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要求,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促进制度作用建设与应用的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统筹城乡;民生制度;人民利益

习近平在多次实地考察中明确指出“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求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任务“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对此,有必要认知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的重大意义与根本要求,不断探索发展路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程。

一、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重大意义分析

坚持与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需对其意义具有全面认识与了解,从而树立“坚持与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意识,并在该意识驱动下,明确制度建设方向,指导制度建设行为。

1. 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已经进入到新时代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根本需求,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应加快解决不均衡不充足问题。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围绕民生问题(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生活等)制定的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制度指导、约束、调控、激励、规范等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从而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基于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总体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至2020年已经进入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阶段,强调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十五年奋斗完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然而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其本质在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改革成果在全体人民群众中的共享。而统筹城乡的民主制度,以缩短城乡差距,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教育问题、健康安全问题、养老保障问题、就业创业问题等)出发,给予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制度要求促进形式公平向实质公平转变。因此,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3. 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有利于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保障。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过程中,面对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进行逐步完善。随着统筹城乡民生制度体系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将与其他制度并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内在要求分析

在明确认识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重大意义后,有必要对其内在要求具有准确把握,以保证统筹城乡民生制度发展的正确性、科学性、有效性。

1.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发展动力所在。它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奋斗过程中,应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问题出发,进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因此,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保障为宗旨,从而更好服务人民。

2. 以依法治国为根本,诠释党治国理政初心

統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属于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治国理政初心不动摇,从而让民生保障系统更完善、更科学、更系统。《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策》)明确指出:“国家治理应注重人民意志的体现、人民利益的保障、人民创造的激发,让人民能够依法积极参与到各项事务、事业管理中”、“社会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建设,应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注重全体人民对改革成果的公平共享”等。在《决定》部署与安排下,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应有效诠释党治国理政初心,依法改善与解决民生问题。

3. 以社会矛盾为切口,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以社会矛盾为切口,促进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有效满足是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完善的硬性要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解决城乡人民温饱问题”、“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等为民生保障制度完善奠定良好基础。统筹城乡民主制度应在此基础上,把握《决定》精神,加快加深发展。

三、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实践路径分析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主制度作为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刻领悟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主制度意义,清晰掌握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主制度内在要求的基础上,应不断探索其实践路径。

1. 加快加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民生保障根基更牢固

加快加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此过程中:一要加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顶层设计,让民生制度完善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例如,根据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在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建设中的贯彻落实;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规划,明确统筹管理原则与要求。二要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丰富度、层次性,提高民生制度保障性,增强民生制度服务水平。例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城乡经济主体变化,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模式变化,制定多样化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企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体系。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灵活性,让社保待遇调整机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例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城乡居民社保待遇水平,并根据城乡差异,遵守公正、公平原则,建立养老保险基金调整机制,让养老保险待遇计算与发放方法更具合理性、操作性。

2. 创新民生制度功能,让就业问题得到高质量解决

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在坚持与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时,应加快提高就业质量与效率的民生制度建设,让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第一,樹立“就业优先”发展理念,从而在民生制度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加强就业优先制度研究力度,并推进其在经济建设中的落实与执行,增强就业稳定性、高效性。第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如“山东技工”、“上海家政”、“东北厨师”等培训体系,为企业员工岗位集中培训、再就业群体专业知识学习、特殊人群创新指导等提供支持,一方面提升人民群众就业、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依托群众智慧水平提升,促进产业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第三,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机制,给予就业、创业人员一定的经济扶持与经验指导,技术支持。第四,以服务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建设、乡村振兴等为目标,结合区域人才需求情况,开展“高新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技能人才”工程建设活动,实现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有效输出。

3. 关注民众生命安全,让民生制度更好保障国民健康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国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其提供优质健康服务成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民生制度建设关注与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缩短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全面、合理、便宜、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疾病预防管理,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能力。此外,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慢性病协调防治制度,提高民众健康防护意识与能力。

4.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让民生制度更好维护民众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对此,应加快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与完善速度,让民生制度更好维护民众权益。例如,抓住全面信息化建设机遇,善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构建劳资纠纷调解系统,形成多样化解机制,更好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各种劳资纠纷,增强群众信访满意度。又如,依托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力度,让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建立良好雇佣关系。

5. 促进民生制度与其他制度的有机结合,强化民主制度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综合性、系统性,决定统筹城乡民主制度在建设与完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制度有效衔接,从而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例如,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能够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与先进文化制度有机结合,从而让文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让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品质得到有效彰显。

四、结语

总而言之,坚持与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在明确认知统筹城乡的民生制度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应立足民生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围绕民众所需、所求加强基础性、普惠性、保障性民生建设,完善民生制度体系,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詹成付.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J].旗帜,2019(12):15-16.

[2]刘晓川.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J].党课参考,2019(23):61-69+2.

[3]张克俊,杜婵.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继承与升华[J].农村经济,2019(11):19-26.

[4]徐雷,杨勤,毛正强.生态移民、防灾避险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6):58-64.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