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堂实践策略之反思
2020-11-28蒋瑞梅
蒋瑞梅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广大教师开始了探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指向学科关键能力,训练学生深度思考,建构学生基本观念的教学方法才是课堂之重。下文以笔者设计的小学语文高段《少年闰土》一课为例,从三个方面浅析核心素养课堂的做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实践;少年闰土
引言: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广大教师开始了探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形式被广泛推广。其间涌现出大批新课例,课例中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非常具有创新意识。但也有不少课例的“创新”与核心素养所提倡的直指学科本质的课堂形似而无神。下文以笔者设计的小学语文高段《少年闰土》一课例,从三个方面浅析核心素养课堂的做法。
一、合作学习重内涵
片段一
1.抽生根据提纲概述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基础知识并列出了文章的提纲。现在谁来根据提纲给大家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抽生到台上讲。
2.师评价教方法
师:评价,这位同学将课文的内容及内容间的联系表述的非常清楚。
情况1:(如果没有关联词的评价)如果再用上关联词那文章内容的关联性会显得更明确。用上关联词谁再来试试。是的,他加入了先、然后、最后让文中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情的先后顺序清楚起来。
情况2:(如果有关联词的评价)特别是他所用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让文中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情先后顺序非常清楚。
3.小组合作过关检测此环节
请同学们像他一样在小组中解说提纲。
组长汇报、反馈。
二、自主学习重落实
片段二
(一)自读课文,勾画表现闰土形象的语句,提取、概括句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语句表达的好处和作用。
1.自读课文,提取、分析相关语句理解闰土形象。
师: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通过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和闰土相识以及后来闰土向他讲述自己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沙地观鱼等事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呢?
自读要求:自由默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现闰土形象的语句,并按照要素分析、批注。
生自由阅读,师巡视。
2.抽生汇报分析结果,师生帮助完善要素分析的方法,规范答题。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闰土呢?请同学们自由接管话语权,按要素进行分析。
生反馈、补充、完善。师点拨。生汇报自行板书形象和描写方法。
3.小结方法
师:像孩子们说的那样知识丰富、活泼伶俐的少年闰土已经跃然纸上,这都得归功于(生:细节描写)(板书)
师:(小结细节描写在习作中的作用)所以,在写人的文章时,如果想要把人物写得立体、丰满那就一定要恰当、充分的进行细节描写。(ppt)
(小结细节描写在阅读中的分析方法)而在阅读中如果遇到写人的文章,分析人物形象需从细节描写中提取信息,并明确描写方法与其中的修辞、句意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人物。
三、不摈弃老师的教
片段三
(三)拓展升华主题,对比阅读理解社会的黑暗对人的摧残。
师:同学们,还记得开课之初我们是怎样介绍文章的作者鲁迅先生的吗?
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从我们之前对这篇文章的解读,相信对他作为文学家的认识应该比较深刻了。那这样一个大思想家、革命家在文中是否暗藏着思想性和革命性呢?不然为什么教材要将鲁迅先生独立为单元,可见他有别于其他作家,显得非常重要。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补充了一篇关于闰土的故事——《再见闰土》(ppt)。接下来请孩子们浏览文章,快速从文中提取信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用几个词概括?
生:艰难的,木訥的,贫穷的,木偶似的(板书)。
师:相信孩子们和我一样心中都有同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原本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闰土变成了这样呢?
师:文中的问题答案也在文中,接下来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找出依据“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话中闰土的遭遇。
生:黑暗的社会。(板书)
师小结:是的,在鲁迅先生笔下还有许多像闰土这样的人物。因为黑暗社会的压迫让他们变得贫穷、困苦、木讷。鲁迅先生一生都用他手中的笔去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我们称他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想要领略这位大师的风采,这里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故乡》,咱们今天读到的两篇文章都来自小说集《故乡》。最后,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路上有所收获。
从笔者的课例展示可以看出,面对生活在蜜罐罐里的六年级小朋友,需要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暗含的抨击社会黑暗的中心思想是十分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采用:先回顾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知道他是我国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文学家,因为他的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革命性,从而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深入思考文中可能暗含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课堂是寻根的课堂,像《少年闰土》这样具有浓厚文学意味,丰富思想内涵的小说类文体,课堂教学的根应该落在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学会从阅读走向表达,如何教体会文章深刻内涵的阅读方法上。因此“合作、自主、探究”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成为学生获得学科本质的重要技能。
参考文献:
【1】周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策略[J].明日,2017(31):0234-0234.
【2】王静.从"看起来很美"到"做起来很好"——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策略[J].学子:理论版,2017(18):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