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问题研究
2020-11-28马耀文马兴孙延吕玉吴怡然王众欢
马耀文 马兴孙 延吕玉 吴怡然 王众欢
摘要:该文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问题,主要从物流运输体系下的冷链配送运营模式,探讨了仓储至门店配送环节的设计、优化等问题。
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互联网+;仓库;门店
基金项目: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背景下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实施方案设计)项目编号:CX1958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消费者对企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物流企业也不断提升其工作效率。配送是冷链物流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的配送管理模式有助于节约公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冷链仓库到门店的配送因其保存的生鲜物品的时效限制,对于配送管理要求更加严苛。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的问题。
二、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问题概述
配送不及时。仓库到门店的冷链配送在多数仓店之间尚无法达到精准及时。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或者特殊时间节点、下单量不稳定时,多家门店反应大仓未送货,店内销售无法正常开展,导致销售额急剧下滑。本文认为根本在于是传统冷链货物配送不能够及时完成门店与仓库之间的订单数据交换,导致货物不能够按时按批次出库。
未达及串货问题。因监管不当,物流企业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货物送达缺少。企业运输管理部门和衔接单位也通常因配合不当,未能让货物送串率降到最低。
冷链物流配送设备落后导致货物出现质量问题。冷链物流配送的设备落后、无法大规模普及到冷运活动,部分生鲜品的运输仍是使用普通卡车,导致生鲜品的装卸过程绝大多数都在室外常温下进行,在途储藏方式也比较简易粗糙,这些导致了配送过程没有有效的温度控制,生鲜品的腐败率增加。
门店货物销量信息不明确,无法准确定位客户需求。虽然门店货物多样,但门店无法得到销量信息,难以聚焦客户需求,导致销量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从仓库进货时仍然是多而不精的情况,这一现象使得门店生鲜食品的销量始终维持在“够不够卖”的水平上,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设计及优化方案
1.设计仓储至门店的冷链物流配送方案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文设计了相对可行的冷链配送优化方案,步骤如下:
调研企业,明确需求。为设计典型的仓储至门店的冷链物流配送方案,需要分别对现有冷链仓库和门店进行实地调查,明确需求和问题。通过调研某典型企业冷库和对应小店,可获知在冷库中的大部分货物仍然采用的是箱装方式,只有部分特殊货物采用了冷藏箱,冷藏柜这样的存放方式,而这些货物都是对温度有一个极其精确的范围性要求。若要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配送方案,需要对各类商品的温控要求做了解。本文罗列了部分货物的保存环境和条件,如表1:
确定冷链仓店合作运营模式。根据仓库门店配送特点确定“24小时入存拣配”模式。即早上供应商送货到仓库,先由品控检测送达的冷链商品质量,后由物流管理人员核对数量,再由操作员在系统里做录入处理。电脑录入完毕以后,商品拉到指定库位后扫码枪扫库位信息与商品信息,随后上传到系统,为后续商品寻找提供便利。在库时候,要注意库内温度。当天12点前门店下单完毕后,仓库接到反馈消息后,傍晚开始作业,根据拣货单拣货,拣货完毕后放出库区,凌晨时配送车队到仓库提货,按照规定的路线送货至各个下单的门店。
确定涉及的设施设备。根据配送模式,设计仓库到门店的冷链配送方案,需要确定方案实施所需的设备设施,具体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可进行温度调节小型冷库、温度感知设备、温度传输设备、食品保鲜材料、保鲜包装设备、温度检测技术、电子地图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开放定位监管平台、低温销售货柜、低温展示柜、冷链运输车辆等设施设备。
编制配送计划。相关机构主要包括信息处理部门、仓储管理部门和配送部门。信息处理部门集中处理各门店上传至云端的客户需求,并根據云端处理结果向各门店推送需求量较大的货物,协调相关机构人员完成配送任务。仓储管理部门对接收的货品进行验收、存储、配车,保证货物质量安全;用冷藏车配送,配送部门接受订单,组建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团队,按任务单量分派配送业务。
2. 优化现有冷链配送模式,充实配送方案
采用定时定线配送,改善配送不及时问题。配送不及时问题的出现,本文认为定时定线配送方法,可以以低配送费和对固定多线配送特点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出货与接货,以便有效管理货物的配送时间和配送线路,通过强计划性解决配送的时效性问题。
在销售的前一环节设立分布式冷库改善串货缺货问题。当出现货物未达及串货问题时,可设立分布式冷库进行优化。即根据需求预测结果,通过重心法选址,在需求服务中心位置设立存储分拨型冷库。冷库的服务对象为生鲜生鲜销售商。生鲜销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选择所需商品,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做分析,根据商品信息选择离客户最近的供应地实地采购,采购的商品经过初加工处理及物流运输到最近的冷库。物流商根据不同生鲜商品进行相应人库.分栋、上架、配送等操作,最后送达客户手中。发挥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冷库管理功能板块,当零售有商品回库需求时,可以根据生鲜商品基本信息,在电商平台上提前“下单"预订库位,平台将处理后的信息发至对应的冷库库位提供商,交易达成后,回库商品被运用到冷库,由冷库专业人员经过处理后,入库上架冷藏,这样对货物的准确定位大大降低了因串货,缺货仓库无法及时货物送达至门店问题的出现。
更换先进的软硬件系统。硬件水平落后是制约冷链配送货物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硬件水平落后,如车辆温控不准、信息平台落后、信息反馈不准等都会导致货物在途中出现问题,这样会使企业利益严重受损。—方面鼓励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等冷链物流配送基础设地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提高批发市场中重要生鲜品冷链物流节点冷藏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创新生鲜品加工环节的温度控制设施,建设高效的生鲜品冷藏设施,在仓储上应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
依托互联网+生鲜零售商。互联网电商平台为零售商提供商品展示服务,通过这个服务,零售商可以把线下生鲜商品的存货量共享到线上,零售商后台可以实时统计生鲜商品的销售量,不断更新电商平台上生鲜商品信息。消费者通过到平台上查询所需生鲜商品,系统根据所查询信息自动匹配附近生鲜商家信息及所需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下交易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上交易,待商家接到订单后,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减少实物的重复配送。
在当今互联网主导的新零售时代下,随着国民消费升级、生鲜电商驱动等,冷链物流的热度势必将越来越高,这无疑也为该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仓库与门店的联系,设计合理的仓库至门店冷链配送方案,优化传统方案,提高冷链仓库到门店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能提升物流企业在冷链领域的市场占有份额,帮助企业赢得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李静,张明杰,殷舒婷,郦恺,欧阳芳."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冷链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2-13+26.
【2】吴竞鸿.新零售背景下门店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109-110.
【3】王笛,林凤."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8:75-78.
【4】潘阳,倪蔚颖."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共同配送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18(2):11-12.
【5】陈汉明.“互联网+”背景下的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y.28(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