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2020-11-28刘雅洁
刘雅洁
摘 要: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基础逻辑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关联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这样的教学课堂还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应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与改善,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增加互动;结合生活;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一向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内容的学习,并在教师的组织下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以及应用。这样的学习模式往往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较为固定,很难发挥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灵活应用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数学作为一种逻辑性较强的学习科目,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往往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希望本篇文章的观点能够为各位教师带来帮助。
一、师生互动
缺乏兴趣的强制性学习过程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追求。这一观点出自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在完成数学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对数学题目的解决方法与其他同学各有不同。这正是数学解题的魅力所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性。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究和讨论,以寻找更多不同角度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延长学生的思考时间,并在交流互动中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租船问题”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教学问题的提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解题灵活性。教师可创设一个去公园游玩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认为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才可以帮他们租船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后,教师质疑:“怎么租船?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以后解题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明白问题不是只有一种理解方式,要全面宏观地看待数学问题。同时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更深的探究欲望,加强了学生自主思考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得以体现的数学知识往往以小学阶段的教學内容为主,是一些较为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恰好可以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在更加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中锻炼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模拟购物这一生活场景,并在这一学习场景中组织学生完成计算练习。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购物小票记录,让学生根据小票中的数字完成消费的计算。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问:“小票上显示小明的妈妈买牙刷花了15元,买牙膏花了17元。请你算一算这次购物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这样的教学活动加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生活数学问题,从而使得学生有机会将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之中。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避免了学生只懂得学习不懂得应用的不良学习现象的出现,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这一教学目标。
三、强化计算
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计算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训练,教授学生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讲授“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章节的计算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在授课途中添加抢答这一学习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以及提高学生的应急计算能力。教师可在黑板中列出几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如81÷9,35÷7,56÷8等,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计算抢答。而在本堂课的实际生活应用练习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计算,让学生对这些高频计算的结果有一个的深刻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计算时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熟练度。
总而言之,影响当下小学阶段学生解题能力发展的因素往往来自于过去教学课堂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改善教学课堂模式,加强学生的知识练习程度,从而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电子制作,2014(18)
[2]王晓红.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