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延安窑洞成婚的革命夫妻

2020-11-28

华声文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王稼祥彭德怀陈云

革命圣地延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许多红军老战士、老革命在这里寻找到了人生的伴侣。宋任穷、陈云、彭德怀、王稼祥、邓小平先后在延安喜结良缘,留下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陈云与于若木:

“老实人合得来”

陈云与于若木是在延安相识、相知、相爱的。

大约在1937年底或1938年初,陈云流鼻血的旧病复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从陕北公学女生队找一个人担负护理工作,结果选中了于若木。

据于若木回忆,在此之前,她曾三次见到陈云:“虽然都是听他讲话,互相之间没有交流,但他给我的印象却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好。”

于若木护理陈云,只是按时往鼻子里滴滴药水,并没有更多的事做。陈云因医生要求静养,也不能做更多的工作,所以两人便经常聊天,有了初步的认识。于若木回忆说:“我们最初只是相互介绍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彼此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来,比较熟悉了,谈的话题就多了起来,从理想、工作谈到生活、爱好。”

一次,陈云问起于若木有没有爱人,谈过恋爱没有。于若木羞涩地回答:“我还不懂。”陈云便小心地说,他现在也没有爱人,问她愿不愿意交个朋友。陈云还说:“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能够合得来。”

1938年3月,他们幸福地结婚了。那一年,陈云33岁,于若木19岁。他们的婚礼簡朴。陈云只花了一块钱,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中央组织部的同志热闹了一下,就算是婚礼了。

王稼祥和朱仲丽:

“戒掉烟才同意结婚”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陕甘宁边区医院的年轻女医生朱仲丽被调到大会服务处做医疗保健工作。作为有大学学历的医师,23岁的朱仲丽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而且长相秀丽,在延安是个受很多年轻人关注的“明星”。

一天上午,毛泽东与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在会场外散步,正巧遇上了从城里赶回来的朱仲丽。因为早就相熟的缘故,毛泽东热情地与朱仲丽打招呼,并向王稼祥介绍:“稼祥,这是我的小老乡朱仲丽医生。”毛泽东的话音方落,朱仲丽已向王稼祥伸出手, 大方地说:“王主任您好!”

王稼祥与朱仲丽握过手,目光中闪烁着一种陡然的喜悦。望着朱仲丽渐渐远去的背影,毛泽东对王稼祥说:“怎么样?我的这个小老乡不错吧?”“嗯,不错。”王稼祥诚实作答。

“下一次要见她的话,就去找肖劲光,肖劲光是她的姐夫。”“噢,是这样。”王稼祥记住了。

没过多少天,王稼祥就写信给肖劲光约朱仲丽去玩。在数次接触中,一种由衷的爱慕之情开始在朱仲丽心底萌发。不过,朱仲丽有个条件,就是让王稼祥把烟戒掉。

原来,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王稼祥腹部受伤。到延安后,常以抽香烟减轻痛苦,而且抽得很凶。朱仲丽提出的条件,竟成了王稼祥戒烟的动力。不久,王稼祥就真的把烟戒了。

1939年3月5日是农历元宵节,王稼祥与朱仲丽在战友和亲人们的祝贺声中喜结良缘。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同志都参加了婚礼。

邓小平和卓琳:

恋爱像严肃的工作

邓小平与卓琳相遇相识在延安,他们的恋爱缺乏浪漫的情调,就像是从事一件严肃的工作。

1939年秋,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延安开会,遇见了正在陕北公学学习的卓琳,很有好感,便以他特有的方式展开了“攻势”,并取得了成功。

关于他们的婚恋,卓琳回忆说:“邓小平和邓发都是从前方回来的,住在一个窑洞里头。他那时是129师政委,在太行山工作,还没有结婚, 邓发想让他在延安找个合适的,就把他带到学习班来了。一次我去曾希圣家,曾希圣说有人想和我结婚, 问我愿不愿意。我表示不愿意, 因为当时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

这当然是托词,卓琳在回忆录中写下了她真实的想法:因为当时长征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们就怕跟工农干部结婚,怕他们没有知识,说话说不到一块儿。

但是邓小平并不灰心。他让人捎话来,问能不能面谈一次。卓琳同意了。邓小平找卓琳一共谈了两次:第一次谈谈他的情况;第二次谈谈他的希望。卓琳听后,觉得这人还可以:一呢,他是知识分子;二呢,他说话又那么诚恳,也就同意了。

1939年9月,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邓小平的几个老战友把两张桌子拼起来,说:“今天我们会餐!大家都来会餐吧!”当时也没有说要结婚。李富春对卓琳说:“你也认识邓小平,大家会会餐,现在给你们腾出个窑洞,吃完饭后你们一块儿回去就算结婚了。”这是战争岁月中典型的婚礼。

彭德怀和浦安修:

“我愿与你同归”

1938年9月,彭德怀风尘仆仆地从太行山来到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期间,彭德怀接受老战友陈赓的邀请,观看了一场运动会。运动会后,陈赓要求彭德怀接见女队员,彭德怀发现角落里站着一位白皙秀丽、仪态文静的姑娘,心底不免涌起多年未曾涌动过的春潮。这位姑娘就是浦安修。

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介绍说:“小浦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是山西党组织派到延安来的。”“这么说,你在大学就加入了党的组织?”浦安修一边点头一边说:“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民族先锋队,进到北平女师大就入了党,担任地下交通员,负责文件、情报的传递。”

彭德怀对这位外表腼腆、体质纤弱的姑娘,竟有从事地下工作的勇气与经历感到惊讶。一种爱慕之情在彭德怀心中油然而生。

有李富春和陈赓的牵线搭桥,在彭德怀的窑洞前,彭德怀向浦安修诚恳地介绍了自己,他的经历、追求、性格,第一次婚姻以及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就像竹筒倒黄豆一样,哗啦啦倒个一干二净。不久,浦安修收到彭德怀写给她的一封信,以独特的情怀向她明确表达了相伴终生的愿望:“我爱你的家乡,愿与你同归……”

1938年10月10日,在彭德怀返回前方之际,彭德怀与浦安修结为夫妻。从相识、恋爱到结婚,一共只有十来天的时间。

宋任穷与钟月林:革命者不怕穷

在延安,宋任穷结识了自己的终生伴侣钟月林,两人相亲相爱,一起携手走过70年的风风雨雨。

两人的姻缘是贺子珍牵的线。长征到达陕北后,一天,贺子珍见钟月林回住地,拦住了她,笑着说:“小钟,聊一会儿。”

贺子珍同钟月林从思想聊到工作,然后拉着她的手说:“小钟,长征结束后,不少女同志都找到对象结了婚,我看你这个小妹妹,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给你介绍一个吧。”

当钟月林得知贺子珍介绍的对象是宋任穷时,心中一动。她曾听人说,宋任穷上过中学,教过书。长征路上,红军战斗频繁,行军打仗十分艰苦,可是宋任穷却利用行军、作战、宿营的间隙,坚持天天写日记,这多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钟月林抿着嘴唇望着贺子珍,轻轻地点点头。贺子珍笑着说:“好,你这头算是同意了,我再去找那一头,不久给你消息。”

过了一段时间,宋任穷和钟月林见面了。第一次约会,两人像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地交谈。钟月林问了她一直想搞明白的事情:“你这个名字是谁取的?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别致,后来一想,蛮好听的。”

宋任穷说:“你不知道啊,我原来的名字叫宋韵琴,现在这个名字是老上级伍中豪改的。”

伍中豪认为,“湖南话‘韵琴与‘任穷谐音。我们工农干革命都是受苦的穷人,革命者不怕穷,这个名字气势恢宏,以后革命胜利了,你能当个大将军!”从此,宋韵琴就改名宋任穷。

真诚而实在的谈话,使钟月林与宋任穷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她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家事、性格和爱好一股脑儿告诉了宋任穷。两颗心第一次碰撞,迸出了爱情的火花。

不久之后的1935年12月12日,宋任穷与钟月林就在延安以极简单的方式结婚了。新房是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窑洞,这是宋任穷原来的宿舍。

宋任穷拿出仅有的3块钱,买了一头羊,还做了烤烧饼,请蔡畅、邓颖超、贺子珍、邓六金等几位大姐及红军学校的几位同志一起吃了顿饭,算作向大家的答谢。

(本版稿件综合《沿海时报》《党史纵览》等)

猜你喜欢

王稼祥彭德怀陈云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王稼祥和朱仲丽:“戒掉烟才同意结婚”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My plan for new term
彭德怀不愿照相
王稼祥与周恩来的战友情谊
王稼祥求“更好”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