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阅读:“1+N”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0-11-28王洁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洁

【摘 要】 结构化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年来,结构化阅读逐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1+N”阅读模式,能让学生对这种阅读方式更有兴趣。本文将立足于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将“1+N”阅读教学模式和思维导图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阅读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结构化阅读;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开展结构化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围绕一个主题乃至几篇文章进行积极思考,并获取阅读经验与技巧。新课改背景下,结构化阅读是义务教育手段创新的具体展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利用诸如“1+N”阅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繞单一的课文开展阅读教学,很多小学生要在多节课中掌握数量有限的生词、新词,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佳。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教学困境,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精简做题数量,阅读优质的书籍。其中“1+N”的结构化阅读方式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所谓“1+N”结构化,就是从阅读材料的“1”(阅读材料中的议题)出发,具体分析“N”(相互关系密切的多篇阅读材料),让学生掌握同类型阅读材料答题技巧与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1+N”结构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1.立足于课堂,运用思维导图建构内容

结构化阅读需要充分利用好“N”,让学生增强阅读经验。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阅读目标,从整体上抢先掌握阅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中的生僻字、词等并进行标注,高效率地完成阅读。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速读,既快又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合理利用小工具可以让学生对结构化阅读更感兴趣,例如,“阅读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达到预习效果。阅读表可以为小学生提前规划好课文主要内容、精彩的好词句以及阅读材料重难点,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将这些内容填进去,教师通过课堂小竞赛,让学生高效完成阅读学习。例如,课文《草船借箭》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了解该课内容,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在预习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标注生僻字、词、句,并通过阅读表全面分解该课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课文主旨、时代背景等重难点问题。

2.补充素材,运用思维导图延伸主旨内容

受到篇幅的限制,很多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是节选。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就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选段。由于课文只有几百字,很难展现《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鸿篇巨制。学生由于不了解其创作背景,对凤姐有些“疯癫张狂”的行为感到不解,尤其对她时而大笑,时而哭泣的表演式出场感到匪夷所思。这就需要小学生对《红楼梦》全书有所涉猎,从而把握作家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悟。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1”,往往要寻找很多的“N”去辅佐、验证文章主旨,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延伸内容,让学生掌握段落大意。例如,学生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如果学生了解广大底层人民的不幸境遇,理解剥削阶级的残酷与剥削本质,就能透过热闹浅显的童话故事表面看到作者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师也可以运用其他课外背景知识对课文加以扩充,例如,为学生讲解安徒生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典型历史事件等。

3.组织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结构化产生更多兴趣,教师要努力增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学《乌鸦与狐狸》一课时,教师可以举办童话故事大赛。教师确定活动日期,并选出活动主持人,学生分小组讨论,看看大家都掌握了哪些课本内外的童话故事,并将其分类整理,同桌之间互相讲述,增强记忆力。然后由教师向学生强调《乌鸦与狐狸》中阐释的道理:不要爱慕虚荣,要低调谦和。通过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学生的认知更进了一步。又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去网上搜索小兴安岭的图片,直观感受小兴安岭的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这些图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去过哪些城市旅游,并尝试用课本中描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语句去描绘自己去过的城市,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构建一年四季的景色,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提升其阅读兴趣与结构化的能力,增强其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背景下,“1+N”结构化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师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养成课后阅读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以“1”为轴心,不断拓展、发散逻辑思维,将“N”发扬壮大。总之,“1+N”结构化阅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加之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晓晴.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4(5):58.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